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转型发展——以黄淮学院为例
2015-02-12张爱红
张爱红
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转型发展——以黄淮学院为例
张爱红
(黄淮学院社会管理系,河南驻马店 463000)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灵魂所在,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有其重要的价值。转型发展是地方新升本科高校的必由之路,而高校转型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校园文化的转型回应是关键,高校转型需要校园文化发挥凝聚功能、支撑功能和品牌辐射功能。黄淮学院在学校成功转型之中逐步探索建构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地方高校;转型;校园文化;黄淮学院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地方本科高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如何成功实现转型发展,成为目前各高校从理论到实践努力探索的问题。具有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引领师生精神的校园文化是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阐述和探讨如何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助推学校转型发展。
一、校园文化的特征和价值存在
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并为全体人员所认同的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及其创造过程的总称。包括高校发展建设中师生开展的涵盖教学、科研、管理、学习、生活以及文体健身等内容的各项活动,表现为校园精神和校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分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层次[1]239。
(一) 校园文化的特征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灵魂所在,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比较鲜明地反映了学校师生员工的整体精神风貌、价值取向、道德准则。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体系,有着自身独有的特征:
一是客观性。文化是一种客观、独立的存在,它是学校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历史文化的积淀。
二是教育性。文化来源于师生的创造,同时又通过系列活动或者是特定氛围对师生行为产生影响。作为一种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发挥着隐性教育的作用,它能使置身其中者不自觉地获得特殊的体认、熏染和感受,从而得到精神、气质的感悟,产生对学校的认同感”[2]61。
三是时代性。英国人类学家R. 弗思认为:文化就是社会。社会是什么,文化就是什么。高等教育的深刻变化和改革、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信息时代的冲击,使得人才集中、知识汇聚、思想活跃的高校成为时代文化的晴雨表,校园文化之中蕴含着时代的精神特征。
四是创新性。一所大学没有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学校就会缺乏推动力。作为大学精神的一面旗帜,校园文化以其创新性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注入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动力支撑。
(二) 校园文化的功能
1. 导向和约束功能
文化一旦形成,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一是对师生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学校的价值取向和管理起导向作用;三是校园文化通过舆论、群体意识、风尚等对师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产生心理导向作用,从而实现师生行为自我控制和心理共鸣。
2. 凝聚和激励功能
学校的文化理念、学校精神往往会激励师生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激励他们投身到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工作中去。校园文化“能够为使人们凝聚于一项共同的事业提供所需要的‘黏合剂’”,最终成为学校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3]185,使广大师生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
3. 品牌辐射和宣传功能
品牌价值是时间和质量的积累,也是文化的积累。优秀的校园文化,就像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打造出“微软”“可口可乐”“华为”“海尔”等知名的企业集团一样,能够打造出不同学校特色,从而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特有的文化特质并发挥出巨大的形象宣传效应,进而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竞争力。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及对校园文化的诉求
文化的建设是环境的产物,随着环境变迁,文化也会做出并且应该做出积极回应。要想真正了解地方高校转型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准确把握两个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只有对这两个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历程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回答在高校面临的艰巨而复杂的改革过程中,校园文化应当如何积极回应和主动引领高校的改革与发展。
(一)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概念的形成与界定
1.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内涵
地方本科高校及其转型发展概念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根据教育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本文所指的地方高校是指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地方财政供养为主,承担着为地方(行业)培养高级人才以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普通高等院校,主要对象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升本的新建公办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及本科独立学院。截至2013年,全国共设置这类院校650所,这类学校在我国本科教育序列中已“三分天下有其一”。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基于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行业发展规律、企业生产经营规律,瞄准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在办学体制机制、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及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的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是地方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争取更好发展和生存的自我转变与提升。转变与提升是各高校在社会发展大背景中,主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抉择。
2.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概念的形成和实践历程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从一个理论概念到最后达成共识,并推动高校从探讨到投身转型发展只是近两年的事情。“地方高校转型”一词,最早见于2009年《中国高教研究》第3期刊发的陈新民、王一涛的文章《新建本科院校转型问题探究》。文中对转型内容的解释是:新升格的本科院校要实现内涵从专科向本科的转变,要确立好自身的定位,实现与老本科的错位竞争。具有现代高校转型含义的描述是顾永安在2012年12月《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刊发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的几个重要结论》,文章认为“新建期”“地方性”和“应用型”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归宿是创建应用型品牌大学,实现向本科办学层次和应用型办学形态转型两个转型[4]2。
2013年2月,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启动。全国31所高校组成了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小组,分别成立了课题研究组、改革试点指导方案研究组、设置试点方案研究组、国际合作项目组、转型发展工程项目组。黄淮学院被确定为第五项目组——转型发展工程项目组组长单位,并牵头完成《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工程研究——基于学科专业群建设的视角研究报告》。教育部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详细的路线图、任务书。2013年6月,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立,2013年11月,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概念、发展路径选择、政策支持正式确立起来。
2014年4月底,在以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为主题的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178所高等学校共同发布了《驻马店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认为,中国已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应用技术型高校因时代而生,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共识》期盼全社会对高校转型发展给予关注和支持。由此,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不仅成为理论上的研究、实践中的探索,更是成为政府和各高校共同的呼声和迫切行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大幕隆重拉开。
(二)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对校园文化的诉求
“任何文化中也必然有一些价值观念是用来位育暂时性的处境的。处境有变,这些价值也会失其效用”[5]115。高校转型发展,意味着学校办学定位、发展模式、治理结构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作为引领价值观念和文化发展的校园文化也应该紧跟学校发展,积极回应、主动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以助推学校发展转型。那么高校的转型发展对校园文化有哪些诉求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1. 地方高校转型需要校园文化转型回应
“一项又一项的研究表明,哪里的文化不支持和鼓励变革,哪里就不会出现改进。”“文化是决定‘改进’是否可能的关键因素。”[6]5因而,文化的转型将是促进学校建设的首要前提。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群体习以为常地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7]107。校园文化的转型就是从传统办学条件形成的文化模式转变成适应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文化模式。
文化转型首先是要让师生的思想观念进行转型,观念的转变是学校转型的最关键环节。地方高校转型主要体现在对教育观、人才观、课程观、育人观的重新认识和调整上面,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办学观念,学校就会走什么样的办学之路。只有理念清楚并达成共识了,革新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实现学校科学发展的思想动力。因此,文化转型首先必须要让高校师生从过去的常规思维中解放出来,强化问题意识、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增强办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责任意识,从而促进学校转型发展。其次,做好文化建设着力点的转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专业设置体现地方特色和产业需求,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产教融合,突出实践导向;课程建设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围绕着办学定位的变化,校园文化建设就应当服从服务于转型的重心,开展以创意创造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人文关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 高校转型需要校园文化发挥其凝聚功能
文化是凝聚社会的黏合剂。文化虽然属于精神范畴,但它是以人们的言行、物质或者其他文化符号展示出来的一种社会精神氛围,能够对生活在这个社会环境中的人们产生同化作用,使每个人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善恶标准等有一个大致的共同取向,进而成为维系这个社会或者群体的巨大力量。转型的关键在于校领导班子和全校师生对办学定位、办学理念顶层设计的认识统一,因此,转型的过程既是校园文化中的原理念文化转变和形成新理念的过程,也是校园文化充分发挥自身凝聚功能的过程。
由于地方高校转型是一种刚刚开始的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刻改革,很多人甚至高校领导层仍然对此应用型办学定位持有异议或者不了解或者认识不一,加上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是经过资源整合,合并重组建立的,不同集团的集体利益、职工个人利益、原有不同学校之间的文化差异等带来了很多矛盾。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迅速统一思想,确定办学定位,构建新的价值体系、文化网络、规章制度,打造全校教职工同心同德的强大精神纽带,形成巨大的向心力,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平稳有序健康发展,并顺利实现新的跨越和提升。
3. 高校转型需要校园文化发挥强力支撑功能
对于大学来讲,文化是支撑大学教育的重要资源,拥有深邃的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成熟的重要标志[8]428。地方本科高校由于都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成立的,至今也不过20年,时间短、基础差、底子薄,或多或少存在着思想落后、资源浪费、人际矛盾、利益冲突等弊病,无论办学经验、学校实力等都无法和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高校相比。高校转型“不仅需要校级领导层的科学决策,更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实践,还需要教育经费的投入、实验设备条件的保障,以及强化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以引导和保证。总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上保证学校定位目标的实现。事实上,就是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的科学定位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2]61。因此,在高校转型发展中,文化建设是首要任务,充分调动和激发校园文化的潜力和活力,催生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观念,构建新的校园文化主导价值体系,形成支持改革发展的良好的思想氛围和文化环境,成为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的精神动力和文化保障。
4. 转型发展需要校园文化发挥品牌辐射功能
世界上的大学很多,但风格各不相同。这是大学文化的个性化使然[9]4。伯顿. R. 克拉克说:“完整的意识形态构成了道德资本,这是院校健康和谐发展的附加源泉。”[10]84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每个生态物种的单位只有拥有一个最适合自身生存的空间亦即生态位,才能在长期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地方本科高校要实现跨越发展,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是必由之路。而追求个性,铸造品牌,彰显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师生的主导价值观、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发展的持续动力,也是突出办学个性和特色的基础,更是学校品牌的标志。
5. 转型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积极主动对接企业文化
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实现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的无缝对接。这种无缝对接不仅仅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对企业和市场的适应,还包括文化心理的融合。
文化是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虽然从文化共性上有着相同之处,但是作为个性的存在,校园文化是一种以教育、引领为特色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以生产、经营为特色的文化[11]84,是一种认同文化、责任文化、绩效文化、学习文化和竞争文化。因此,在校园文化中有效引入企业管理理念、评价方法与措施将具有积极意义,它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企业文化的适应性,从而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企业员工之间的平稳过渡,达成真正“无缝对接”的目的[12]9,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者的共赢。
6. 转型发展需要校园文化融入地域文化
高校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任,高校的特色在于文化的独特性。建在特定地域的高校,其文化也必然会受到所在地域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地域文化是高校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特色涵养了地方高校文化特质,使高校有了不同于其他高校的个性品格。“新建本科院校在推动共性层面、显性层面、外延层面转型的同时,应当准确分析学校在所处区域的生态环境,依据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差异化战略,进行个性转型、隐性转型和内涵转型”[13]80。
作为地方本科高校,成功塑造特色形象,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是重要任务,而注重对所处地域的精神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吸收和利用,可以丰富学校文化的地域文化资源及历史内涵,从而使校园文化既体现出时代特色,又呈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三、黄淮学院建设校园文化的探索
黄淮学院是由驻马店师专、中原职业技术学院、驻马店市林科所合并升格为本科的地方高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其他高校相比,学校底子薄、历史短、师范专业偏多,办学经费困难,合并还存在资源整合、思想融合等现实问题。这些先天不足成为黄淮学院办学的巨大压力,也给全校上下带来了奋发有为、迎难而上的动力。学校文化建设面临挑战:学校必须迅速实现从合并到实质融合,形成新的办学定位,构建学校新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符合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的校园文化体系。在着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中,学校的文化建设积极做出了回应,并逐步探索出自己的特色。
(一) 围绕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树立主导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有很多,但是必定有一种是最重要的、被团体中大多数成员所接受和认同的具有现实社会合理性基础和价值导向功能,这种价值观就是社会主导价值观[14]6。对于学校来讲,由于不同利益群体的存在,价值观念、对利益的诉求和期待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树立起主导价值观体系,使学校顶层设计和领导决策能够很快得到贯彻落实,以便在面对矛盾和利益冲突时能够达成共识,统一行动。通过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等系列活动,全校师生思想逐步走向统一,经过不断总结提炼,黄淮学院已经初步构建了主导价值体系,凝练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主导价值理念:
学院精神:除了奋斗,别无选择;办学理念: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学科交融,特色取胜;发展战略: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合作;办学策略:职前职后贯通,校地同频共振,多元办学渠道,持续内涵提升;形成了转型发展的价值体系——办学观: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的应用技术类本科高校;人才观: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师观:专兼聘结合,双师素质,适应需求的教学团队;质量观:能力本位,就业导向,适应需求,终身发展;功能观:培养应用人才,注重应用科研,服务地方经济,传承地方文化;发展观:办学以师为本,教学以生为本,多方统筹兼顾,科学健康发展;价值观: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支持,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更好作为。
(二) 结合学校历史和发展现实,逐步孕育和培养黄淮精神
面对历史的遗留问题和艰难的发展处境,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校党委在全校教职工生中广泛开展校徽、校训、校歌、学校精神征集活动,并把征集的过程作为集思广益的过程,作为统一认识、凝聚合力的过程,凝练出了“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学院精神,“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谱写了《奋斗与梦想》校歌。同时进行石头文化建设,在校内有计划地放置了200多块石头,根据不同的造型赋予不同的寓意,借喻石头,打造以奋斗拼搏、敢于担当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在学校转型发展中,黄淮学院艰苦探索,稳步推进,逐步形成的“坚持奋斗,不畏艰难,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黄淮精神,成为激励全校教职工生加快提升学校转型发展水平,建设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的精神动力和价值追求。
(三)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着力打造“四创”文化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新的良好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文化功能的特性也要求文化一日新,日日新。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着力开展“创新、创意、创业、创造”为核心的“四创”教育,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四创”文化品牌。
健全“四创”制度文化。成立“四创”教育领导小组,创办“四创”学院,制定了《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实施办法》《黄淮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培养“四创”精神文化。把“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学院精神贯彻于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强调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共同发展。
构建“四创”课程文化。建立了KAB、创新创意、创业就业等三支教师团队,修订完善《黄淮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将创新创意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效衔接,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与学生课外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打造“四创”文化活动品牌。2.3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每年2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金,为“四创”文化建设搭建宽广平台;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活动、创意比赛、创业大赛,推进“四创”精神深入化、“四创”观念理念化、“四创”教育常态化。培育了微建筑工作室、易团队工作室、创业孵化基金、黄淮学院技能大赛、黄淮学院创意设计大赛等“四创”文化品牌。
(四) 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努力营造微环境文化
根据黄淮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从院系到行政部门注重微环境建设,以环境育人,以环境展示特色。微环境文化的建设做到了四个结合,即微环境文化要和工作特点相结合,和院系专业特色相结合,和学校文化整体规划相结合,和学校办学定位相结合。从院系理念文化、育人标准到文化阵地建设、寝教室文化建设,从教师上课基本礼仪到学生文明行为的教育和养成,各单位的文化环境都体现出了自己的特色,透射出独特的文化味道。先后有8个单位的文化建设被评为省级和校级文化品牌。
(五) 传承发扬天中历史文化精华,积极融入地域文化特色
传承发扬地域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使命。黄淮学院“十二五”校园建设规划中提出了挖掘地域优秀文化的要求,学校建筑风格的定位是“弘扬天中文化,彰显典雅凝重、古朴大气的古汉之风,精心打造天中建筑文化示范区”,圆立柱、斗拱、回形纹、大桁架等九种建筑元素和符号,在校内不同的建筑中广泛使用,黄淮学院已然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和时代特色的建筑文化。
学校建成了以天中八大文化内容为基础的文化广场;并打造了以天中历史名胜名人为依托的道路文化,让天中历史名人的精神激励在校学子;启动了天中创意文化,艺术设计学院、国际学院等制作了系列天中历史文化动漫作品,同时展示和传承天中历史文化的艺术展馆也在设计制作中。学校升本之初就成立了天中历史文化研究所,学报《天中学刊》开设了天中历史文化研究专栏,音乐表演系申报了天中本土音乐研究基地,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学校“中原民俗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涌现了一批研究成果。环境的营造和研究的成果不仅丰富了学校人文科学的研究内容,传承和发扬了天中历史文化的精华,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
(六) 发挥产教融合优势,逐步嵌入企业文化元素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黄淮学院已经与180多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合作企业共建了“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用友新道经济管理学院”“黄淮置地建工学院”“跨境电子商务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顺利实现了学生专业学习、实训和就业岗位的对接。
为了让学生不仅从技能上更要从职业素养、职业精神上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在加强专业、课程、实习实训合作的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导入企业文化元素。比如,在校园主干道和显要位置安置校企合作之类的宣传展板和标语,将大学生创业园、梦工厂、各类工作室和部分教室,按照现代企业环境进行布置,同时引入企业管理制度,张贴各种表达企业文化的标语和标识。随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主体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师走进企业,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理走上讲堂,师生团队深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中,在高校文化氛围中,大学生也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企业文化气息,受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重熏陶。
[1] 杨新起.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 夏跃平.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与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3] [美]托马斯·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 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探析[J].教育管理,2010(11).
[5]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 Deal T E,Peterson K D.Shaping School Culture: The Heart of leadership[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9.
[7]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 王健.论新建本科院校的文化整合与创新[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5).
[9] 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
[10] [美]伯顿. R. 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11] 俞建光.协同创新模式下高校校企文化融合的路径与功能探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4).
[12] 武敬杰.企业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对接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4).
[13] 顾永安.关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3).
[14] 张玉鹏.论社会文化转型期的主导价值观构建[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 朱占青〕
G641
A
1006−5261(2015)02−0131−06
2015-01-06
张爱红(1968―),女,河南驻马店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