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黄致小儿肠套叠成因分析
2015-02-12徐力生徐力维
徐力生,徐力维
(1.宁夏医科大学 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4;2.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宁夏 银川 750001)
中药大黄致小儿肠套叠成因分析
徐力生1,徐力维2
(1.宁夏医科大学 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4;2.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宁夏 银川 750001)
对肠套叠患儿手术中小肠充满药液情况进行讨论。患儿术前曾因各种原因接受中医中药治疗,均于服用中药1~3天后发病就诊。对9例患儿术前中药方剂予以查证,均与中药大黄有关,导致造成肠套叠。
肠套叠;大黄;中药不良反应
肠套叠是某段肠管进入邻近肠管内引起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幼儿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1],占该年龄段急性肠梗阻疾病的首位,病因至今尚不清楚[2]。在临床施行肠套叠手术治疗中,发现9例患儿近端肠管内存有适量的中药液,现对中药方剂与造成肠套叠的有关药物进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09-2014年我院施行小儿肠套叠手术中9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与服用中药汤剂有关。 其中,男7例,女2例;患儿年龄4~15个月,平均年龄为7个月。病程最短为8h,为1例男患儿;最长72h,为2例患儿;24~48h患儿6例,其中男4例,女2例。
1.2 症状体征
以小儿腹胀、阵发性哭闹伴呕吐(8例)、果酱样便(6例)、腹部蜡样肿块(9例)为主,其中4例有电解质紊乱致衰弱症状。9例患儿均行X线腹部平片检查,可见2~4个液平面。腹部肠管B超均提示腹部包块呈“典型套管征”。
1.3 方法
患儿明确诊断后,6例患儿行X线下空气灌肠肠套叠复位治疗未成功,3例失去保守治疗指征。9例患儿均经积极补液后手术治疗。术中均为回-回-结型套叠,其中1例患儿因伴有回肠憩室,约15cm长肠管失去生机,给予切除肠端端吻合术;另有1例患儿因套叠时间较长,将失去生机的约50cm长回肠管切除,行肠端端吻合术;其他7例均手法复位成功。待肠套叠复位后,常规将套叠近端小肠液体逐步驱向结肠,排除体外,为黄黑色有中药味的液体,经HPLC法分析检验均有大黄素成分存在。
1.4 术后资料
在术后追问病史,有3例患儿术前1周患肺炎就诊于中医,服中药汤剂2~3剂后出现腹部体征就诊。5例患儿术前约1周因消化不良而应诊于中医,被诊为“疳积”,服中药3~4剂出现腹部症状就诊。1例患儿术前3天患支气管哮喘就诊于中医,服汤药剂1剂后即出现腹部症状就诊。查询9例患儿的中药方剂,发现均有大黄,其中5例有大黄、枳实、陈皮三味中药;3例均有大黄、厚朴两味中药,除以上有较多的共同药物外,其他中药方剂均无重复现象。
2 讨论
小儿肠套叠病因尚不清楚,除肠道器质性病变因素及解剖学的特点解释外,病毒学说的探讨[3]及关于某些药物的因素,尤其是中药因素探讨较少。据国内半个多世纪有关中药不良反应报道的统计,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呈增加的趋势[4]。在服用中药安全、毒副作用少的指导思想下,越来越多的家长携幼儿患者就诊于中医,现就与小儿肠套叠有关的大黄、枳实、厚朴等药材讨论如下。
2.1 中药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大黄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现代药理证实,大黄还具有抗病毒、收敛止血、解痉、泻下、抗菌和利胆等作用。大黄中蒽醌类成分可刺激大肠,使排空运动增加,导致排便,其泻下作用主要部位在结肠,对十二指肠也有兴奋作用,可增加其推动性蠕动,迅速消除或减轻患者的腹胀症状[5],同时大黄能保护肠黏膜的完整性,具有防止或修复黏膜损伤的功能[6],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疾病[7]。在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时,大黄往往作为组方成分之一[8-9],同时大黄也是内科急性感染性疾病常用主药,用于治疗小儿肺炎等疾病[10],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中药之一。
2.2 方剂协同作用
本研究5例患儿使用的方剂中,有大黄、枳实两味中药,据有关文献报道,大黄配枳实,泻下作用增强加速[11],因枳实对胃肠平滑肌有兴奋效应,使胃肠运动节律增加,收缩加强。故在促进肠蠕动功能进一步增强的同时也可能导致肠套叠形成。另有3例大黄、厚朴相配,查阅《本草正》,大黄佐以厚朴,益助其锐,关于促使肠套叠形成的作用机制需深入研究。
3 结语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肠道原发病基础上,病毒感染引起的肠壁增厚、肠腔狭窄,从而构成诱发肠套叠形成的局部器质性、机械性因素,加之感染,使肠蠕动功能、节奏紊乱,从而具备肠套叠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大黄等中药是造成本研究9例患儿肠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为今后婴幼患儿行中医中药治疗避免肠套叠的形成提供了参考依据。
[1] 高永伟,东亮.婴幼儿肠套叠灌肠复位经验总结[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57.
[2] 赖志鸿,郑燕君,周凡.小儿急性肠套叠灌肠复位术后早期复发处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2):61-63.
[3] 袁捷,陈鑑惺,洪亚强,等.小儿肠套叠发病诱因初查及预防对策[J].江西医药,2011,46(12):1076-1078.
[4] 孙新培.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原因[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4):155-156.
[5] 李宝林.大黄粉口服治疗无创机械通气并发腹胀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6):84.
[6] 陈德昌,景炳文,杨建东,等.大黄对胃肠动力学影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7,9(7):411-413.
[7] 李锐,和心依,肖燕,等.单味大黄应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0):2697-2698.
[8] 田云龙,韩新民.韩新民教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经验[J].中医儿科杂志,2013,9(3):3-4.
[9] 黄赐雄.运用李时珍的血症治则思想治疗小儿溃疡性结肠炎20例疗效分析[J].时珍国药研究,1996,7(3):131-132.
[10] 戴颖,王海磊,何书,等.大黄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肠道保护的作用[J].中国药师,2008,11(8):961-962.
[11] 孙维俭.大承气汤加味治疗急性肠梗阻85例[J].河南中医,2015,35(3):499.
(责任编辑:李岚春)
Analysis of Intussuseption in Infant Caus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Rhenm
Xu Lisheng1, Xu Liwei2
(1.The Pharmaceutical College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04,China;2.The Women and Children Care Hospital of Yinchuan Ningxia,Yinchuan 750001,China)
The small intestine being full of ligui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s found during opetation on infant patients with intussuseption was dissected. Befor 1~3 days of invasion of intussuseption the patients had taken Chinese drugs. The results that the invasion of this group of patients with intussuseption may be assoia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s-Rhenum they had taken.
Intussuseption; Rhenum;Adverse Drug Rea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2015-06-25
徐力生(1958-),男,宁夏医科大学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中药化学及临床应用。
R-5
A
1673-2197(2015)24-0147-01
10.11954/ytctyy.201524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