APP下载

浅谈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均等化服务——以景宁畲族自治县图书馆为例

2015-02-12刘淑萍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景宁书友均等化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8214(2015)07-0098-03

1 图书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措施和途径

1.1一个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一个理念指“文化先行”理念。由于景宁是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处于边远地带,经济不发达,各项设施与发达地区相比处于落后状态。但经济不发达并不代表文化也不发达,景宁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文化发展,提出建设全国畲族文化总部、打造畲族特色文化品牌的建设目标。根据要求,景宁县文化部门提出“文化先行”理念。在“文化先行”理念的指导下,景宁畲族自治县图书馆强化服务意识,整合资源,推出“小小故事林”、“畲族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畲乡文化百家谈”、畲乡文化卡“一卡通”等一系列彰显畲乡特色的读者服务活动,成为景宁县弘扬畲乡文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

1.2两项机制,提升服务能力

(1)投入机制。①新馆投入使用。2012年3月,建筑面积为3633平方米,位于畲族文化中心的景宁县新图书馆正式投入使用。②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从2012年起,景宁畲族自治县图书馆购书经费从10万元增加到40万元,大大增强了图书购置能力,丰富了馆藏资源;免费开放经费也从5万元增加到28万元,这为景宁畲族自治县图书馆改善阅读环境,提升服务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2)创新服务机制。为了让更多的读者爱“上”图书馆,爱上阅读,享受“悦读”,景宁畲族自治县图书馆创新服务机制,创新性地开展了“读者活动预报”、“温馨读报亭”、“书友聊吧”等一系列活动,从而扩大了图书馆的知名度,增加了图书馆的吸引力,使更多的人了解、走进了图书馆,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1.3三项措施,完善服务体系

(1)免费开放工程全面实施。2012年,景宁畲族自治县图书馆全面实施免费开放工程。免费开放工程的实施,降低了图书馆的门槛,实现了所有人平等、无障碍地走进图书馆。免费利用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弱势群体读书难问题,填补了“文化鸿沟”。

(2)农家书屋、图书馆总分馆等服务网络建设。“农家书屋”、图书馆分馆的建设,是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延伸,从2011年起,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景宁畲族自治县开始建设农家书屋。2012年6月底,全县254个行政村建成农家书屋258个,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101.5%,并在全县4个中心镇建立了沙湾镇和东坑镇图书馆分馆,让农民群众充分地享受到公共文化资源。

(3)弱势群体帮扶措施“百花齐放”。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均等化不仅体现在满足城乡居民平等阅读的权利上,也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帮扶上。景宁畲族自治县图书馆通过“书香润童心——为贫困儿童捐赠图书”、“温馨读报亭——无障碍读书阅报”、“共享阳光——关爱留守儿童”、“你点书,我送服务——为残疾人送书上门”系列活动的开展,“同享蓝天,共读好书——外来务工人员图书流通点”的建立,让贫困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不同弱势群体也能充分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力。

1.4四个品牌,彰显特色服务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阅读时间越来越少,扩大规模并非是图书馆发展的最佳出路,而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却往往能够使图书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1]景宁畲族自治县图书馆以创建浙江省级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全国畲族文化总部为契机,奉行“文化先行”理念,创新服务机制,创设服务平台,开展了四个品牌活动。

(1)“小小故事林”。“小小故事林”是景宁县图书馆在少儿阅览室设立的由小朋友自己讲故事的专区。每周六上午,小朋友只要想讲故事就可以参加,既可以讲故事,也可以读故事,还可以“演故事”。同时,在每个月底和年底景宁县图书馆还举行“小小故事林”月赛和“故事王”大赛。自2012年10月起,景宁图书馆官方网站开设了“小小故事林阅读与写作”栏目,让畲乡小朋友能够在网站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小小故事林”的开设,为畲乡小朋友提供了一个能经常讲故事、听故事、分享故事和不断提高写作能力的平台,是阅读机制的一种创新。它以零门槛、无压力、常规化等特点深受小朋友和家长的青睐。

(2)“书友聊吧”,让读者与书交友。“书友聊吧”是景宁县图书馆开设的又一项创新服务。书友只要感兴趣,就可以来“书友聊吧”活动室,聊聊自己喜欢的图书,分享读书的感受,或者谈谈某些热点问题,以书会友,以书交友。仅2014上半年,“书友聊吧”里的聊友多达3000余人,并开展了“李肃人摄影漫谈”、“日知为智”书友会、“夕阳红”老年书虫联盟等活动20多场次,参与人员包括各个年龄阶层的读者。参与人数之多、参与人群之广是景宁县图书馆历年来之最。

(3)“温馨读报亭”,视障群体的“眼睛”。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视障读者等特殊群体利用图书馆的障碍,除了为特殊群体开展“电话送书上门”等服务外,景宁畲族自治县图书馆专门设立了“温馨读报亭”。在温馨读报亭,图书馆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定期定时为他们阅读报纸、故事,充当他们的“眼睛”,让他们能够了解当前的各类信息。

(4)“文化预报”。所谓“文化预报”,就是参照气象预报的形式,固定时间,固定格式,通过当地的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各类文化活动公开预告,让全社会知晓、参与到活动项目中。 [2]每月25日前,县文化部门确定下月将要举行的相关文化活动项目,并于月初进行公开发布,方便群众提早安排,选择参与。景宁县图书馆高度重视这项预报活动,对下个月的读者活动早思考、早谋划,并利用“文化预报”这个品牌服务做好图书馆读者活动的宣传工作,宣传内容涉及展览、讲座、特色活动的举办时间、地点、惠民措施等,受到当地各界群众的欢迎。景宁县图书馆将读者活动以预报的形式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有效推动了当地文化工作,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力,提高了图书馆的知名度。

2 景宁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效

(1)提升群众文化自觉。景宁县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提升,引导更多的学生家长走进图书馆,践行了县政府提出的“三亲近、三远离”目标。实践证明,通过这些品牌服务的打造,景宁县图书馆的读者数量大幅度增加。特别是星期六,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讲故事、听故事,一起来参与图书馆开展的各项活动。品牌服务有效地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自觉。

(2)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均等。①品牌活动的开展,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如2014上半年,景宁县图书馆开展日常“小小故事林”活动24场,在“阅读与写作”平台发表文章300多篇,参与人员达到3000人次。每个星期六到图书馆少儿阅览室讲故事、听故事已是畲乡许多小朋友的习惯。“温馨读报亭”、“书友聊吧”等活动的开展,也让不同群体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升。②农家书屋的建设,让农村飘满书香。农家书屋的全覆盖,农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科技、文化知识的填充,同时为农民提供技术的支撑,让农民能够通过农家书屋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为农民发家致富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3]③免费开放工程实施实现了图书馆的“零门槛”,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民众只要想读书,就随时可以来,既方便了读者,也使图书馆公共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3)群众充分享受文化权。近年来,景宁县图书馆结合实际,创新服务,实施了一系列切合群众需求的措施,通过各类活动载体和平台,构建“畲乡文化,群众主体”服务体系,提高图书馆服务能力,为城乡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读者服务,让群众充分享受文化权,真正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3 图书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几点建议

(1)转变服务理念,实现从“办文化”向“服务文化”的转变。从发展现状看,以往“一厢情愿”的“送文化”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群众已不甘心在台下当观众,而纷纷上台当主角。景宁县图书馆根据读者需求创设平台,这是工作方法的大转变,即从“办文化”向“服务文化”转变。“小小故事林”、“文化预报”、“书友聊吧”、“温馨读报亭”等活动的推出,就是为群众提供载体,让群众主动参与到文化建设中,主动走进图书馆。

(2)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实现均等化服务的基础。只有建立以公共图书馆为本,以农家书屋、总分馆为翼的服务网络体系,才能使文化均等化服务成为现实,而拥有必要的财力又成为建设完善服务体系的现实保障。由于景宁属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政府投入公共文化基础建设的力度与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要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后续经费投入机制,同时借助少数民族地区优惠政策,争取到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3)创新服务机制,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近年来,由于群众阅读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服务水平不高、民众缺乏参与积极性等原因,许多公共文化设施无用武之地,利用率低,没有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如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农家书屋,虽然覆盖率达到102%,但很多图书无人问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畲族自治县公共图书馆,应创新服务机制,开展一些独具畲族特色、受民众欢迎的读者活动。如举办“畲语培训班”、“畲族文化大讲坛”、“畲族服饰展览”、“畲歌、畲舞表演”、“你点书,我买单”等活动,提高民众参与度,提升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率。

(4)关注弱势群体,实现服务均等化。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是弱势群体的精神家园,但由于自身原因,加之图书馆服务部门对他们的文化需求把握得不准等原因,提供的服务往往不能满足他们。因此,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需求,科学合理地开展一系列服务,提供通俗易懂、对他们有帮助的环保、营养、保健和婚育等方面的书刊、讲座,提高他们的精神素养,让他们及时了解应该享受的政策和权利,保持信息畅通,更好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5)提高图书馆员的文化自觉,提升服务质量。虽然近年来景宁县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明显改善,但仍不容乐观。一方面,图书馆服务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往往身兼数职,提升服务质量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专业人才队伍素质较低,知识陈旧、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掌握新技术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服务、主动服务意识缺乏。因此,采取引进人才、加强馆员业务学习培训、完善人才激励制度等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景宁及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当前的重要任务。同时,要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创新机制促使他们转变观念、创新服务,更好地投身到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

猜你喜欢

景宁书友均等化
《未来科技的13个密码》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省交通运输厅举办“书香交通·文化同行”读书分享会
基于Android的图书漂流共享软件开发*
《习近平讲故事》
景宁金钟雪梨种质资源调查与后续利用探讨
景宁县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