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实事求是思想
2015-02-12王玉樑
王玉樑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几千年人类哲学思想的精华。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丰富的实事求是思想。
实事求是思想源远流长。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汉书·河间献王传》说: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将实事求是解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即求真务实之意。这种实事求是的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中,就有许多论述。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实事求是思想
春秋时期的孔子很重视行,重视实践。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行”指行为,即实践。在孔子看来,行为、行动、实践比言、说更重要,要以行、实践来检验言。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仁》)意思是说,古时候的人言语不轻易出口,怕自己的行动赶不上。孔子还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孔子以言过其行为耻,强调言行一致。
孔子反对四种毛病: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即不凭空臆测,不绝对地肯定或否定,不偏狭固执,不唯我独是,坚持实事求是。孔子要求做事要适度,反对过,也反对不及,他说“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这也是坚持实事求是。
春秋时期与孔子同时代,比孔子年长的哲学家老子提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意思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取法于自然,总之,一切均取法于自然,按照自然界的自身的规律去活动。这就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事物,必须有辩证的思维。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他认为对立面是互相依赖的。老子还说: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第二十二章》)并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第三十六章》)认为对立面是相互转化的,要想获取,必先给予。这些论述包含着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
战国初期著名的哲学家墨子提出了认识事物的“三表”学说。“三表”即判断认识真伪的三条标准。他说: “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墨子·非命上》)第一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从历史的记载中寻找前人的经验作根据。第二表:“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就是以广大人民的亲身经验为根据;第三表:要“发以为刑政,观其中(符合)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就是从执行的实际效果作标准来判断它是否对国家、对人民有利。(《墨子·非命上》)墨子的“三表”是以古代圣王成功的经验、以广大人民亲身的经验为根据,以对国家人民利益的实际效果如何为根据去认识事物。他的这些思想,包含着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思想。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荀子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他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他认为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他还说:“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正名》)也就是说人的认识符合客观事物才能叫做智慧。他的这一论述,包含着应当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客观情况去认识事物的思想。
荀子重视行的作用。他说: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他还说:“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他认为行比知更重要;知之而不行,知识再多,也要受困。
荀子还认为,知识要经受事实的检验,并且能够实用。他说:“善言古者必有节 (验)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 (徵)于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荀子·性恶》)荀子所说的“有节”指有验证,辨合、符验,也是指检验。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指其理论可行并行之有效。从这些论述来看,荀子重视现实生活实践的检验,重视理论的应用效果。荀子这些思想,包含着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实践效果的思想。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认为,人的认识应“因天之道,反形之理”(《韩非子·扬权》),即根据自然界的总规律,联系具体的事物的规律去认识事物。“夫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韩非子·解老》)即按照上述道理办事者,事无不能成。也就是说,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定会成功。
韩非还主张从实际功效去认识一个人。他说:“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 (《韩非子·显学》)也就是说,光凭人的外表、言谈,孔子也不能确定他是不是一个贤能之士。但只要让他担任一定的官职,责成他作出一定的成绩和效果来,那么,平常人也很容易判断这个人是否聪明能干。
韩非不仅重视实际效果,而且还强调认识的目的是实际功用。他说:“天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 (箭靶)者也。”“今听言观行,不以功用为之的彀,言虽至察,行虽至坚,则妄发之说也。”(《韩非子·问辩》)即言行要以收到实际功效为目的,言行如无实际功用,都是“妄发之说”。他强调实际功用,充分表现了他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思想。
二、汉唐时期的实事求是思想
到了汉代,实事求是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前所述,汉代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就是很好的例证。除此之外,汉代其他一些学者也有不少关于实事求是的论述。
例如,汉代淮南王刘安组织门客编写了一本书,叫《淮南鸿烈》,也称《淮南子》。此书内容很庞杂,但也包含着不少有益的见解。书中说:“夫镜水之于形接也,不设智故,而方圆曲直弗能逃也。”(《淮南子·原道训》)“智故”指主观固有的成见或偏见。也就是说,认识事物,应避免主观偏见,应按照客观情况去反映事物。该书主张“因其自然而推之”,即根据事物自身的样子去理解它。这些论述也是一种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
西汉著名思想家扬雄说:“夫作者贵其有循而体自然也。”也就是说,著作必须符合客观情况。他接着说:“其所循也大,则其体也壮;其所循也小,则其体也瘠。……故不攫所有,不强所无”,(《太玄经·太玄莹》)即客观事物是什么样的,就应写成什么样的,不应随意增加或减少。他认为著作应遵循和体现自然的思想,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
东汉时期著名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地,含气之自然也”(《论衡·谈天篇》),“万物自生其中间矣”(《论衡·自然篇》)。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人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他举例说,“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者,就而揠之,明日而死”,(《论衡·自然篇》)说明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王充重视实效验证。他把效验作为判断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他说:“凡论事,遇事不引效验,则虽甘之繁说,众不见信。”(《论衡·知实篇》)也就是说,对事物的认识,如果缺乏事实根据和客观效果的验证,不论说的多么动听,都不能令人相信。他这种尊重客观规律,根据实效和验证去判断认识是否可信的思想,也是一种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的实事求是的思想。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种树郭槖驼传》中讲到郭槖驼种树成功的经验时说:“槖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这就是说,必须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这种尊重自然规律,按客观情况办事的思想,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
三、宋代的实事求是思想
宋代以后,中国兴起了实学思想。所谓实学,即实体达用之学,或崇实重用之学。实体分为宇宙实体和心性实体。北宋哲学家张载的思想就是实学思想,他的基本思想是崇实。张载提出了气实体论,这是一种宇宙实体论。在认识论上,他认为:“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正蒙·大心篇》)受就是对外物的接受、反映,内外之合,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他主张人的认识应符合客观实际。他的这种思想,包含着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他大力提倡“学贵于有用也” (《河南程氏粹言·论道篇》),主张学以致用。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近思录拾遗》)的治学宗旨,充分表现了他崇实贵用的思想,也表现了他力图为生民立命为万事开太平的思想和抱负。
南宋著名哲学家朱熹很重视“行”,重视实践。他继承儒家重道德践履的求实精神,批评一些人“徒知而不行”的学风。他说: “大抵今日之弊,务讲学者多阙于践履。”他认为“因践履之实,以致讲学之功,使所知益明,则所守日用,与彼区区口耳之间者,固不可同日而语矣”,(《朱文公文集·答王子充》)践行、力行、才能“必践于实而不为空言也。”(《中庸或问》)即认为力行、践履、实践是实的,而不践行则是虚的。
朱熹认为:“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子语类》卷十三)他强调躬行践履的重要性,认为行是比学和知更为重要的。
他说: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朱文公文集·答曹元可》)
“既知得,若不真实去做,那个道理也只是空在这里,无个安泊处。”(《朱子语类》卷六十九)知而不行,那个道理是虚的。
“既致知,又须力行。若致知,而不力行,与不知同。”(《朱子语类》卷一一五)知而不行,与不知同,有何意义?
朱熹认为“知轻行重”。他说,对知和行,“论其轻重,则当以力行为重。”(《朱文公文集·答程正思》)他认为:“书固不可不读,但比之行,实差缓耳。”(《朱文公文集·答吕子约》)在他看来,知和行是相互促进的。“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子语类》卷十四)行之愈笃,知就更明,就加深了知。他还说“知之非艰,行之维艰”,“工夫全在行上。”(《朱文公文集》卷十三)这些论述都表现了他的行重于知的思想。
朱熹还认为,“行”是检验“知”的标准。他说:“欲知之真不真,意之诚不诚,只看做不做如何。真个如此做的,便是知至、意诚。”(《朱子语类》卷十五)
朱熹这种认为行重于知,注重实践,重视实效,以行动检验认识的真伪的思想,也是一种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
四、明清时期的实事求是思想
明清时期是我国实学思想盛行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实事求是思想发展的鼎盛时期。
明代哲学家王廷相大力倡导实学和重视实践的作用。在本体论上,他认为:“天内外皆气,地中亦气,物虚实皆气,通极上下造化之实体也。”(《慎言·道体篇》)他提出了元气实体论。他还认为:“元气之上无物、无道、无理。”(《雅述》上篇)整个宇宙万物都是由元气构成。
他认为元气是一种物质实体,与道家以“无”为本体,佛家以“空”为本体对立,从而表达了他的崇实的思想。
在这种实学思想指导下,他提出“知行并举”(《慎言·小宗篇》)崇尚实践的思想。他认为:“夫圣贤之所以为知者,不过思与见闻之会而已。”(《雅述》上篇)他认为,知、认识是与见闻的符合。他的这一论述包含着认识应当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
王廷相的崇实思想,突出的表现在他大力倡导“笃于实践”,强调“力行”重于致知。他认为,“力行”是“致知”的目的,只有在“力行”中才能获得“真知”和检验“真知”。
什么是“真知”?在王廷相看来,只有在“实践处用功”才是真知。他说: “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 (《与薛君采》)他强调“以行验证”,以实践作检验认识的标准。他的这种思想,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
明代学者杨慎对当时“道学”和“心学”只知空谈心性,抄录宋人语录的风气提出批评。他说这是学而无实,学而无用。杨慎认为,宋人之所以“少成功”,就是因为“重虚谈”, “多议论”。(《全集·虞雍公功烈》)
杨慎反对“学而无实”,“学而无用”,强调力行、实践。他说:“其旨深,玩之于书,不若体之于身者;其理实,言之不若行也。” (《全集·琐语》)他强调学与用、知与行、理与行结合,反对言行不一的作风。他的这种重视实践,反对空谈的思想,也是一种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
明代学者吴廷翰针对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把“理”作为最高范畴,宣扬“理”超然立于天地之先的思想,提出批评。他说:“气之混沦,为天下万物之祖,至尊而无上,至极而无以加,则谓之太极。”他提出了气一元论的思想。他认为,气就是阴阳,而阴阳是真实无妄之名,故气是有质的实体。他认为太极生阴阳,阳轻清上浮为天,阴重浊下凝为地。理即气之条理,用即气之妙用。
吴廷翰强调认识起源于闻见,他反对王守仁离物求知于心,主张“言知至于物,言知之有物,乃知之着实处”。“德性之知,必实以闻见,乃为真知。”(《吴廷翰集·吉斋漫录》)他认为“不假闻见的德性之知”是虚妄的。
吴廷翰还认为,真知有待“物验”。他认为,“必验之于物而得之于心,乃为真知。”他认为只有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作检验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知,即以“物验”作为检验真知的标准。他的这种见解包含着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接受客观事物的验证,实事求是的思想。
明代思想家吕坤在本体论上,坚持元气一元论。他说:元气“是形化气化之祖也。” “天地万物只是一气聚散,更无别个。”“形者气所附,以为凝结;气者形所托,以为运动”。(《呻吟语·天地》)从这种思想出发,在认识论上,坚持行重于知,强调行、实践、实干、实做。他说:“能行方算得知,徒知难算得行。”(《呻吟语·谈道》)他还说: “天下好事,要做必须实做,虚者为之,……不如不做。”(《呻吟语·治道》)他这种重视行,重视实践、实干、实做的思想,也是一种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
明代学者焦竑崇尚实学。他认为“口说不济事,要须实践”。他说:“先儒才言学便有著力处,即学便有得力处,不是说了便休。如学书者必执笔临池,伸纸行墨,然后为学书;学匠者必操斧运斤,中钩应绳,然后为学匠。”(《崇正堂答问》)不能只是口说,不付诸实践。他大力倡导实政、实心、实事。他这种反对空言,注重实践的思想,也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
明末清初学者孙奇逢认为,接触事物是获得知识、修养道德的根本途径。从这一思想出发,他提出“躬行实践,舌上莫空谈”,(《三贤集·孙征君》)认为“学问皆从躬行出,而不从口出”,人们应以“躬行为主”。(《理学宗传·金铉》)他认为学问来源于实践。他这种重视躬行实践的实学思想,也是一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思想。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自幼即接受实学教育。他的祖父曾告诫他: “士当求实学。”(《亭林余集·三朝纪事阙文序》)他崇实致用,提出摒弃“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之以“修己治人之实学”(《日知录·夫子之言性与天道》)的主张。
顾炎武心系天下。他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亭林文集·与人书二十五》)他主张治学要探索“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亭林佚文辑补·与黄太冲书》)治学不仅用于修身,更要经世济民,救民于水火,兴天下国家之利。
他这种倡导实学、实用,努力兴天下国家之利的思想,是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重要表现。
明末清初的哲学家方以智在宇宙本体论上,提出了“盈天地皆物也”(《物理小识·自序》)的物质一元论思想。他说:“一切物皆气所为也,空皆气所实也”, “气凝为形”,宇宙万物为气之凝聚。(《物理小识》卷一)他的物质一元论,实际上是气一元论。从这种思想出发,他崇尚实学,反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他说“欲挽虚窃,必重实学”, (《东西均·道艺》) “物有其故,实考究之。”(《物理小识·自序》)他的这种实学思想,也是一种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
明末清初学者傅山主张“学必实用”。他说:“文章为实用,世界忌名高。” (《霜红龛集》卷九)他认为,徒有虚名,不能实用,实为糟粕。傅山医术很高。他自述其医学宗旨是: “不发空言,见诸实效。”(《行医招贴》)他这种讲求实用、实效,反对空谈的思想,是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思想的重要表现。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在本体论上提出“太虚,—实者也”(《思问录·内篇》)的思想。他所谓太虚—实的“实”,指的就是“气”。他说:“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张子正蒙注·太和篇》)他认为天地间万物的变化不过是气的聚散罢了。在本体论上,他持元气实有论。
从“太虚—实者也”的思想出发,王夫之在治学上提倡“言必称实”和“行之为贵”的务实作风。首先他强调“言必有征”,即言必有证据,理论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他说:“言天者征于人,言心者征于事,言古者征于今。”(《张子正蒙注·有德篇》)反对言而无据。
王夫之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提出重实践的知行统一观。宋明理学空谈心性,重知不重行,王夫之大力纠正这种流弊。他说:“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张子正注·至当篇》)并说:“知而后行之,行之为贵,而非但知也。”(《周易外传》卷一)他认为,不但要知,而且要行,要“实践”,“行为贵”,实践更重要。明确提出“行”高于知、实践高于认识的思想。
在名实关系上,王夫之主张名从实起,以实定名,批评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惜名废实”,重名不重实的风气。王夫之说:“名非天造,必从其实”(《思问录·外篇》),“言必拟实”(《尚书引义·召诰无逸》)。
王夫之这种重实据、实践、实际的思想,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的重要表现。
明末清初学者毛奇龄反对宋明理学以空言说经,批评程朱理学是“空虚”之学。他“重事功”,强调“实行”、“实践”。他说:“夫知贵乎行”。他批评一些“儒者空讲理学,有知无行。”(《西河合集·折客辨学文》)他主张“知是理必行是理,知此事必行是事。”(《西河合集·折客辨学文》)强调“儒者用功贵在实践” (《四书改错》卷一九),“夫学重力行”(《西河合集·冯氏永思集序》)。他认为有知无行就不成其为学问。
毛奇龄在注经问题上,反对“以空言说经”,主张注经“言必实据”。首先,不能凭己意杜撰,自造训诂,训诂必须言而有据。他批评朱熹在注《大学》、《中庸》等书的集注中的一些毫无根据的杜撰。其次,引证的史实,必须出之有据,使结论建立在可靠的事实的基础之上。
毛奇龄这种重实践,重事实,重实据,反对宋明理学空虚之学的思想,也是一种从实际出发,重视实效的实事求是思想。
清代学者陆陇其反对宋明理学的虚妄,提出“求之虚不若求之实”的主张。在宋明理学中,太极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一些学者利用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对太极问题作了形而上学的玄思,而不切实用。陆陇其认为:“故善言太极者,求之远不若求之近;求之虚而难据,不若求之实而可循。”(《三鱼堂文集·太极论》)他批评宋明理学之太极“虚而难据”,倡导“实而可循”的求实作风。
陆陇其特别强调实行和实学。他说“大抵天下无实行之人则不成世道,然实行必由乎实学。”(《松阳讲义》卷四)他主张学术须致力于实行,实用,反对宋明理学的空疏之论。他的这些思想,也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
清代学者唐甄的思想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贵实”。他反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也反对佛教“我法皆空”的虚空理论,提出“贵实”的思想。强调“实事”、“实治”、“实行”、“实功”,反对“空理”“空言”“虚言”。
首先,唐甄强调“实事”,强调一切从“实事”出发。“实事”是变化的,人们的思想也应变化,“致变之实”,使之与变化了的“实事”相吻合。他说: “圣人之言,因时而变,所以救其失也;不模古而行,所以致其真也。”(《辨儒》)反对一成不变的僵化思想。
其次,他强调“实治”。唐甄所谓“实治”,包括“实行”和“实功”两个方面。他重“实行”,反对“徒以为文”的形式主义。他批评宋明学者的“空言”,“吾见其空,未见其实”,(《性功》)“是以圣人贵能行也”(《权实》)。他重实功,把“事功”放在首位,认为一个真正的儒者,必须“能定乱,除暴,安百姓也”(《辨儒》),必须有功于世。
唐甄这种贵实,重实事,实行,实治,实功,反对“空理”和“虚言”的思想,也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的实事求是思想。
清初学者颜元对宋儒与释道的空疏之学深为不满。他说“今彼以空言乱天下。”“彼以其虚,我以其实”。(《存学编》卷一)他还说“孔孟以前,理数醇,尚其实。凡天地所生以主此气机者,率皆实文,实行,实体,实用,卒为天下造实绩,而民以安,物以阜。”(《习斋记余·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他批评宋儒“全不以习行经济为事”。(《朱子语类评》)颜元认为汉儒训诘,晋人清谈,佛道虚无,宋明理学空谈心性,都是虚学,虚妄不实,他批评朱熹“半日静坐,半日读书”的主张。他说:“先生正少个实,半日静坐之半日,固空矣;半日读书之半日,亦空也。是空了岁月,‘虚灵不味’,空了此心。”(《朱子语类评》)颜元的这些重实文、实行、实体、实用、实绩,反对宋明理学空虚之论的论述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思想的重要表现。
清初学者王源厌恶宋明理学,认为理学虚伪不实。他说: “后世之儒,谓之道学。而近之讲道学,鲜有不伪者。”(《文集·与方灵皋书》)针对理学、道学虚伪不实的学风,王源提出重实的主张。他说:“源生平无他长,唯一实可以自许,不敢以一字之虚欺世。”(《文集·与程偕柳书》)他努力克服理学虚伪不实的恶习,“独从事于经济文章,期有用于世。”(《文集·与毛河右先生书》)力求功在社稷生民。王源这种重实、重实功的思想,也是一种实事求是、重视实效的思想。
清初学者李塨曾师事颜元,他重视“习行经济”,重实弃虚。他说: “古之学实,今之学虚;古之学有用,今之学无用。”(《恕谷年谱》卷二)他所说的“今之学”,指程朱理学,认为程朱理学虚空无用。他所谓“古之学实”的“实”,指“实事实物”,六经、六艺之学,能干实事,有用于世。他说: “古人明理之功以实事,不以空文。”(《论学》卷二)而宋明理学则“埋首故纸”,崇尚虚文。李塨这种重实事、实功的崇实思想,是清初实学思想的重要表现。
清代学者戴震对程朱理学作了深刻的批判。他强烈谴责程朱理学“以理杀人”。针对程朱理学所谓“理得于天而具于心”,“冥心求理”的先验论思想,他提出了“就事求理”“履而后知”理论。他指出,理不是先天固有的。“就事物言,非事物之外别有理义也;‘有物必有则’,以其则正其物,如是而已矣。”(《孟子字义疏证·理》)他认为理是事物的理,理在事物之中,而不是在人心之中。故求理只能“求诸其物”;“事物之理,必就事物剖析至微而后理得。”(《孟子字义疏证·权》)而不是“冥心求理”而获得。
戴震重视“知”,他说圣人“求其至当,即先务于知也”(《孟子字义疏证·权》)但他更重视“行”。他说:“凡事履而后知”。(《戴震集·与方希原书》)认为只有行才能获得真知。而且他还认为,只有那些“本诸身行之不可废”的认识,才是真理。他说:“行之而当为得理”;“行之而不当为失理。”(《孟子私淑录》上)认为知必须经过行的检验。
戴震的这些思想,包含着从客观实际出发去认识事物,既重视知,也重视行,强调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思想,是实事求是思想的重要表现。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反对当时流行的程朱理学“离事而言理”的空谈心性。他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地之前,则吾不得而知也,”(《文史通义·原道上》)他认为:“故道者,非圣人智力所能为,皆其事势自然,渐形渐著”。(《文史通义·原道上》)他认为道是自然发展形成的,而非圣人智力所能为。他还说:“盈天地间惟万物”,(《文史通义·匡谬》) “道不离器,犹影不离形。”(《文史通义·原道中》)认为不应离开物去求道。
在名实关系上,他说:“名者实之宾,实至而名归,自然之理也。”(《文史通义·鍼名》)认为名是由实决定的,实至而名归。他这种从物去求道,以实决定名的思想,也是一种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
清乾隆时期的学者汪中,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赞赏一切实用学问。他批评宋明理学家空谈义理、性命,认为都是空疏无用之学。他认为治学的目的全在于“用世”。他治学的宗旨是“惟实事求是,不尚墨守。”(《述学·别录·与巡抚毕侍郎书》)又说: “中尝有志于用世,而耻为无用之学。”(《述学·别录·与朱武曹书》)汪中的“用世之学”,核心是关心民生。他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黎民百姓,寄予深切的同情。他提出,应“知地之利”。“尽海之利”,以利于民。“凡物生天地之间,其功可被于万民”,(《述学·别录·浙江始祀先蚕之神碑文》)要充分开发自然界以造福人民。他批评理学家, “后世群居终日,高谈性命,而谓之讲学,吾未之前闻也。”(《述学·别录·讲学释义》)他认为理学家空谈性命,毫无用处。他的这些论述,也体现了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思想。
清代乾嘉学派的著名学者洪亮吉,反对宋明理学空谈性命,大力倡导实学。他推崇邵晋涵“能推本述原,实事求是”(《卷施阁文甲集》卷九)的思想。他在治学上坚持“一字未定,必反复讲求,不归于至当不止。”(《卷施阁文甲集》卷九)在历史考证中他努力搜寻史实,言而有据,表现了严谨的求实的学风。他亲履其地,实地考察纠正了一些著名学者将牂柯江与乌江、延水混为一谈的错误。他这种重实证、实践的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突出表现。
焦循是清代乾嘉学派倡导实学的著名学者之一。他反对当时作为官方哲学的程朱理学,认为理学“空谈误国”。强调“实测而知”,“证之以实”,“期于实用”。他说:一个学者要“究悉乎万物之性,通乎天下之志” (《雕菰集·述难》),只能“以实测而知,……非可以虚理尽”(《雕菰集·易图略自序》)。也就是说,要认识万物的本性,只有通过“实测而知”。
在治经方面,焦循提出,要“证之以实”。他说:“证之以实,而运之于虚,庶几学经之道也。”(《雕菰集·与刘端临教谕书》)证之以实,就是要有实际证据;运之于虚,就是要掌握圣贤经典的义理,寻找立身行世之法。
焦循说:“循谓古人之学,期于实用。”(《雕菰集·加减乘除释自序》)他重“实测”, “实证”,是为了求真知,而求真知的目的在于“实用”。他认为,学得圣贤立言之旨,是为了经世济民。学而不用,非圣学也。焦循这种重实测、实证、实用的思想,是乾嘉学派实事求是思想的重要方面。
清代学者阮元是乾嘉学派集大成者。他大力倡导“实事求是”之学,反对宋明理学空谈天道与性命。 《清代朴学大师列传》说:阮元“论学之旨,在实事求是”。也就是说,阮元以实事求是作为他治学的宗旨。他说: “余之说经,推明古训,实事求是而已,非敢立异也” (《研经室集·自序》)又说:“我朝儒者束身修行,好古敏求,不立门户,不涉二氏,似有合于实事求是之教。”(《研经室三集·惜阴日记序》)他说: “好古敏求”,就是扎实地从事考据,反对空谈心性。他把考据训诂的方法称之为“实学”,大力倡导“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实学,反对八股文的虚空之病。他高兴地说: “我朝经学最盛,诸儒论之甚详,是又在好学深思,实事求是之士由注疏而推求寻览之也。”(《研经室三集·江西校刻宋本十三经注疏书后》)他所谓实事求是,就是克服各种偏见,努力追求古籍的本来面目。
阮元强调实践、实事、实行,反对空谈,反对寂静修养的方法。他说: “圣贤之道,无非实践。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贯’者,行事也。”(《研经堂一集·大学格物说》)他还说:“实者,实事也。圣贤讲学,不在空言,实而已矣。故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贯者,行之于实事,非通悟也。……故此实学最重要。”(《研经堂一集·孟子论仁论》)他强调说:“所谓‘一贯’者:贯者,行也,事也;言壹是皆身体力行,见诸实行实事也。”(《研经堂一集·石刻孝经论语记》)
阮元这种崇尚实践、实行、实事,反对空谈的思想,是他的“实事求是”之学的重要特点。特别是他明确提出“实事求是”之学,以“实事求是”作为治学宗旨,强调“圣贤之道,无非实践”,把“实事求是”、“实践”提到前所未有的地位。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宝贵遗产,对弘扬我国古代实事求是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除上述学者外,清代还有一些学者大力倡导“实事求是之学”。例如,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治学惟有“实事求是,护惜古人之苦心,可与海内共白。”(《二十二史考异序》)他称赞戴震“实事求是,不偏主一家。” (《潜研堂集·戴先生震传》)清代学者凌廷堪也崇信戴震,认为“昔河间献王实事求是。夫实事在前,吾所谓是者,人不能强辞而非之;吾所谓非者,人不能强辞而是之也。”(《校礼堂文集·戴东原先生事略状》)乾嘉学派大力倡导“实事求是之学”,重实证,拒斥空疏义理之宋明理学,这种崇实务实精神,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突出表现。乾嘉学派把中国古代的实事求是思想推向高潮。虽然他们讲实事求是,主要讲治学上修古好学,讲求实证,但就其基本精神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五、中国古代实事求是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实事求是思想具有重要的特点:首先,是一贯性。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唐宋元明清,中国哲学始终贯穿着实事求是思想。这种思想到了宋代以后,发展为实学思想。特别是到了清代乾嘉学派,更把实事求是作为治学的宗旨和指导思想,把实事求是思想提到了主导的地位,对我们继承和弘扬实事求是的思想,具有重要启示。
其次,是丰富性。中国古代的实事求是思想,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它不仅突出表现在哲学方面,还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法律、医学、教育、文化等方面。既表现在修古好学、求真务实;又表现在修己治人,经世致用,济世救民,治国平天下。从学理上说,它不仅体现了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观、历史观、方法论,还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价值观。我们从中国古代的实事求是的思想中,可以吸取多方面的的智慧。
再次,是朴实性。中国古代的实事求是思想,倡导道法自然,尊重客观规律,重视实践、实行、实用、实功、实绩,反对空谈心性、言行不一;包含着朴素的从客观实际出发,排除各种主观偏见的干扰,使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并接受实践的验证,以检验认识是否真理和讲求实效的思想。这些思想包含着实事求是的基本点。但是,中国古代学者讲实事求是,主要在古籍考证、修古好学、务求实据;讲实践,往往指道德践履。对实事求是尚未作出科学的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毛泽东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实事求是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实事求是作出了科学的概括。毛泽东的概括主要是从认识论或真理观上深刻地揭示了实事求是的本质。邓小平则在继承中国古代实事求是思想和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将实事求是从真理观运用于价值观,实现了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并将实事求是提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的高度,深刻地论述了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的重要论述,使中国古代的实事求是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实事求是思想,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的实事求是思想的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王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