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2015-02-12姜洪洁
姜洪洁
吉林省白城中医院,吉林白城 137000
糖尿病是因各种因素所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以持续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终身性全身性疾病,如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骨科收治病人中往往合并有糖尿病,这类病人具有病情隐匿,容易漏诊;以2型糖尿病或应激性高血糖多见;心脏并发症严重,手术风险大等临床特点。如果血糖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还易出现术后伤口不易愈合、术后感染以及骨折断端不易生长等手术并发症。为此,笔者随机选择近年来白城中医院骨科收治的42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和身体情况,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的围术期护理方案,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将围术期并发症控制在合理范围,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随机选择近年来白城中医院骨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42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诊断分级标准标准。
本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33~71岁之间,平均(中位)年龄为52岁;从骨折种类看,13例患者为股骨颈骨折,11例患者为股骨干骨折,8例患者为股骨粗隆间骨折,6例患者为上肢骨折,4例患者为锁骨骨折。从是否具有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和血糖平均值看,23例患者有糖尿病病史,患者自行服用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入院时有糖尿病典型症状,空腹血糖平均值为(13.2±2.58)mmol/L;其余 19 例患者无糖尿病病史,临床症状不明显,入院后发现空腹血糖升高,平均(10.1±2.62)mmol/L,判定为应激性高血糖。从入院时合并基础疾病看,8例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2例合并恶性肿瘤。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疾病的基本情况和骨折类型,当符合手术指征时,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病情和手术耐受性的护理评估 糖尿病患者多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术前护士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和健康教育工作,向患者讲解各种检查和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与内科、麻醉科、检验科等有关医生密切配合,为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提供的有效信息,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合理应用饮食疗法、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内。
2.1.2 积极控制血糖水平 术前积极控制血糖,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锻炼,做好饮食护理和指导,可作为老年、肥胖和病情较轻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基础方法。对饮食疗法不能控制或急诊手术者,要及早应用口服降糖药或/和胰岛素皮下注射,注意药物剂量准确,按时给药,交待病人一定要注意按要求时间进餐。
停止口服降糖药,2型糖尿病患者均须选用静脉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餐前30 min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用药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一般于三餐前和睡前检测4次指尖微量血糖,根据检测结果,合理调整药物使用剂量,血糖稳定至少3 d以上方可手术。应用胰岛素后,护士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晕、虚弱、出汗、心悸、昏迷等低血糖反应,并及时处理。术前要求空腹血糖在7.0mmol/L以内,方可手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1.3 心理护理 患者手术前往往有紧张、焦虑、惧怕、恐惧等负性心理反应,血糖变化无常,易出现相应急性并发症。所以,护士应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此基础上积极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知识,对害怕手术、担心术后预后不良等心情表示理解,给予患者更多关怀,讲解骨折手术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请手术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加强心理支持。通过合理的心理干预,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所患的疾病,解除思想顾虑,稳定患者情绪,消除其不良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使之顺利渡过围术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1.4 糖尿病教育 在骨科临床护理实践中,为了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糖尿病防治的基础知识,护士要利用一切的时机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糖尿病专业知识教育,使之认识到骨折合并糖尿病有致残截肢的危险,提高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的理性和感性认识,使患者树立信心,发挥其在糖尿病和骨折康复中的主导作用,指导患者掌握康复中自我护理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①合理安排患者舒适体位,下肢以软枕抬高15℃,促进静脉回流,预防DVT发生。②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手术部位出血情况,保持引流管畅通。骨科手术破坏较多组织,操作时间长,出血多,而糖尿病患者又易发生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病情,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对症处理。③疼痛护理。根据疼痛数字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个体化的止痛方案,术后3 d,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2/d,必要时肌肉注射75~100mg哌替啶。
2.2.2 监测和控制血糖 术后2周血糖控制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应先进食半流质物,餐前餐后严密监测血糖变化情况,根据血糖检测值合理调整胰岛素用量,尽早恢复口服降糖药。
2.2.3 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因高血糖、尿糖造成内环境渗透压增高,抑制免疫细胞活性,降低了患者抗感染能力,易引起伤口感染,因此必须加强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性护理。要加强尿道护理,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每日消毒尿道口2~3次,定期更换尿袋及尿管;鼓励病人多饮水,保证每日尿量1000~1500mL,促进细菌排出。
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糖尿病合并感染中以呼吸道感染占第1位。所以应加强呼吸道护理。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病室通风,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卧床期间,每4 h协助患者翻身、拍背1次,教会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和技巧;术后麻醉清醒、病情允许,早期采取半坐卧位,每日雾化吸入2次,配合化痰药物,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皮肤和切口感染的预防性护理。由于机体免疫机能低下,组织愈合能力差,易发生皮肤及切口感染。护士应指导患者讲求合理营养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卫生宣教,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舒适,观察局部皮肤受压情况,每2 h翻身、按摩骨突处1次,防止皮肤破损。术前常规备皮;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渗血、渗液,有污染及时更换,严格无菌操作;选择敏感抗菌素等。
2.2.4 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对有高血压患者,血压维持在适当范围,防止血压过低导致血栓形成。适当止痛,抬高患肢,鼓励和指导病人多做患肢主动屈伸活动,促进静脉回流,特别注意术后患肢肿胀、疼痛及循环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等行之有效的办法。
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尤其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手术常见并发症。由于患者的血液粘度高,血流缓慢,更易发生深静脉血栓,且可引起下肢循环障碍,不仅影响肢体恢复,还可能诱发肺栓塞,导致病死。因此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情况,指导患者早日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并按医嘱使用抗凝药物。
2.3 术后功能锻炼
适宜的运动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加快血糖代谢,术后麻醉消失后,可开始帮助患者活动、按摩四肢,以促进血液循环;术后1 d开始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并交替性地做背伸和踝泵运动。或由护士帮助进行由跟腱起自上而下的做比目肌和腓肠肌的挤压运动;活动应根据患者情况循序渐进,因糖尿患者常伴脂质代谢障碍,故活动时动作要缓慢,尤其对于同时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及老年患者,以防发生脑血管意外。
3 结果
42例患者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均能有效控制血糖在理想的范围内,择期接受了骨科手术。患者住院期间,3例发生呼吸道感染,4例患者切口愈合延迟,未见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提早下床活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
4 讨论
骨折手术对糖尿病患者是一种严重刺激和应激反应,血糖又影响骨折恢复。因此应给予特殊护理,主要是术前调节控制血糖,调整心态,术后检测控制血糖及尿糖变化,控制饮食,预防感染和并发症,加强患者与家属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的尽快康复。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症较多,主要应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而预防的前提是预测。根据此类患者临床特点,加强了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加强血糖监测及心理护理,特别是在健康教育指导上教会患者及家属必要的糖尿病基础知识,使患者在围术期均能按照预定方案配合治疗和护理,这显著增加了围手术期安全性,提高了骨折的愈合速度,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机会,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卫全成.骨科病人并存糖尿病的特点及其围手术期处理[J].实用骨科杂志,2003,9(4):366-367.
[2]张素珍,孙录清,赵萍.糖尿病患者不良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8):46-47.
[3]杨海燕.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对策[J].右江医学,2010,38(2):234-235.
[4]黄飞燕,谢思斯,陈淑贤,等.髋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3):5705-5706.
[5]夏丽红,王淑新,左守红,等.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10):1238-1239.
[6]李芬芳,杨连香,孙惠萍,等.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2,11(5):431-433.
[7]黄飞燕,赵珏,彭贤娟.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3):163.
[8]赵莉,马静,马宏玲.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34):192-193.
[9]张莉,路微波,孙宏伟,等.股骨粗隆间骨折92例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103-104.
[10]张娜.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