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禅录俗语词“央庠”“丁一卓二”考

2015-02-12鞠彩萍

天中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语录禅师

鞠彩萍



禅录俗语词“央庠”“丁一卓二”考

鞠彩萍

(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江苏常州 213022)

通过排比佛经文献并结合现代方言,可对禅宗语录中的俗语词“央庠”和“丁一卓二”做较为全面的考释。“央庠”,形容疲软无力的样子,引申指禅僧应机接机迟钝;“丁一卓二”是禅师接引学人的一种手段,指截断对方语路,使之斩断妄念,无可用心,从而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

禅录;“央庠”;“丁一卓二”

一、央庠 央庠,形容疲软无力的样子,引申指禅僧应机接机迟钝。该词现行语文辞书没有收录。遍检语料,似乎仅见于禅宗文献,中土文献尚无用例。 例1.《列祖提纲录》卷四〇:“山僧道:‘善哉,梦作么生觉?幻作么生达?空作么生了?齐著力,莫央庠。截如飞之箭浪,舞跨海之龙舫。高标夺得灵山锦,方信男儿当自强。’”(《续藏经》64册,298页)‍①我是个孤儿,从没人关心我是不是病了,或者心里想什么,没想到别呦呦竟说出这番话来。我知道我脸色为什么好看了,那是因为偷窥别呦呦洗澡的缘故,几天下来,手脚不冷了,晚上睡觉也不用盖厚被了。 例2.《正源略集》卷五:“开炉上堂:‘……灯笼起舞,露柱伸腰,人境俱夺也。万籁吞声,乾坤失色。猛烈汉当炉不避,央庠主凿壁偷光。指尖画出飞禽迹,未是作家,脚头踏断流水声,亦非俊杰。’”(《续藏经》85册,34页) 例3.《湛然圆澄禅师语录》卷三:“今朝过了有明日,明朝又有明日在,自从旷劫被他瞒,直下顿明始痛快。不痛快,不可央庠作么休,须怕阎王算饭债。”(《续藏经》72册,782页) 例4.《环溪惟一禅师语录》卷二:“若非吹灭纸烛处,丧尽鬼家活计,安能赤手空拳?别立生涯,一条白棒,佛来也打,祖来也打,以至拆佛殿遣罗汉,见处谛当,用处轩豁,如疾雷迅风,破山震海,无你近傍处,无你睥睨处,岂近世央庠浅根之士,可得而仿佛耶?”(《续藏经》70册,391页) 按,例1“著力”即努力,用气力,“莫央庠”与之意思相反,犹言莫懒散。“截如飞之箭浪,舞跨海之龙舫”形容迅猛峻烈的机锋。例2“猛烈汉”是称呼机锋峭峻的禅僧,“央庠主”与之对言。例3指出悟机应“直下顿明”,故“不可央庠”。例4“疾雷迅风,破山震海”的机锋亦与“近世央庠浅根之士”的作为形成对比。从前后语境看,“央庠”是形容禅僧应机接机迟钝。禅宗倡导的是“奔流度刃”“电光石火”的机锋,“央庠”与之相反,乃贬义。 禅籍又有“央庠座主”之称谓。式中:Angle[0]为x轴的角度,(°);ω[0]为x轴的角速度,(°/s);speeds_filter为车轮速度,m/s,程序中以单位时间码盘格数代替;positions为位置,是速度对时间的积分;Kap、Kad、Ksp、Ksi均为参数. 例5.《五家正宗赞》卷二,保宁勇禅师:“师讳仁勇,四明竺氏子,少习天竺教。更衣谒雪窦,窦熟视之,呵曰:‘央庠座主。’师气不平,发愤下山,望雪窦山大展三拜,誓曰:‘我此生行脚参禅,名不过如雪窦,断不归乡。’”(《续藏经》78册,592页) 这则公案亦见于《五灯会元》《续传灯录》《大慧宗门武库》等禅籍。日本学者无著道忠《五家正宗赞助桀》认为:“检诸韵书,央庠字无义。盖鞅掌,失容也。”[1]184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的阶段,他们的思维正处于由具象思维发展为抽象思维的关键期.学生在初中阶段所接触的内容相对直观而形象,高中阶段的内容则抽象且复杂,在处理问题时,学生要娴熟地进行建模操作,需要他们能够应对繁琐的过程分析和过程研究.当学生开始学习高中物理时,他们往往会因为模型抽象而感到非常头痛. 笔者认为解释为“失容”似无理据。“央庠座主”亦是批评勇禅师行事拖沓、不干脆利落。 “央庠”一词似与方言中的“央腔”或“殃腔”义通。许宝华等《汉语方言大词典》“央腔”:〈形〉不痛快;不干脆。吴语,上海松江。[2]1264又“殃腔”:北京官话。〈动〉勉强支撑:他病得~不了多久了︱好歹~着。[2]3924 禅籍又有“央央庠庠”一词。(ⅰ)如果c*(t)≠0,即则与上面情况2)相同.但当Κ≥0时,一般解(17)右边还要添加一项Φ1(z);当Κ<0时,当且仅当c(t),a(t)+ib(t),G(τ),g(τ)间要满足-2Κ-1个实条件时才有解,且有唯一解. 例6.《兀庵普宁禅师语录》卷一:“于頔言下忽然契悟,须信佛法无人情,除是大根器人,方禁得这个恶辣手段,与央央庠庠、半信半疑者,何啻天地悬殊?”(《续藏经》71册,8页) 例7.《兀庵普宁禅师语录》卷一:“岂不见古德道,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信不诬矣!然后道香果熟,入缠垂手,随机接物,自然绰绰有余裕哉!若是半信半疑,今日问一句,明日问一句,更歇数日,又看册子中,记得两句,又问如何若何,央央庠庠。”(《续藏经》71册,8页) 例8.《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卷二:“衲僧巴鼻,格外风规;文彩班班,照映今昔。所谓金翅擘海,玉象截流。开猛焰芙蕖,飞红炉瑞雪。洒洒落落,直下点头;央央庠庠,决定无分。”(《续藏经》71册,59页)如今,复盘犯过的错和走过的弯路,我却不得不承认——对于创业者来说,华为的狼性文化在某种程度上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 例9.《特赐佛日常光国师空谷和尚语录》卷上:“虚谷呼便有响,风水自然成文,岂有石女生儿?莫期空华结果!如是央央庠庠见解,一扫扫除了也。猛烈大丈夫,直须跳出威音王前,横身空里,坐断报化佛顶,撒手悬崖。”(《大正藏》81册,《续诸宗部》12) 按,“央央庠庠”是“央庠”的重叠式,语义基本相同。例6“恶辣手段”原指凶狠毒辣的手段,喻指宗匠接人之施设迅猛峻烈。如若根机迟钝,“央央庠庠”,定与大根器人“天地悬殊”。“央央庠庠”又与“半信半疑”连用,均形容参禅斗机迟疑不决。例7“若是”之后与之前的句子语义相对。“央央庠庠”是形容禅僧不能当下彻悟的情境。例8“洒洒落落”是形容顿悟的情境,“央央庠庠”与之对举。例9“央央庠庠”见解与下文“猛烈大丈夫”之作为亦形成对比。 山东方言有“央央跄跄”一词。《汉语方言大词典》“央央跄跄”:〈形〉有气无力的样子,冀鲁官话,山东。《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七回:“怪孩子,我叫你去来么谁叫你专一往街上跑,叫他撩着了?你肚子大大的是有病么?你这央央跄跄的是怎么?”[2]1264《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六回:“张茂实见素姐去的渐远,方敢骂道:‘你看这恶私科子浪淫妇么!打我这们一顿!这不是你这妙计,我还挨他的哩。’智姐说道:‘该!该!你往后我凡说甚么,你还敢不听么?’替张茂实戴上巾帽,穿了衣裳,叫人抬了打毁存剩的器皿,央央跄跄的同智姐走了回去。”“央央跄跄”是形容张茂实挨打之后走路的样子。还有“秧秧跄跄”。《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三回:“晁无晏饿眼见了瓜皮,扑着就啃,眼看着晁无晏上眼皮不离了下眼皮打盹瞌睡,渐渐的加上打呵欠;又渐加上颜色青黄;再渐加上形容黑瘦,加上吐痰,加上咳嗽,渐渐的痰变为血,嗽变成喘,起先好坐怕走,渐渐的好睡怕坐,后来睡了不肯起来,起初怕见吃饭,只好吃药,后来连药也怕见吃了,秧秧跄跄的也还待了几个月,一交放倒,睡在床上,从此便再扶不起。” 《广韵》,“央”,於良切,平声阳韵,影母。“秧”“秧”与“央”语音相同。《广韵》,“庠”,似羊切,平声阳韵,邪母。“腔”,苦江切,平声江韵,溪母。“江”“阳”一属上平字,一属下平字,邻近韵部,可以通押。“央庠”当与“央腔”“秧腔”音近义通。又“央”“庠”都是平声阳韵,为叠韵联绵词,因此可以从语音上寻得确诂。 董志翘对“郎当”“龙种”“潦倒”等同源词做了研究[3]。其中“郎当”有以下语义:疲软无力貌;失志蹭蹬。处境潦倒、狼狈。“央庠”语义上与之有相似之处。语音上同是叠韵联绵词。其间是否存在同源关系,尚待进一步考证。

二、丁一卓二 雷汉卿《禅籍方俗词语研究》附录“禅籍方俗词待问录”收有“丁一卓二”词条[4]634。 禅师接引学人有两种不同风格的禅机施设,一是“把定”(也称“把住”“把断”),一是“放行”。所谓“把定”,是指截断对方语路,使之斩断妄念,无可用心,从而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这是本色禅师的作略;所谓“放行”,是指对于中下根机,禅师略开方便之门,通过言句说教,使之开悟,这是禅师慈悲为怀、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禅籍俗语“放一线道”“官不容针,私通车马”即为其义。禅师往往根据不同根机的禅僧施行不同的接引手段,忽放忽收,擒纵与夺,灵活自在。正如《碧岩录》卷九第八十二则所言:“殊不知,古人一机一境,敲枷打锁;一句一言,浑金璞玉。若是衲僧眼脑,有时把住,有时放行;照用同时,人境俱夺;双放双收,临时通变。”(《大正藏》48册,208页)禅籍俗语词“丁一卓二”相当于“把定”或“把住”。而常常与之对举或连用的另一俗语词“放两抛三”则相当于“放行”。 先看“放两抛三”: 例10.《宗门拈古汇集》卷三五:“白岩符云:‘雪窦斩钉截铁,大沩放两抛三。虽然各出只眼,总不堪与云门把手。”(《续藏经》66册,202页) 按,“放两抛三”与“斩钉截铁”对举使用,这是接引学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段。“斩钉截铁”是指禅师当下截断学人妄想情思,使之明心悟道的施设。宁夏引黄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协会运行还不规范,发展还不平衡,政府主管部门扶持力度不够,业务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协会激励机制还不健全,缺乏常态化的检查、考核、评比、人员培训等体制、机制;三是水务公开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需要重点在公开范围、公开内容和公开时效性等方面下功夫;四是水利工作人员服务理念、服务意识不强,节水型社会建设任重道远。 例11.《南石文琇禅师语录》卷一:“历代诸大老尽向这里说黄道黑,放两抛三,贵图接引后昆,续佛慧命。”(《续藏经》71册,704页) 按,“说黄道黑”与“放两抛三”义近连用,都是指用言辞说教接引学人,也作“抛三放两”。地铁车站为地下二层车站,处于南北方向,位于城市主干道下,全长335.10 m,盾构井部分宽为24.90 m,标准段宽为20.70 m,车站基坑开挖深度为16.58~17.58 m,车站顶板覆土3.0 m,结构主要采用明挖法施工.与远期规划的其他号线车站预留换乘.车站除了与区间连接外,还与车辆段相接. 例12.《列祖提纲录》卷二五:“所以道,言前荐得犹为滞殻迷封,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古人为诱接方来,多向第二义门抛三放两,一向拖泥带水。”(《续藏经》64册,206页)③应坚持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相匹配。骨干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离不开配套工程的辅佐,田间配套工程是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应加强大中型灌区田间配套工程的建设,确保与骨干工程建设的同步和匹配,以保证工程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 按,采用“抛三放两”的手段接引学人,只能算是“第二义”,这是因为禅不可说,一落唇吻,即成“第二义”“第二句”或“第二机”。“拖泥带水”紧承上文解释了“抛三放两”,指禅师陷于言辞义理,不能干脆爽利地示机或应机。public MyEventArgs(string oldState,string newState) 例13.《月江正印禅师语录》卷一:“师乃云:‘诸佛出世,见兔放鹰;祖师西来,像席打令。若据衲僧门下,正好一坑埋却。所以印上座寻常见佛见祖,如生冤家;闻道闻禅,如风过树。今日不著便,被人推入者水牯牛群队里,不免抛三放两,簸土扬尘,揭开千圣顶门,击碎今时窠窟。’”(《续藏经》71册,110页) 按,禅籍与“泥、土”有关的词语均喻指言辞说教,如“和泥合水、拖泥带水、入泥入水、泥中洗土、土上加泥、弄泥团汉”等,“簸土扬尘”与“抛三放两”意思上紧密衔接,即禅师运用“放行”的手段,通过言句开导学人。 例14.《列祖提纲录》卷二三,白云端禅师:“开堂日拈香云:‘且道为什么人?若有所为,雪上加霜;若无所为,过莫大焉。奉为先住杨岐后住云盖,亲见慈明来底老古锥,谁知道今日向者里抛三放两去也!’”(《续藏经》64册,190页) 按,禅籍“为人”有特定含义,指禅师接引、启悟学人[5]423。 “放两抛三”也作“拈三放两”“抛三放二”“放三抛五”:另一方面,表现为系统误差和偶发性误差。在实际数据测算过程中,系统误差主要由于水文测验工作测量设备或测量条件中的某些特定因素的系统性影响,导致测量结果中存在误差,即系统误差。实际工作中,在相同测量条件中的多次测验中,系统误差的大小与符号也常常变化,有时还会呈现一种特定的变化规律。偶发性误差表现形式多为随机性,其诱发原因多为不可抗拒因素,包括水流流速的突变、气候变化导致水文现状发生转变等。 例15.《续传灯录》卷三一,潭州楚安慧方禅师:“住后上堂:‘临老方称住持,全无些子玄机。开口十字九乖,问东便乃答西。如斯出世讨甚玄微?有时拈三放两,有时就令而施。虽然如是,同道方知,且道知底事作么生?直须打翻鼻孔始得。’”(《大正藏》51册,684页) 例16.《古尊宿语录》卷二七,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次拈香云:‘此一瓣香,还知落处么?欲隐弥露,狂晦愈明。本欲抛掷岩阿,混于沙石,苦为诸人敦逼,不免细说来由。奉为我先蕲州黄梅东山演禅师,一炉爇却,用陪法乳之恩,聊表化仪。虽然恩大难酬,未免抛三放二。’遂趺坐。”(《续藏经》68册,173页) 例17.《观涛奇禅师语录》卷三:“冬至上堂:万仞峰头露一机,崖崩石裂;平田浅草道一句,河翻波沸。丁一卓二,放三抛五,直得黄云四合,沙头立鹭。”(《嘉兴藏》36册,757页) 按,“就令而施”是指根据不同的根机施行不同的禅法、机用。为缓解这一窘局,密集烤房生物质燃烧机应运而生。生物质燃料来源广泛,制作工艺成熟,简单可靠,可以变废为宝,实现工厂化生产,近年来已经大量用于节能自动化烘烤中。而且燃烧充分污染少,可以实现智能化烘烤,把烘烤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不用长时间值守在烤房旁边。 再看“丁一卓二”: 例18.《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二:“上堂云:‘丁一卓二,本分钳锤。捏聚放开,作家受用。灰头土面处壁立千仞,壁立千仞处土面灰头。自然双放双收,到处为祥为瑞,还委悉么?”(《大正藏》47册,722页) 例19.《佛语御禅师语录》卷一:“丁一卓二乃衲僧家本分钳锤,暗五明三是白拈贼偷天手段。”(《嘉兴藏》35册,779页)人本理念的核心是要杜绝学生出现机械化学习情况,不要将教师或管理者的意图强加在学生身上,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以学生这一主体为基础,与管理者形成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服务是人本理念下高校管理工作的显著特征,保证高校与学生之间形成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拉近了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成为管理中的主体,不但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促进高校管理的有序进行。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基础,促进高校管理方式的改变,完善高校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 按,“本分钳锤”是指禅师接引学人的本分施设。“丁一卓二”即截断言句论说、知识情解,直取人心,是本分禅师的作略,与“捏聚放开”意思相反。 例20.《破庵祖先禅师语录》卷一:“至于雪老辊球,千古为人笑具。总是扬声止响,掩鼻偷香,吊影扬鞭,投崖寄帽。丁一卓二,当头决断,往事莫追。”(《续藏经》70册,215页) 按,“当头决断”与“丁一卓二”意思上紧密相承,也是直截了当接引学人的手段。 例21.《嵩山野竹禅师录》卷五:“吐雾吞云,衲僧巴鼻;丁一卓二,祖佛家风。”(《嘉兴藏》29册,111页) 按,“祖佛家风”指本色当行的佛门宗旨与机用风格。能够用“丁一卓二”手段接引学人的是具有“祖佛家风”的禅师。 例22.《费隐禅师语录》卷六:“丁一卓二,横三竖四;照用分明,收放自在。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嘉兴藏》26册,135页) 例23.《五灯全书》卷一〇三:“上堂:‘……还有向电光中使帆、石火里走马者么?其或未能,索性刳心沥胆,将诸佛体相、祖师大意、百千三昧、无量法门拈向诸仁,一任丁一卓二、横三竖四。”(《续藏经》82册,618页) 按,“丁一卓二”与“横三竖四”反义对举,都是禅师接引学人的不同方式。“丁一卓二”是“收”,“横三竖四”是“放”。“横三竖四”喻指言语说教。禅籍中“丁一卓二”常与“放两抛三”(或抛三放两、放两拈三)意思相对。这是禅师接引学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段,禅籍常常对举使用。用例颇多。 例24.《虚堂和尚语录》卷八:“上堂:丁一卓二,无边剎境一毫收;放两拈三,万仞峯头独足立。以言不及处,穿透魔王鼻孔;以食未到口,塞断衲子咽喉。”(《大正藏》47册,1043页) 例25.《宗门拈古汇集》卷三一:“普宁颕云:‘乾峰丁一卓二,云门放两抛三。虽谓唱拍投机,然只解顺水推舟,不解逆风把柁。’”(《续藏经》66册,180页) 例26.《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卷一:“上堂:‘事无一向,智有千差。有时丁一卓二,有时放两抛三。若向丁一卓二处见伊,伊不在丁一卓二处。若向放两抛三处见伊,伊不在放两抛三处。”(《大正藏》71册,33页) 例27.《五灯全书》卷八五,武昌洪山宝通俞昭汾禅师:“上堂,拈拄杖曰:‘丁一卓二有手脚,放两抛三无背面。明眼人看不见。看得见,山僧实落分付与你。’”(《续藏经》82册,469页) 例28.《列祖提纲录》卷一二,无文灿禅师:“冬至小参。丁一卓二,道一句滴水冰生;抛三放两,示一机崖崩石裂。一切处解会不得。一切处拟议不得。”(《续藏经》64册,98页) 按,“丁”和“卓”均有立义。许慎《说文解字》释“丁”:夏时万物皆丁实,象形。丁承丙,象人心。凡丁之属皆从丁。”[6]308苏宝荣《〈说文解字〉导读》:“丁:古代五行说:丙丁为夏。故许云‘夏时万物皆丁实’。丁实,即‘成实’之义。许云‘丁承丙,象人心’之说不可信。”[7]422宗福邦等《故训汇纂》:“丁,物挺然成立之皃。《说文·丁部》,徐锴系传。”按,“物挺然成立之皃”概从本义引申而来。《故训汇纂》:“卓,特立也。李贺《白虎行》‘朱旗卓地白虎死’,王琦注。”又:“卓,立貌。《论语·子罕》‘如有所立卓尔’朱熹集注。”[8]274禅籍有“东丁西卓”一语,亦可佐证。《断桥妙伦禅师语录》卷二:“黑漆丈东丁西卓。”(《续藏经》70册,564页)“丁”和“卓”都有立义。可立之物,可以“把住”“收住”也。“一放一收”或“双放双收”则是禅师接引僧徒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略施设。“丁一卓二”是“收”,“放两抛三”是“放”。

注释:

① 本文语料来源于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电子佛典集成2011,同时参照纸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版)和《续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版)。

[1] 无著道忠.五家正宗赞助桀[M].京都:日本花园大学禅文化研究所影印,1992.

[2] 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 董志翘.同源词研究与语文辞书编纂[J].语言研究,2010(1).

[4] 雷汉卿.禅籍方俗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0.

[5] 袁宾,康健.禅宗大词典[K].武汉:崇文书局,2010.

[6]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7] 苏宝荣.《说文解字》导读[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8] 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故训汇纂[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责任编辑 刘小兵〕

Zen Book Colloquial Words “Yangxiang”and “Ding Yi Zhuo Er”

JU Cai-ping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22, China)

Through the parallelism of Buddhist Scripture combined with modern dialects, colloquial words“Yangxiang” and “Ding Yi Zhuo Er” in Zen quotations do have more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s. “Yang Xiang”(央庠), weak appearance, implies that a Zen monk has dull or slow reaction; “Ding Yi Zhuo Er” (丁一卓二) is a means of master to lead the monk, that is to say to cut off the delusion and thinking of the monk to help him achieve the situation of discerning and apprehending of the realm.

Zen book; “Yangxiang”; “Ding Yi Zhuo Er”

H131

A

1006−5261(2015)02−0106−04

2014-10-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40032)

鞠彩萍(1968―),女,江苏泰兴人,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语录禅师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服从
语录
语录
爆笑语录(之一)
命 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