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非师”辨
2021-12-01姜寿田
姜寿田
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晋人以意言韵,韵作为书画审美范畴在北宋才完全得以确立,并超过盛唐张怀瓘所推崇之神格,而与逸格共同成为最高书画审美范畴。这在范温论韵中可明确见出。范温在与王偁(定观)关于什么是韵的问答中,否定了“不俗谓之韵,潇洒之谓韵,乃至神之谓韵”,而径言有余意谓之韵—韵盖生于有余。“定观曰:‘古人谓气韵生动,若吴生笔势飞动,可以为韵乎?’予曰:‘夫生动者是得其神,曰神则尽之,不必谓之韵也。’”这就与魏晋言不尽意的美学观点达成一致,也证明意即韵,而韵非神。
随着对韵认识的深化,北宋理论家时韵的推崇不断强化提高,至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达至极诣。郭氏《论气韵非师》中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然而骨法用笔以下五者可学,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因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尝试论之,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之士,依仁游艺,探颐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变。凡画必周气韵,方号世珍,不尔虽竭巧思,止同众工之事,虽曰画而非画,故杨氏不能受其师,轮扁不能传其子,系乎得自天机出于灵府也。”
在郭若虚看来,气韵乃受之先天而非人力可学。它是“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但从郭氏气韵非师整体观念来看,他还是尤为强调了士大夫画家才具修养超迈高蹈一面,而其气韵正是得之于高尚的道德人格。笔墨发于灵府,“高雅之情一寓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由此郭若虚的气韵非师观念,尤为强调了气韵在书画创作中的枢纽作用,认为离开气韵,单纯的形式技法只是匠技:“不尔虽竭巧思,只同众工之事。虽曰画而非画。”因气韵得之于心,而心法难传,其气韵非师论之属意在此。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中有言:“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不可力强而致。”言作家天才气质有殊,禀之先天而不可强致,虽言出前后,而略可阐验之。
关于气韵非师,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说:“心的自身,为技巧所不及之地,所以说这是不可学,而是以生而知之,自然天授。”因而韵是超越技术或单纯风格意义的。它是人生境界在艺术审美中的转换升华,简言之,无境界则无气韵。这是本土艺术审美的主体特征,在这一方面它与西方美学有着根本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