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宋秘书省省舍考

2015-02-12郭伟玲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图书馆学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崇文书库秘书

郭伟玲(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两宋秘书省省舍考

郭伟玲
(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两宋秘书省的馆舍位置因政治、文化、灾祸等多种因素曾多次改易。以时间为轴,从政治、机构、灾祸等方面分析了两宋秘书省的位置变动,并对各时期的秘书省的具体状况进行了初步勾勒。

[关键词]宋朝秘书省馆舍

[分类号]G256.1

宋初秘书省承五代势弱之弊,图书职责尽被史馆所夺,虽有“图书之府”之名,却名不副实,处于一种“虽有秘书省职官而无秘书省图籍”[1]82的境地。宋太宗即位后,锐意图籍,于太平兴国年间筹建三馆新址,并增设秘阁、太清楼等藏书机构,使得宋朝藏书地点有了第一次改变,但秘书省仍旧维持原状,并未得到任何改观。淳化元年二月二十一日,吏部尚书兼秘书监李至上言请定三馆秘阁次序,并曰:“其秘书省既无书籍,原隶京百司,请一如旧制。”同年八月,太宗下诏:“自今秘阁,宜次三馆,其秘书省,依旧属京百司。”[2]390-391此后,三馆秘阁的馆址几经变化,终于在元丰年间成为秘书省的所在地,因此对于北宋的秘书省省舍的探讨,应该从仁宗之后崇文院的再次改址算起。

1北宋秘书省省舍的变化

1.1元丰改制前

宋太祖在位期间,虽然在平乱过程中重视接收各国藏书,但对于馆舍的营建并不在意,庋藏图书的史馆委身于汴京城右长庆门东数间小屋内,与集贤院、昭文馆共处其中,环境嘈杂,房屋破旧,“湫隘卑痺,周庐缴道在旁;卫士驺卒喧杂”。后宋太宗赵匡义幸三馆,惊诧于设施的弊陋,重新营建馆舍。

太平兴国二年,太宗幸三馆,顾左右曰:“是足以蓄天下图书,待天下贤俊邪?”即日诏有司度左升龙门东北车府地为三馆。命内侍督工徒,晨夜兼作。其栋宇之制皆帝所亲授,自举役车架凡再临幸。三年二月丙辰朔成,有司奏功毕,乃下诏曰:“国家聿新重构,大集群书,宜锡嘉名,以光策府。其三馆新修书院宜为崇文院。”[3]

新建成的三馆“栋宇宏大”,环境优美,太宗“又令作园囿,植卉木,引金水河以注焉。西序启便门通乾元殿,以俟临幸”。工程完成之后史馆、集贤院、昭文馆三馆图书尽数迁入其中。那么此时秘书省在哪里呢?《麟台故事》卷二“职掌”载:“秘书省在光化坊,隶京百司,……所掌祠祭祝版而已,书籍实在三馆秘阁”,宋时东京内城原分左右各两厢,光化坊在右第一厢(右掖门外),此厢多官衙禁军营地[1]82,如《玉海》卷一二七记载“都亭驿在光化坊”,秘书省寓居此地,说明宋初将其作为普通的官司来设立,而没有考虑自汉以来所传承的秘书沿革。《宋会要辑稿》职官十八之二载:“太宗淳化元年八月,诏秘阁次三馆,秘书省仍旧隶京百司。二年二月,诏秘书省著作局掌撰祠祭祝文,今定《正辞录》三卷,令秘书省依此行用。”自太宗淳化之后,秘书省失去了收藏图书的职责,而只是履行原唐秘书省著作局的职能,“自后凡《正辞录》外,有常例祭者,著作局分撰;或在京阙著作局官,亦有秘书丞、郎撰者。真宗景德元年十二月,诏秘书省拣能书人写祝版,委秘书监躬亲点检,方得进御书名”。[4]2778引文中出现的“在京阙著作局官”一句,更是说明了当时秘书省官职乃为寄禄官,任秘书省官多他官兼任,或出任地方,这就导致了京城内出现著作郎官阙员的情况,那么祝文的撰写工作暂时由秘书丞、郎担任,而自真宗以后,秘书省全体官员的职责则演变成祭文等文字撰写,图书职责全无。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四月,宫中荣王元俨宫大火,“大火燃烧一日二夜,焚毁屋宇二千间,三馆图书一时俱尽”[5],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真宗采纳陈彭年的建议,“于右掖门外道北为(崇文)外院”,收藏三馆图书,而秘阁则在原地进行修葺,天禧元年(1017年)八月建成,崇文院被一分为二,外院负责图书的抄写扩充、校勘、雕造印版等工作,内院秘阁则承担了禁中秘书的角色,提供御览图书。这样一来,与秘书省原有的地理位置相联系,崇文外院的选址或与秘书省比邻而居,或是与秘书省隔街相望,那么这个坊区的环境怎么样呢?天圣九年(1031年),仁宗听从集贤校理谢绛的建议,以崇文外省“直舍卑喧,民栏业接,大官卫尉,供拟滋削”,非“隆儒育才”之地为原因,于十一月八日“诏徙三馆于崇文院”。由此可知,宋神宗之前,秘书省所在的光化坊内多官司卫尉,且靠近民居,环境并不美好,但是秘书省仍然在此办公百余年,直到元丰改制,诏以崇文院为秘书省,秘书省的硬件设施才得到改观。

1.2元丰改制后

元丰年间,以“董正官制之实”为目的,神宗赵顼大力推行官制改革,下令“凡省、台、寺、监领空名者一切罢去,使各机构有定编、定员和固定的职责”[6]1454,在这样的政治改革中,北宋的秘书省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元丰五年,诏令以崇文院为秘书省,秘书省统领三馆秘阁,真正成为职掌“邦国经籍”的文化机构。那么秘书省所接手的崇文院的馆舍情况如何呢。《宋代事实类苑》记载了多次馆舍的改易情况:

景德四年五月,诏分内藏西库地广秘阁。大中祥符八年,……乃以其旧地归内帑。天圣九年十一月,复三馆于崇文院,其直舍未暇增广。至嘉祐四年,差官编校馆阁书,朝廷复以内帑屋十三间还崇文,自后书库直舍方具。元丰五年,改崇文院为秘书省,内帑复请其地。六年十二月,诏以前所得屋十三间归之。哲宗朝,又诏内帑复还秘省,仍以朝服法物库给与之,以充所取之数。本省尚虑它时复有侵紊,则有司复失其所守,奏乞定为永久之制,有诏可之。[2]392

自宋真宗大中祥符崇文院遭火焚烧之后,围绕着原内藏西库之地,崇文院,包括后来的秘书省与内帑斗争了近百年,历五帝,以秘书省的最终胜利为结局,但哲宗同时也对内藏库进行了补偿,将原大庆殿中房屋给与了内藏。由此可以看出,秘书省接手崇文院时,其中包括集贤院、昭文馆、史馆三馆图书和秘阁图书,因原崇文院遭遇火灾,三馆外迁,侵占地归还内帑;之后仁宗天圣年间的复建工作过于仓促,使得三馆秘阁的书库直舍狭窄,因此嘉祐四年,编定三馆秘阁图籍时,因新增的编校官无地可处,朝廷又将原属于内藏西库的十三间房屋归于崇文院。元丰改制,原嘉祐年间为编校图书而增加的编校官“皆罢而不置”,在这种情况下,内藏还其房屋的奏请就在情理之中了。之后哲宗“元祐二年,即复置馆职,在省凡二十员”[1]32,秘书省的官员数量再次增多,因此这十三间房屋再次归秘书省,秘书省为了保障自身权益,趁热打铁,要求皇帝定为定制,至此秘书省得到了原三馆秘阁之地,以及原内藏库的十三间房屋。

秘书省此时所占据的地盘,属于大中祥符八年之后重新修葺的三馆秘阁,其建筑如何呢?三馆自大中祥符八年之后暂且寄居在左右掖门之外,仁宗天圣九年迁归崇文院旧地,但由于十数年的内外分割,导致秘阁逐渐成为原崇文院的主要建筑,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曾提到:“内诸司舍屋,唯秘阁最宏壮。阁下穹隆高敞,相传谓之木天。”[7]后三馆迁入,重新规划布局,那么就导致了三馆的书库直舍狭窄,不能与旧时相比,这样崇文院官员“以直舍狭隘,数请侵地于内库”的申请就可以理解了。后嘉祐年间,崇文院借编定图书的契机,重新扩充了地盘,那么扩充后的三馆秘阁如何呢?蔡条的《铁围山笔谈》称三馆秘阁:“中更天圣火,后再立,视旧亦甚伟。而秘书省之西,切近大庆殿,故于殿廊辟角门子以相通,遇乘舆出,必繇正寝而前。则秘书省官自角门子入,而班于大庆殿下,迓车驾起居,及还内亦如之,可谓清切矣。以是诸学士多得繇角门子至大庆殿,纳凉于殿东偏。”[8]106

政和五年四月八日,宋徽宗往景灵宫朝献的归途中,驾幸秘书省,之后徽宗下诏:

延见多士,历览藏书之府,典谟训诰与祖宗遗文皆在,又以馆天下之儒学,而屋室浅狭,上漏旁穿,如不足以容,甚非称太平右文之盛。可令书艺局重行修展。[4]2778

宋徽宗诏令内原意是在秘书省原址上对其进行修缮扩展,并未提及省舍迁移,但是同年八月,秘书省原址上需要修建明堂,秘书省迁出。

(政和五年)八月癸卯,诏修建明堂布高大廷,……己酉,诏秘书省移他所,以其地为明堂。杭州观察使陈彦言:“明堂基宜正临丙方稍东,方以据福德之地。”故有是诏。[9]

因此出于风水方面的考虑,再加上本来秘书省就在修整,因此宋徽宗索性就重修了秘书省,《麟台故事·省舍》载:

政和中,新作明堂于皇城之东隅。……度地于端门之东南,驰道之左,横街之南为秘书省。方栋宇未成,迁秘书省于西府之空位。空位二相属,前位居省官与秘阁之书,古画器物咸在;后位为著作居、编修会要所。宣和三(应为“二”)年,新省成。棂星门东向。在景灵宫东北门少西;殿门南向,中为右文殿。殿之后为道山堂,堂之后为监、少直舍。直舍之后为著作局,局有厅,有直舍、书库、吏舍,周以两庑。右文殿东庑便门之东,秘阁在焉。秘阁之后为提举官厅事,厅事之后为提举官直舍,直舍之后为编修会要所,书局旋罢,不果入。秘阁之南为丞、郎直舍,直舍之南为提举三馆秘阁官厅事,周以四庑,校、正直舍与吏舍、书库在焉。朱碧辉煌,栋宇宏丽,上邻清都,为京城官府之冠。[1]34-35

由引文中可知,秘书省在政和年间至宣和二年之间两次变换省舍,一次是政和五年八月之后,迁出原崇文院旧址,迁往宣德门之东的西府空位,前后两厢,前面为秘省官员和图书的所在地,后面是著作局和会要所的范围,这个地点仅仅为秘书省暂且安身之地。政和八年正月二十六日,提举秘书省蔡攸请奏扩建秘书省道录院:

踏逐到闾阖门外西排岸司,只有小屋二十余间,及相邻军器所垛木场地步,可修盖提举秘书省左右街道录院。[4]2764

宣和二年,秘书省位于端门之外的新省舍成,建筑宏壮华丽,且设施完全,尚设置有棋局等休闲设施,“天下曹务罔不张设条,如秘书省号三馆秘阁,实育才也。独不以吏事责,故许置棋局,……盖秘书省本优贤俊,宿卫士则虑其终日端闲,俾不生他意。此咸出祖宗之深旨”[8]161。秘书省内分为两处院落,省内主要书库——秘阁位于东院,院落东院的房屋以秘阁为中心布置,其北有提举官厅事、直舍、编修会要所,其南有直舍、提举三馆秘阁厅事,并有四庑围绕,设置了书库和官员的直舍,东院以藏书为核心进行设置,其间编修所,校正、吏员均集中在此,另外非常设秘书省事务处理官舍亦设置在此,如提举官员;西院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的是殿门、右文殿、道山堂、秘书省长官直舍、著作局,属于秘书省的事务处理的院落。自宣和三年至靖康二年,北宋秘书省省舍未有改变。

2南宋秘书省省舍变化

靖康二年五月,北宋康王赵构在徽钦二帝被金军俘虏之后,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年号建炎,建立南宋。建炎元年赵构将“行在”迁往扬州,七月己亥,高宗精简机构,“诏台、省、寺监繁简相兼,学官、馆职减旧制之半”,秘书省职官被精简。建炎二年至三年春,因金军进攻江南,前锋已经到达扬州,宋高宗赵构仓皇南下。三年四月十三日,又因寺、监省并,遂诏秘书省权罢,从而废除了秘书省的建制。绍兴元年二月“丙戌,复置秘书省”[10],五月根据秘书少监程俱得奏请,秘书省暂且有了临时的馆舍。之后南宋政权定都临安。

2.1绍兴秘书省省舍

《南宋馆阁录·省舍》载:“(绍兴元年二月)秘书省初复。是时,高宗驻跸绍兴府,寓于火珠山巷。绍兴元年五月,秘书少监程俱请以火珠山巷孙氏及吕惟明没官屋二所权置局,从之。”[11]9这样南宋秘书省首次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是以民宅充纳,两座宅院。

2.2临安秘书省省舍

绍兴二年,南宋政府移驾临安府,秘书省亦随驾。起初,秘书省如在绍兴一样,借居于民宅中,“始寓于宋氏宅”,后再次迁徙至“油车巷东法惠寺”。据《南宋馆阁录》卷一记载法惠寺的格局如下:

自寺殿之后,为省中厅三间。厅后主廊一间,堂五间。厅堂两傍,省官分居之。厅前有松柏六株。其南有屋三间,秘阁、三馆书藏焉。东廊前为仓史堂,吏舍次之,省官位又次之。西廊前为吏舍,装界作次之,厨次之,厕又次之。省东为实录院。其外为仪门;中门三间,厅三间,左为承受位,右为检讨位。厅前有井亭,柳六株。有角门通秘书省。后主廊一间,廊后屋三间,两傍为检讨位。后堂五间,两傍为修撰位。堂后有竹二十余竿。厅东为吏舍及主管诸司位,又东有土库三间。[11]9

法惠寺时期的秘书省建筑格式采用以“工字形”为主体建筑的两起院落,其格局与北宋秘书省相似,即事务机构与书库分为两院,实录与修撰同处一个院落,而秘书省官吏与藏书库同在一个院落。秘书省在临安法惠寺住所停留了10余年时间,一直到绍兴十四年新省建成。

2.3临安秘书省新省舍

绍兴十三年十二月癸巳,高宗下诏两浙转运司于清河坊糯米仓巷西、怀庆坊北、通浙坊东兴建秘书省,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秘书省投入使用。这次兴建的秘书省形状狭长,东西38步,南北200步,“宋代一步为五尺,一尺合今约31.6厘米。因此秘书省东西约合今60米,南北约合今316米,占地面积约19000平方米”[12]33。其中包括礼仪建筑、藏书库房、官吏直舍、修史机构、值班处所、办公机关、生活设施等7大部分,殿、堂、舍、阁、亭、廊等各种建筑式样齐全,《续资治通鉴长编》作者李焘言:“六龙驻跸临安逾四十年,三省、枢密院制度尚稽复旧,惟三馆、秘阁岿然杰出,非百司比。”[11]3南宋秘书省省舍在之后的岁月中经历了一次大修和一次重建:

(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夏,三馆以积久颓弊,申蒙朝廷降钱,委工部并省长贰计置修盖,以六月十八日兴工,八年七月毕,共约费钱九万余贯,中外一新焉。

(宋理宗)绍定四年(1231)秋,三馆因居民遗火延燎,仅存著作庭及后园。本省具申朝廷降钱,委转运司、临安府计置建造。以十一月一日兴工,自大门至殿门基址增高二尺,与官路平。绍定五年……十月毕工,共约费钱三十五余贯,中外鼎新,规模一如旧式。[11]170-171

根据《南宋馆阁录续录·省舍》的记载,南宋秘书省具体的建筑规格和建筑布局十分清晰,可分为五大建筑院落。

第一院落:右文殿门及大门。“大门三间七架。门南向,两傍筑短墙,设梐枑。门台左右列绿叉子。门东廊六间五架,监门、直舍、守门执事官房、装界作在焉;门西廊十间五架,点检案、知杂案、经籍案、祝版案、太史案、宿直房在焉。右文殿门三间七架。东西偏门各一间,夹屋各四间,皆五架。东夹屋二间为过廊,二间为仓史、土地堂。西夹屋二间为过廊,二间为工匠房。”

第二三院落:秘书书库以及右文殿所在。“右文殿五间。殿后秘阁五间,高四丈。阁前有拜阁台,接右文殿。台左右有踏道砖路通东西廊,皆有栏楯。……东廊凡四十二间,皆七架。大监位之,东一间为光馆库。南一间为诸路解发。次二间,秘书丞居之。又次三间,馆职分居之。次一间,御书石刻。次三间为古器库。库后有土库一间。库前夹廊一间。通秘阁。次三间,馆职分居之。东有瓦凉棚三间。次三间为拜阁待班之所。后有便道通史院。次一间为图画库。图画藏秘阁。次三间为秘阁书库。库前有夹廊一间。通右文殿。次五间为子库。次五间为经库。次一间为潜火司。次一间为国史院夹门。自夹门西折南,接东偏门。西廊凡四十三间,皆七架。少监位之西六间为公厨,次二间为公使库。南一间为补写库。次三间,秘书郎分居之。有瓦凉棚三间。次三间,馆职分居之。有瓦凉棚三间。次一间,御书石刻。次一间为瑞物库。库前夹廊一间。通秘阁。

次二间为秘阁书库。次三间,馆职分居之。有瓦凉棚三间。次三间为拜阁待班之所。次三间为印板书库。次一间为提举厅夹门。门东有夹廊一间。通右文殿。次五间为集库。次五间为史库。又二间为碑石库。自碑石库东折南,接西偏门。”

秘书省第四院落:主要是道山堂和秘书省官员处舍为主。“阁后道山堂五间,九架。堂前瓦凉棚五间。西有日幄一,冬设春收。堂后轩一间。前黑漆隔六扇,东、西、北三面皆黑漆槛。石渠在秘阁后、道山堂前,长五丈,广一丈五尺。跨渠石桥一。堂东二间,九架,监居之。堂西二间,九架,少监居之。”

秘书省第五院落:主要是以著作局、编修会要所和日历所为建筑主体。《南宋馆阁志·省舍》载:“编修会要所在少监位之西。北一间为抬盘司。次二间为守阙楷书案。次二间为供检案。次一间为杂物使臣案。次二间为楷书案。又北二间为印书作。又东北五间,七架,为搜访库。国史日历所在道山堂之东。北一间为澡圊过道。次一间为仪鸾司。次一间为翰林司。次四间为修书案。中有仪门。又北二间为国史库。次三间,著作郎分居之。次著作之庭三间,七架。西三间,著作佐郎分居之。庭后一间为汗青轩。”

除了这些院落之外,汗青轩之后就是秘书省的后花园,园中有人工堆山和水池,围绕山水布置了亭榭类建筑及各种植物花卉。

参考文献:

[1]程俱撰,张富样校正.麟台故事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M].北京:中华书局,1957.

[4]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M].北京:中华书局,1957.

[5]钱惟演.玉堂逢辰录.

[6]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7]沈括.梦溪笔谈[M].全宋笔记第二编第三本[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

[8]蔡条.铁围山笔谈[M].全宋笔记第三编第八本[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

[9]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五.

[10]宋史·卷二十六·本纪二十六.

[11]陈骙,佚名.南宋馆阁录续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2]柴洋波.南宋馆阁建筑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郭伟玲女,1983年生,讲师。研究方向:图书史。

·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14-09-22;责编:张欣。)

猜你喜欢

崇文书库秘书
秘书不在 等
我当企鹅饲养员
崇文塔之旅
“人梯书库”丛书
探析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的问题及策略
库中库:书库分层管理模式探究
领导身边的秘书帮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湖湘士人的崇文尚武精神
与崇文社诸君子同游白塔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