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市图书馆打造老年读者“第二起居室”

2015-02-12张世娟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阅览室老年人图书馆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8214(2015)07-0096-02

1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带来巨大影响。如何妥善解决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是关系着国家长治久安和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同时,让他们能够共享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成果,对促进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公共图书馆向社会每一位公民提供均等化服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服务机构,是积极支持老年人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的文化和精神活动的重要场所和平台,理应承担起为老年读者服务的重任。改造后的太原市图书馆新馆,面积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增加,为细化服务空间,拓宽服务人群创造了硬件条件。为此,太原市图书馆在服务空间上不只局限于以往的少儿阅览室,中、小学生借阅部,成人自科、社科借阅部,还力求打造为老年读者服务的专属空间,把图书馆建成老年读者陶冶情操、休闲娱乐的“花园广场”、“大书房”和“第二起居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想法。

2 开辟专属老年读者的服务空间

2.1提供传统服务

改扩建后的公共图书馆设立独立的老年读者阅览室,为老年读者提供传统的文献借阅服务以满足老年读者的基本阅读需求。老年读者来自社会各阶层,阅读倾向、欣赏水平各不相同,既有共性又有特性。一般而言,老年读者在图书阅读方面,普遍对文学、医学、历史、戏曲等感兴趣;在报刊阅读方面,倾向于新闻、书法、绘画、花鸟、棋牌等方面。因此阅览室的馆藏结构以老年读者阅读心理、阅读取向为依据,文献采集应根据老年读者的需求,尽量予以满足。 [1]

2.2享受“专有”服务

公共图书馆应针对老年读者及残障人士进行特别关照和帮助。改扩建后的新馆设立了伤残阅览室,招募有经验的志愿者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专门服务以及提供借还上门服务等。在书架和桌椅的设计上应有特殊要求:书架与书架之间距离设置比较宽敞,方便他们坐轮椅无障碍通过;设计低尺寸的书架,方便他们寻取书刊;桌椅以舒适、能升降、可移动为主。另外,在阅览室还可为老年读者提供一些辅助设备,如:拐仗、老花镜、放大镜、大字报等。总之,应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为他们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2.3培训网络知识

近年来,老年读者对电子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老年读者对计算机、互联网以及各类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相对较弱,老年读者的信息能力应引起图书馆的重视。针对老年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应定期举办公益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讲授如何应用键盘打字、浏览网页、观看视频、进行网上冲浪、网上聊天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提升。 [2]电子阅览室为老年人提供了一起交流切磋的平台,使那些对电脑怀有神秘感的老年读者,不再对电脑无所适从,重新产生对新事物学习的信心,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2.4开展公益讲座

聘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来馆讲授老年读者感兴趣的知识,如:医疗护理、养生保健、心理健康、社会潮流、时事政策、法律维权、婚姻家庭、理财保险、历史政治、地域文化等,积极组织老年读者参与,为他们提供一个充分接触社会的平台。老年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要求不只是丰富的馆藏、热情的服务、优雅的环境,他们更希望图书馆能成为他们解除寂寞、娱乐消遣、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场所。

2.5开设老年活动中心

利用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联合相关老年部门和社会团体,在图书馆内建立老年活动中心,把老年读者聚集起来,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组成书画组、摄影组、诗歌组、合唱组等,定期为老年读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场所;在活动中心内可以举办影视欣赏、戏曲展演、书画展览等老年读者感兴趣的活动;适时组织老年读者参加市里或图书馆组织的大联欢、大合唱、乒乓球赛、棋牌赛、郊外植树、登山、游览、观光等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作为“第二起居室”的功能。

2.6发挥老年读者余热

招募老年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老年读者一般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也有闲暇时间,有意愿参与公益性事业,奉献自己的余热。图书馆应充分挖掘老年读者资源,如可以约请专家学者型老年读者开设讲座,担任老师,或担任咨询员等。这样可使老年读者参与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又有利于老年人发挥余热,促进老年读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7设置老年读者健身区

公共图书馆应设置室外健身区和室内健身房。室外健身区装配适合老年读者的健身器材,健身器材周边绿树、花草交叉种植,打造休闲、舒适的室外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环保时尚的设计理念。室内健身房设有电动按摩椅、脚踏车、跑步机等,全天开放供老年读者使用。 [3]这些健身区不但是老年读者健身消遣的好去处,也是老年读者相互交流的好场所。

3 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的策略

随着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人逐渐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主体。老年读者把图书馆作为他们的“第二起居室”,关键在于图书馆不仅能满足书刊借阅、文献信息获取的需求,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排除寂寞、充实生活、愉悦心情的空间。图书馆应借鉴国外为老年读者服务的经验,在拓展服务空间、提高服务人员素质、更新服务设施等方面下功夫。

3.1制定相应法规,保障老年读者利益

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以图书馆法为准绳。我国虽然已颁布《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在老年人生活、健康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改善保障措施,但图书馆界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这是阻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本国国情,呼吁国家制定相应法规条文,在图书馆业界制定实施细则,这是公共图书馆长期、持久、规范地开展老年读者服务的保障。 [2]

3.2打造专业队伍,服务老年读者

我国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对公共图书馆而言,老年读者工作是一项重要的长期性工作。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的意识差、水平低、方法少,没有专门的老年读者服务人才。为此,图书馆应制定详细的馆员学习、培训计划,强化他们的服务能力、服务意识和信息意识,培养与锻造一支热衷于为老年读者服务、懂老年读者心理、会组织老年读者活动、有极高信息素养的图书馆服务人才队伍。

3.3配套设施,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

老年读者更渴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关心和理解,公共图书馆合理的馆舍设计、优雅的环境、舒适的沙发桌椅为老年读者提供了一个与同龄人交流,同社会接触的场所。在新馆改造完成后的老年服务区,除在室内装饰色彩、标志标识、灯光、室温、空调风速、噪音等方面满足老年读者的特殊要求外,在老年电子阅览室要配备大屏幕显示器、手写输入板、老花镜和放大镜等,为老年读者提供细致、周到、贴心的服务。

3.4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支持

在美国,图书馆的经费来源除由政府拨款外,还有社会基金和个人捐赠等。我国政府也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各种基金会和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家资助图书馆发展。图书馆应与老年机构和社会团体合作,共同为老年读者活动中心筹措资金,使老年读者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图书馆也可与茶馆、咖啡馆和快餐厅合作经营,探索多元化服务之路。同时,公共图书馆也可聘用老年读者中素质高、热爱图书馆公益事业的人,组成老年读者服务队伍,以达到缓解馆员不足,节省政府开支,使老年读者发挥余热的目标。

3.5征求老年读者意见,做好图书馆服务宣传

目前,老年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还停留在借借还还、读书看报的层面上。在改造完工的新馆开放前,图书馆应抓住时机,借助各种新闻媒体、互联网络、报刊广告等,把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为老年读者服务的内容宣传出去,让广大读者知晓图书馆,了解图书馆,为图书馆建设建言献策。加强图书馆与相关部门、社区等的联系与合作,召开老年读者座谈会,宣传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的服务理念,使老年读者了解图书馆,让他们享受公益文化服务带来的成果。

猜你喜欢

阅览室老年人图书馆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图书馆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三年实现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有效发挥育人作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