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信箱

2015-02-12

陶瓷 2015年4期
关键词:坯体脱模对口

问:卫生陶瓷厂成形工序产生的卡裂、对口裂、沉裂、削口裂、托垫裂、粘口裂的特征、成因和克服方法分别有哪些?

答:1 卡裂

这是由于模型结构复杂,造型或结构本身影响模内湿坯的整体收缩,造成坯体某一部位开裂。

1.1 裂纹特征

收缩不一致的部位,有明显的开放型裂纹:坯体收缩受阻部位出现开裂,裂度深,一般穿透坯体。

1.2 克服方法

1)具有复杂结构的产品要注意擦模,揭模时间准确等,保证坯体收缩一致。

2)严格掌握吃浆时间,特别是双面吃浆产品的接茬处保证吃实,不能有夹层。

3)坯体适当厚一点,不能过薄。

4)掌握泥浆性能,一般情况下泥浆稠、流动性好,吃浆时间长容易发生这种缺陷。

5)揭模发现这种开裂症状,要及时粘好,粘接的要求是把卡裂割开灌稀浆,用手抹平,再刷一次泥浆,第二天坯体脱模后再进行粘接。如果粘在模内,要促使其脱模,否则会扩大开裂程度。

2 对口裂

这种裂是指模型对口缝处溢浆后,坯体对缝处的泥片向坯体顺延开裂。揭模后即可发现。这种裂也称“重皮裂”。

2.1 开裂特征

这种裂纹一般在模型对口缝处,顺模型对口方向开裂。

2.2 开裂原因

1)模型上下扇对口不严,卡具不紧,注浆时泥浆溢出模型。

2)模型老化,或模型合模时,有异物垫在对口缝处,造成溢浆。

3)注浆过猛、过快,浆流冲开模型,对口缝溢浆。

2.3 克服方法

1)合模要严,卡具要紧,注浆要慢稳,防止溢浆。2)揭模后要将对口缝处泥边削齐,防止收缩时延伸。

3)坯体脱模后在修粘时,先用刀具削平对口缝,并用灯细心找裂纹,发现开裂及时粘接。

3 沉裂

这种裂是指坯体脱模后,因某一部位重力作用下沉,使悬空部位接茬处开裂,或因某一部位含水量高即坯体发软,受力不均匀,造成坯体开裂。

3.1 开裂特征

这种裂有丝纹,明显的撕裂症状。

3.2 开裂原因

1)脱模坯体较软,悬空部位缺乏支撑或支撑物支撑不力,因而受重力作用而开裂。

2)坯体接粘时含水量高,接粘动作慢,造成局部开裂。

3)对坯体局部含水量高,缺乏技术性处理。因而造成开裂。

4)坯体修粘后,养护不力,收缩时失去平衡作用,因而受力部位开裂。

3.3 克服方法

1)针对坯体含水量高的部位先采取措施,如通风、撒土面等吸收坯体含水量高的部位,使之整体含水量一致。

2)支撑物要适合坯体收缩,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以便坯体悬空部位受重力作用造成开裂。

3)出现这种缺陷后,要采取补救措施,待坯体适当收缩,能接粘时再进行接粘,以免造成坯体破损。

4 削口裂

这种裂主要指修粘坯体时,由于刀具、室内温度、室外环境、坯体含水量等项因素造成割口和修坯部位开裂。

4.1 开裂特征

这种裂一般呈横断裂,以垂直方向为裂的特征。

4.2 开裂原因

1)坯体较硬、刀具迟钝割口或修边时,造成坯体被修部位开裂。

2)坯体含水量高,刀具较迟钝,修坯时在被修部位开裂。

3)修坯完成后,由于不能及时擦水,被风吹干或强行干燥而造成被修部位开裂。

4.3 克服方法

1)在修坯时,刀具要锋利。

2)被修坯体要控制好含水量,掌握坯体软硬适合可修坯。

3)修坯后,根据室内温度高低、室外环境、风力进行刷水,以保证坯体不开裂。

4)削口时要做到平齐,不可出现破茬处开裂。

5 托垫裂

这种开裂主要指模内湿坯脱模后,湿坯与托垫接触部位不吻合,或托垫有异物,造成坯体受外力作用而开裂。

5.1 开裂特征

这种裂纹是因受外力作用,受力部位中现鸡爪型裂纹,裂纹处背面有明显痕迹,因此特征明显。

5.2 造成原因

1)用于承托坯体的石膏板、木板、石膏托垫等使用前,托板物要先清扫不净,以防有硬质异物使坯体受外力作用开裂。

2)这种开裂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托垫物本身不净造成;另一种是坯体因模型发生故障,坯体某一部位凸起,因此放在托垫物上致使受外力作用支撑部位开裂。

3)这种裂有时在装模产品的用垫上,也有这种开裂情况。

5.3 克服方法

1)湿坯脱模时,要清扫干净存放坯体托垫物品。2)模型某一部位,特别是底部有损坏必须事先进行修整,以防发生开裂。

3)出现这种开裂要及时修粘,待坯体较硬,能翻转搬动时,再把坯体翻转过来,把受力部位的背面修好,以免流入下道工序继续造成开裂。

6 粘口裂

这种开裂是指坯体在粘接过程中,各部件与坯体主体粘接不合,含水量不同,收缩不一致或粘接不严,造成坯体干燥过程收缩开裂。

6.1 开裂特征

主要在粘接部位顺粘接范围开裂,如坐便器的圈粘口裂。粘板裂、粘管裂和开裂部位粘接不严不实,又重新开裂。

6.2 开裂原因

1)不能有效地掌握粘接坯体的软硬程度,达不到软硬一致的要求,结果影响坯体收缩。

2)被接粘的部位,高低不平,两种部件粘接不严实,结果在收缩时开裂。

3)粘接挂浆时,一次挂浆数目多,室内湿度低,温度高或室外干燥多风,泥浆表面起一层泥皮,失去粘接作用。

4)粘接完成后淤泥不能有效地及时处理,缺浆部位又不能及时补浆或粘接完成后不能及时擦水,在干燥过程中因泥浆作用造成开裂。

6.3 克服方法

需要粘接的零部件要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坯体要湿润,而不能过于干燥。因为坯体及各部件含水量少,则不易粘接,更容易在收缩中开裂。因此强调粘接坯体主体和零部件含水量的一致性。

1)粘接时要切实做好防风工作,不能让风吹粘接部位,尤其是泥浆不能起泥皮,以免失去粘接作用。

2)粘接部位一般要用刀削平,以利于接粘,如果高低不平则容易在低洼处粘接不实,造成坯体干燥过程中继续开裂。

3)粘接用泥浆要先调制好,一般这种泥浆要求比较稠,容重不可测。具有较强的粘接性能,用手或工具在粘接部位挂浆以不流动为好。这种泥浆的制作要注意排除泥浆中的气泡,泥浆要求纯净,不能有任何杂质异物,以免粘接后,因泥浆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发生坯体粘接部位的开裂。

4)粘接前如发现粘接部件与主体软硬不一致时,可以通过刷水,用塑料布苫盖以进行调解,待软硬一致时再进行粘接,为了利于粘接,可在粘口部位先刷水,后挂浆,以保持泥浆的粘接性。

5)粘接挂浆通常情况下,一次挂浆5~7个坯体,如果坯体较干,窒外风大,室内温度高、湿度小,则要讲究粘接速度要快、稳、准。

猜你喜欢

坯体脱模对口
凝胶注模成型制备TiB2-C复合多孔坯体的研究
一种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陶瓷板
浅析超厚仿古砖在辊道窑干燥过程控制的注意事项
注射模螺纹脱模类型与起牙定位设计方法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球形件强制脱模注塑模具设计
陶瓷坯体预干燥方法
大面积纳米压印揭开式脱模机理和规律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