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尚武精神弱化的历史根源及对策思考
2015-02-12李爱红
李爱红
尚武精神是各民族必备的民族精神之一。由于受不同历史文化的影响,它展现出各民族独具自身特色的尚武风貌。作为拥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尚武精神的发展也不尽相同。目前在我国尚武精神有弱化趋势,而尚武行侠之风逐渐走向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就现时期尚武精神弱化的历史原因进行了分析,试图从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产生及发展路径中探索其弱化的历史根源,并对尚武精神的回归和重塑提出建议。
1 尚武精神的定义
顾名思义,尚是尊崇,武指武术或军事;尚武就是尊崇武术、军事的意思。尚武精神更深层次的含义还包括一种精神价值,指在崇尚武力、使用武力战胜对手的过程中所具备的种种精神品质。它的核心是尚武崇德、爱国奉献、奋发进取、自强不息、英勇顽强、志向坚定、保家卫国的一种精神表现。而武力的最基本要素又包括三点:即强壮的身体、勇气和侠义。强壮的身体是一切行为的根本;勇气就是胆识。有胆有识才能够有所作为;侠义就是正义感。有了正义感才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很显然,良好的身体、足够的勇气、难得的侠义,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群体的发展壮大都是极其重要的[1]。当然,尚武的核心不是唯“武”是从,鼓吹战争。从字面意思来看,中国的“武”字由“止”和“戈”组成,这说明,之所以尚武,其目的是要“止战”,是要“和平”,是要未雨绸缪、积极筹备,应用强大的武力威慑敌人达到止战的目的。
在和平年代,尚武精神更多是指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顽强的意志、奋发的激情、做人的尊严,是胆识和正义感;尚武精神意味着不畏对手、不畏前途的艰险、不畏势力的孤单;尚武精神意味着奋发进取,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尚武精神意味着不向任何强权低头、不依附于别人;尚武精神意味着自尊自强、除强扶弱、敢于战胜困难、敢于战胜敌人。民族的尚武精神,好比一个人的脊梁,无不为这个民族强盛提供巨大的推力。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维持尊严的方式,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使民族成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进共退、共御外侮。笔者认为,我们坚持中庸,讲究以德服人、有容乃大,是要考虑具体情况的。当我们遇到崇尚武力的对手,双方发生冲突时,他们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种时候,崇尚有容乃大、中庸思想的我们,就稍显弱势了。
2 尚武精神弱化的根源探析
2.1 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
纵观历史上的商周春秋和战国时期,中国的“武备文化”还是相当发达的,这可能与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原大地上一直存在繁浩战争有关。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当中,儒墨两家最为显赫。其中墨家就是“专以帮人打仗为职业的专家”;以孔孟为代表的中国儒家文化虽主张中庸处世,但同时也倡导“刚健有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崇尚武力的优良品质。因此在上古时期,中国的“侠义”之风盛行,可见当时社会思潮中“武风”是何等壮观。而经过春秋战国的巨大社会变迁,秦汉以后,中国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汉代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以儒学为主干,儒道互补便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这时的儒学中的孔孟的刚健和“浩然之气”已被自身的“中庸”“中和”所压倒;而老庄的道学,其“无为”“以柔克刚”“道不争而善胜”都成了社会动荡时期人人明哲保身的信条;同时佛禅的“主静”“冥想”也被深深植根于国人的脑际;至宋明时期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更是死死扼制着人们感性的生命。至此“武事““武士”“武化”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充当着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技末之学”,逐渐由崇尚“文化”而形成的“文弱”之风浸漫整个中国。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因此也就再没有了独立的“身体教育”内容。每一代青少年不仅不可能在肉体上得到健全发展,也不可能在精神上得到以体育为代表的“武化训练”和伦理培养。在此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到了封建社会的末期,便出现了有如严复、陈独秀、鲁迅、胡适、毛泽东等人所指责的“东亚病夫”形象。就连清末较为保守的保皇派士大夫张之洞也认为中华民族之所以遍遭列强打击,概是由于文弱所致。他说:“历朝一统外无强邻,积文成虚,积虚成弱”[1]。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一个“文弱”社会的历史原因。废除了上古时期的“武士精神”,就有了中古时期的“积文成虚”,直到近现代中国尚武精神的缺失和弱化,可见,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是其主因。
2.2 历代治国思想的影响
纵观我国古代的治国思想,在上古时期奴隶制社会,在夏商周政权建立初期,是以神权为主的统治思想;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群雄逐鹿、诸侯争霸的政治局面。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空前繁荣,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流派为儒家、法家、道家和墨家。这一时期,民风彪悍,武风盛行。至秦汉时期则由最初的“黄老之术”的治国思想逐渐演变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历史的封建社会,最终确立了以儒学为尊的统治思想。其所推崇的治国方略以人治、德治为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看重实行仁政,以道德立国,轻视以兵立国;希望以文教佐天下,以道德化育天下,而不是以武力治天下,武力在国家中得不到应有的地位与重视。董仲舒曾说:“夫执介胃而后能扼敌者,故非圣人之所贵也,故文德为贵,而威武为下,此天下之所以永全也”。在这种思想主导下,殷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武士精神”自此被这“废黜百家”给忽略、轻视以致抛弃掉了,于是先秦“武士”从两汉开始便正式转变为我们所熟悉的“文士”。中国封建社会的悲剧之一就是用皇权一统天下。在历代开国皇帝以武力取得天下后,为了防止社会上出现“乱党”“叛军”,进而冒犯等级森严的皇家帝制,便竭力以儒家的君臣思想禁锢天下,销兵甲、兴礼乐,堰武修文,统治者为保护自己的特权而竭力压制“争勇讲武”的尚武精神,结果带来的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弱””不争”“安雌”[2]。而这种由武而文、由刚而柔、由健而弱的统治思想大转化,也正是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一个“文弱”社会的历史原因。尚文轻武的传统价值观自秦汉时期形成以来,经过两千年的沉积,逐渐形成了一种巨大的社会风气,即鄙视武力,崇尚文弱。这种现实既是中华民族在近代挨打于列强的重要原因,又是当今通往民族现代化途中的素质缺失。
2.3 佛教宗教信仰的影响
不难看出,尚武精神从产生和出现的那刻起就带着一种叛逆的、反传统的特征。对武力的推崇,是统治阶层最为忌惮的。若在非常时期,这种尚武精神是可以聚集民众起来反抗压迫的,但是对统治阶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所以作为统治阶级,他们不仅仅要用武力来压制尚武之人,还要利用能被民众所接受的思想来麻痹、禁锢民众,在中国大地上普及较广的佛教思想便又被统治者当作了思想统治的工具。而佛教自西汉末年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为了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存在和发展,它的思想和教义在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整合的过程中,也顺从和迎合了统治阶层的意愿。从而形成了带有统治阶级思想色彩的主要教义。这其中包括因果报应论、生死轮回说和神不灭论等宗教观点。佛教的哲学思想主要是“性空幻有”,即“一切皆空、无欲无求”[3]。也就是说人的生死苦乐、贫富贵贱,都是前世注定了的,都是司善扬恶的因果报应。冥冥中一切自有定数,只有认命,多做善事,无欲无求、坚守忍耐才能换得下一世的幸福快乐。直接说就是人要安于现状、忍耐服从,并且时时处处还要自我反省,做到无欲无求。不难看出,统治者推崇在佛教这种思想的引导,无非是要使民众逐渐丧失抗争精神,变成软弱可欺的顺民。另外,佛教思想还认为,尚武任侠者所尊崇的精神力量,是为了追求名望,是自私自利的,是欲望的化身。这一切都如过眼烟云,不值得留恋;而对欲望的追求,会使人产生“贪念”。这种贪念只能让人增加更多的烦恼,更加痛苦从而失去快乐。只有“一切皆空、无欲无求”才是摆脱世间烦恼,进入西方极乐的唯一途径。显然这种思想不仅符合统治阶层的需要,也迎合了广大底层民众的心理需求。于是随着佛教思想的普及和统治者的扶持推广,越来越多的人转行做僧尼,致使“天下户口几亡其半”[3]。至此,可以说尚武精神在佛教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已日渐衰退,几近消亡。其退出主流文化思想潮流也就成为了既成事实。尚武精神、竞争和对抗意识的消弥,造成了上古时期崇尚武力的民族传统心理结构的解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思想对中国尚武精神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4 现当代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中华民族从上古时期的尚武崇德到中古时期的积文成虚,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思想界一直维护着这种局面直到封建社会末期。近代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失败之后,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剧烈的动荡和变革时期。社会的混乱和动荡促生了各种涌动的社会思潮,一些民族志士开始借鉴和思考,前有严复的“鼓民力”、梁启超的“尚武”;后有鲁迅的“尚力”,陈独秀的“兽性教育”,以及毛泽东提出的“野蛮教育”[4]。如此种种,在救亡图存的近代中国史上又掀起了一波尚武思潮。这些思想先驱者批判了传统封建礼制下的道德教条,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国民形象塑造的束缚,否定了“以理服人”“君子动口不动手”“文质彬彬”的传统国民形象,鼓励教育要“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这种国民形象的重塑,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抗战时期勇武的民风、不怕牺牲的精神无不是尚武思潮影响下国民觉醒后的结果。它无疑对抗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尚武思潮还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重文轻武的教育理念,要求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种教育理念的回归,使得国民能够重新审视被压制和轻视了的国民身体教育,以及建立在身体教育之上的道德与科学教育。
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随着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富足的物质生活面前,和平年代的国民尚武精神又出现弱化的趋势,取而代之的是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享乐主义者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和满足个人物质生活需要,满足生理本能的需要。它常同醉生梦死、恣情纵欲、吃喝嫖赌等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享乐主义任其发展下去,恶性膨胀,往往会引发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以及纵欲主义倾向,使人失去理想和情操、思想变得空虚;大多数人贪图安逸生活,变得懦弱可欺,甚至连“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勇气都没有了;当前社会,青少年一代缺乏体育锻炼,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吃苦不吃苦,缺乏正确的人生追求,贪图享乐,生活习惯不良,精神颓废,体质下降正是享乐主义盛行的恶果。目前国民精神的这种弱化,是大多数国人所担忧的。若不加以改善,我们国人将不能在这个世界上有尊严地生存,会受人歧视,得不到尊重,所谓的国家强大将无从谈起。
3 加强尚武精神回归与重塑的对策思考
尚武精神的含义告诉我们,尚武崇德,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作支撑。没有强健的体魄,就难有坚强的意志;要有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则离不开体育锻炼。因此,尚武精神的回归,离不开现代体育事业;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更应该将尚武精神的回归与培育、体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作为发展的重点,因为体育的力量应该包括精神力量,而不仅仅指身体力量。
尚武精神对塑造民族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要条件。而尚武精神的回归,离不开现代意义上的体育事业。发展现代体育事业就应该大力发展民族体育、全民体育。通过体育活动来增强国人的体质,塑造顽强的体育精神。目前,作为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华民族,发展全民体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不仅要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渠道和资源培养国人的民族和体育意识,而且要求在体育设施的建设、体育教育的投入、体育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建设。具体而言,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社会体育资源有效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针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足,且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学校周边,难以满足广大普通市民的健身需求的现状,今后体育设施、体育场馆的建设应该向为全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倾斜;要加强培养体育专业指导人员。由他们对民众的体育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和理论知识指导;体育教育的目标不能仅局限于人们身体的活动和对体育技术的熟练掌握,还应该强调包含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精神力量,比如,吃苦耐劳的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竞争意识、公平意识、勇气和胆识等。人的真正强大,不仅仅是指体格健壮,更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就是尚武精神教育更深层次的含义。以往的体育教育只注重了对动作技术的掌握和身体的锻炼,没有注重对精神教育的强化培育。这也是人们为什么会认为体育教育出来的人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缘故,这种偏见不能不引起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体育教育如果仅仅只是身体教育,而忽视精神教育,即便身强体健,但对于精神缺失的人来说也只是创造了一个强大躯壳而已。只有让国人的精神健康了,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大。所以说,体育不仅仅是身体的教育,还应包括尚武精神的传承教育。
4 结语
追源溯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尚武精神关乎着民族的兴衰荣辱。尚武精神昌,则民富国强;尚武精神靡,则国破家亡。尚武精神不仅能够塑造人们强健的体魄,还能赋予人们以勇猛果敢的精神气质。当今国际环境纷繁复杂, 我们提倡尚武精神是为了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在面对强敌时国人能临战不乱。中华民族要重塑尚武精神,就要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其意义不仅仅是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着力塑造一种新兴的满足历史要求的民族精神。在这个优胜劣汰的时代,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人民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也离不开雄伟豪迈的尚武精神,更离不开能使这些精神品质得以长足发展的体育运动。
[1] 李力研.“尚武精神”与东方伦理一关于中华民族在东方复兴的体育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1992(4):28~35.
[2] 李丹.论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嬗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9):53~57.
[3] 岳冠华,李金龙.佛教思想对中国古代尚武任侠之风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6(3):84~85.
[4] 马德浩,季浏,David L. Andrews.激进与断裂:近代中国尚武思潮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17~22.
[5] 刘桂海.历史学审视:尚武思想的历程和启迪[J].体育科技,2004(2):1~3.
[6] 邓河.中国近代社会的尚武思潮[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74~76.
[7] 梁启超.新民说·论尚武[M].北京:中华书局,1989.
[8] 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9] 王成善.从道德困境到尚武觉醒: 中国传统军事文化观念的嬗变[J].人文杂志,2013(3):121~124.
[10] 熊晓正,林登辕,曹守訸.从尚武教育的张扬到体育真义的探讨[J].体育文史,1997(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