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宋代小品对现代陶瓷绘画艺术的影响

2015-02-12

陶瓷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气韵小品笔墨

赵 银

(景德镇陶瓷学院 景德镇市 333000)

论宋代小品对现代陶瓷绘画艺术的影响

赵 银

(景德镇陶瓷学院 景德镇市 333000)

宋代小品,陶瓷,绘画艺术,影响

一、宋代小品画的内涵

“小品”一词在中国始于晋代。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小品本是相对于大品而言的,后来逐渐延伸至文学戏剧领域并将其移植到绘画当中。从严格意义上讲,小品画不同于小幅画,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品”字,经典、大气恐怕是小品画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小品虽小,但是创作的难度却不小。小品画虽然多是即兴之作,但也有对现实社会、自然景观经过缜密的思考有感而发表达一种精神、意识凝练的情感。小品画也是一个画家笔墨功底、修养灵性的体现。

宋代小品画是中国民族绘画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国绘画的殿堂里有着不可替代的绘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宋人的绘画作品讲求气韵生动,物随心生,它以贴近物象而又超乎物象的笔法去描绘和表达所观所想所感。

二、宋代小品的艺术特色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它所反映的广泛现实生活内容,在古代绘画史上极为突出。在技巧上也有许多重要的创造,运用多采优美的线条或钢筋有力的线条去表达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象或人文情怀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设色技巧也是多种多样有勾线设色和没骨画法,并且注重写实。如林椿的《海棠图页》图中绘画一支海棠,花繁叶茂,或开或合,形态各异,设色淡雅,清新诱人。绘画笔触工整,花以彩直接绘出,边缘以白粉点染,令花饱满而现清雅之态,枝以墨笔勾勒轮廓,然后填色,叶稍事细笔勾勒,正反向背均细细描绘,可见当时画工的写实功力之深。

宋代绘画还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状貌和动人的情节,注重塑造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并努力进行形象提炼,这也是我们后人需要努力学习的地方。如南宋龚开的《骏马图卷》图中绘瘦马一匹,低头作吃草状态,颈鬣和尾毛均极长,肋骨脊骨根根显露可数,作者在自跋中说“千里马多至十有五肋”,因此图中乃是一匹千里马,以羸弱之态来表现千里马的俊骨,当是寄托寓意之作。马是人才的象征,而龚开的瘦马却是在亡国之后,当是别有一番寓意。作者也自提诗“一从云雾降天关,空尽先朝十二闲。今日有谁怜俊骨,夕阳沙岸影如山。”中可见其苍凉悲怆的心境。因此这幅画最大的意义不在于绘画技法,而是以这种极具象征意味的作品来表达其思想情感。

三、宋代小品对现代陶瓷绘画的影响

3、1对生活的观察与写实

陶瓷绘画艺术与中国画艺术都来源于生活的本身。它们在生活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借鉴不断发展。陶瓷绘画艺术遵循着宋代小品绘画艺术在技巧上的许多重要创造来开发自身的艺术创作潜力。并本着自身的元素去着重挖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精神风貌与动人的故事情节来塑造出属于自己语言特色的符号及灵性。也有着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意境横生小品画幅。无论是花鸟画还是山水画同样追求优美动人的意境和情趣,注重真实而巧妙的艺术表现手法,并努力进行形象的提炼和高度的写实能力。如近代珠山八友汪野亭的《三清图》画面中一块耸立的太湖石笔法苍劲有力生动淋漓,设色苍翠欲滴。旁边有一丛矮的树木枝繁叶茂、虚实得当。近处有一湍小溪水隐隐约约、若隐若现,仿佛听见湍流之声。画面静谧宜人、意境深远、思古幽情,在品味构图的高超之外,不得不佩服画家高超的写实能力和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形象的提炼能力。从画意的深味和追求水墨苍劲挥洒淋漓的表现手法可以找到南宋绘画艺术的遗韵作风。汪野亭的粉彩青绿山水细润秀雅的艺术风格和秀润苍郁超凡出尘的艺术追求影响着当代学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与学习。

3、2意境的追求和气韵的表现

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这种“情”和“境”不是分离的,而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意境也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情感)相熔铸的产物。意境可以体现艺术的美,它也是艺术创作、鉴赏中衡量美的标准。

南朝理论家谢赫提出著名的“六法论”中首法即是“气韵生动”。可见在中国绘画当中意境和气韵的重要性。意不深则境不远,在一幅绘画当中如果没有意与境又何来“生动”二字?更何况是气韵生动。气韵生动,在气与韵之间,气又显得尤为重要,“气”在中国绘画的艺术结构中蕴含着“笔气、墨气、色气”技法含义,以及“气势、气度”的精神意志。“韵”乃精神之韵,也是超越于艺术表现符号之上的潜在之韵。如果绘画达到了情景交融,神韵就自然产生了,气质也就体现了。

意境和气韵乃中国画的精神,它是画家的思想感情与生活景致对象相融合的产物。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乃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乃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间有无。古人运笔墨于心于天地之外,另构一种灵奇,一切自然物象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景象,它也是激发艺术家自我潜能开发的媒介。而到了宋代更加具备这种文人画的精神气息,借鉴自然景观来体现一种内心宁静的韵律美。以静气、逸气来彰显优雅之韵的文人画成为主流,如马远有一幅《寒江独钓图》静谧的夜晚,淡淡的月色,空空荡荡的江面上,有一页孤舟静横,小舟上一人把杆,身体略略前倾,凝神专注于水面。小舟尾部微翘,旁边则是几丝柔痕,将小舟随波闲荡的意味传出。此画虽简,但表达的生命感受却是丰富的。

3、3用笔与笔触的表现

中国画主要是线点结构,线是中国画形式的主要构成因素。线不仅具有表现立体和取代阴影晕染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表达色彩所无法表达的力感和美感,线条至尚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是由书画同源和中国画独特的历史所造成的,还与中国画家独特的生命意识有关。人们将书法比作“有形的音乐”,就在于书法是一种展现生命节奏的艺术,线条的俯仰开合、跌宕起伏就是一种生命的音律。而绘画与书法异曲同工。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

中国画线条所立起的是物的轮廓、骨架,依靠笔墨语言表达自然神韵,也是个人修养、学识、人品与审美精神追求在笔端的流露,其最为本质的特征是精神的外化传达。由于受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实源于虚、有源于无”的影响,中国画笔墨讲求清淡空灵,古雅朴拙,自然天成的趣味。认为笔墨情趣应是对自然万物体悟之后的一种艺术升华,主观精神对笔墨进行促发,在行笔运墨中激荡出一种传达生命的张力。中国陶瓷绘画与中国画亦是同理,均已线条为主,以线来表现事物形象。陶瓷绘画的用料用彩与中国画的用笔用墨艺疏理同。陶瓷绘画是以瓷质表面为载体,虽在用笔和用色上与国画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无论是青花、粉彩、还是新彩的绘画都可以感受到中国画在绢上或是宣纸上作画般的笔墨意趣。

四、宋代小品在现代陶瓷绘画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快节奏的生活到来,人们开始重新定位人生的意义。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绘画最能窃于人们精神上的慰藉。宋人小品画以恬静、舒畅、优美、轻松的格调给人以精神上的抚慰,陶冶人的审美情操, 比起大型的绘画作品,它更能直接进入人们的欣赏视野。在频繁的生活状态中,如果有一幅富于意境的小品绘画能够供你欣赏,让你寄情于景,仿佛置身于景,是否能引起你的遐想,让你的思维得到片刻的休息与放松……又如果你的室内有一幅《雪山行骑图》是否让你感觉到这样的山水“总非人间所有”?纷扰的尘寰远去,喧嚣的声音荡尽,这是一片寂静、神秘的天地。

人生繁杂,而一幅画能把我们带回清新、单纯与清澄的境界。我们常常为一幅小品而淡然、小思、轻醉,然后是满怀日朗月明的舒美与清逸。品画,就像是品味人生一样,是雅趣的生活,是心灵的修行,是思想的禅悟与品格的升华。

我个人觉得陶瓷绘画今后的发展趋势要有小品绘画的意境美和趣味,要体现生动自然地一面,一幅画摆在我们面前一定要让我们浮想联翩,总让我们有生而不涩熟而不甜的感觉……

The influence of Song Dynasty essay on modern ceramic painting art

陶瓷艺术作品无一不是陶瓷艺术家思想和情感在瓷坯上的结晶,他们赋予了作品更多的情感因素和人文情怀,极富寓意性和启示性。中国画艺术与陶瓷绘画艺术虽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发展轨迹及表现载体,但却又相互影响,异中有同。二者在互为传承借鉴的同时又相融、相通。通过艺术家在长期实践中对小品绘画、对人类文明史、对时代精神风貌充分了解与深刻理解之后,以最佳的方式体现在陶瓷绘画作品中……

猜你喜欢

气韵小品笔墨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气韵非师”辨
《临宋人小品》
笔墨童年
(小品)《加班饭》
(小品)《一年又一年》
高古清雅 气韵雄健——评何健新的书法与国画
风:世世代代的气韵传承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