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基于经济史教学的视角
2015-02-12兰日旭
兰日旭
摘 要:针对经济史教学日益削弱、财经应用类科目日益增强的现状,经济史教学应该适应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历史观。在教学内容上,化冷于热、动静结合、史论交融,激活经济史教学;在考核上,采取随堂考核与课堂作业、课堂抽题现场回答与师生评价等多样化的方式,以激起学生学习经济史的兴趣、达到锻造学生历史观和灵活应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财经应用型;经济史教学困境;课程内容;考核
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规划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原有的教学大纲,教学课程体系必将重构。从目前一些财经类院校试点中的课程设置来看,明显加大了应用、实践类科目的比例,缩小了原有理论类教学的科目。增加应用类科目确实迎合了当前社会形势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但理论类科目又是支撑应用类科目的必要基础。经济史,作为理论类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深层次上支撑着其他理论类经济学科和应用类财经科目。经济史应当成为经济学的源,而不是它的流[1]。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2]。自然,作为源的经济史学科在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关键是怎样更加有效地利用好日益萎缩的经济史教学课程和课时,使学生真正了解到经济史在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本文从经济史教学的视角,探索在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如何处理好理论性学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真正构建在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之上。
一、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经济史教学困境
目前,经济史学科在国内外众多高等院校的财经、管理等学科中明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而不是削弱了。次贷危机以来,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的财经、管理类院系中加大了经济史学科的人员设置,同时也加强了经济史类课目和教学课时,基本开设了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经济学说史等经济史类课程。国内一些财经类高校亦有此趋向,上海财经大学设置了国内第一个经济史学系,成为继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史学系之后的全球第二个类似的院系,形成了一个本科—硕士—博士为链条的完整经济史学科;偏居西南的贵州财经大学则把经济史课程作为全校所有专业的必修课,构建起一个全国最大、教员和研究者最多的经济史教研室;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则在前期的基础上,把以前经济史教学中的二课时扩大到目前的三门课程、六个课时,并且还设立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史研究中心,配备了古代、近代和现当代经济史各个阶段的教师。
像北大、清华、南开等综合性大学的财经院系,开设的经济史科目则受教员配置无法开设更多的类似学科,而不是人为地缩减经济史类教学内容。
与此同时,更多财经类院校,特别是展开财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院校经济史学科却日益陷入了边缘化的困局:一是开课单位不断减少。比如在一些财经院校中,经济史类课程原先基本覆盖财经类学院,甚至管理学院,但随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的开展,原有的经济史课程基本被取消,这也反映出教学大纲的随意性和偏废等特征。二是开设的经济史科目和课时呈现萎缩趋势。之前,设立经济史学科的院系,一般都有中国经济史或中国近代经济史、西方经济学说史和经济思想史等课程。按照财经应用型培养模式调整之后,经济史课程基本取消了,西方经济学说史和经济思想史则合并为一门,同时,课时也由以前的每门二课时缩减到目前合并后的三课时,即合并之前的经济思想史只剩下一课时,课程设置沦为摆设。三是经济史课程尽管仍然保存为限选课,但伴随其他分类更细的财经课程的开设,经济史课程已经丧失了生存空间。学生往往把经济史类课程当作一个补充学分的选择,而前提是该门课程教学必须相对宽松、所给的学分较高,否则就出现了没有学生选课的现象。
国内外财经院系对经济史教学的重视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所在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学定位。根据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果在课程设置上一味偏重某一类科目,而不顾及整体的学科配置规律,必然会削弱各学科平衡发展、互相支撑、共同壮大的格局,最终危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经济史教学与财经应用型目标的共融
针对经济史教学中的上述困境,我们在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背景下怎样做好已有的经济史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经济史的重要性,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大量选修课的情况下自愿选择经济史课程,同时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经济史教学内容;其次在深层次上,让经济史教学在实践中与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融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上,如何与其他应用类科目相融合,使枯燥的东西转变成为活生生的事例,以激活经济史教学,我们在多年的实践和国内外经济史教学同行的交流中,摸索出如下一些规律。
1. 冷热结合
冷是指经济史史实,既定的、客观存在,无法随意加以解释或创造;热是指当前经济发展的事实或现象,如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金融改革、中国梦、顶层设计、经济结构调整等。而经济史内容基本属于冷的或者枯燥的部分,并且它的很多内容已经分散到各种历史教科书中,很难把它分离,这加深了学生们对经济史课程的厌烦情绪,因此很多学生在选课时基本上不是出于内心感受而是为了满足学分而选的。因此,如何激起学生的兴趣,就成为教学内容中必须加以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否则,经济史教学形同虚设。
基于现状的考虑,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经济史内容与当前的热点联系起来,热的部分在历史中追溯其根源,而冷的部分则提供各种事件的演进事实,直接把经济史的“经世致用”功能化解到两者的联系之中。一方面应用经济学各学科的理论来分析经济史史实,让学生们知道如何从史实中提炼理论、在史实中检验理论,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在阐述经济史史实方面,又可以借用经济理论的思路,给学生种种案例,在实证中实现对经济史的教化,真正体会经济史的魅力。
2. 动静结合
静是指经济史史实,即已经完全发生过的,我们无法改变,只能以客观眼光看待;动是指任何事件的发生都存在一个萌芽、产生、发展、壮大、衰落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借助科技手段,把过去的一些史实重新展现出来,把经济史放在静、动网络之中,以此阐明经济史内容结构的演进。静的方面,我们必须把经济史史实客观完整地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领悟我国经济历史的演变规律;动的方面,则要把静的部分拟人化,使学生们生动感受经济史事件的鲜活性,唤起学习主动性,意识到历史的重要性,显现出经济史的资政、育人、释疑等现实功能,避免“似曾相识”的回归和民族虚无主义的流行。
3. 理论与史实的联结
当前高校经济史教学大多偏重史学方面的讲授,鲜少涉及经济学理论,即使有所涉足也存在理论与史实结合的问题。从已有经济史教材看,按历史编年编写的教材占据多数,而按经济学理论来写作的教材,也存在理论与史实的分离趋势,或者忽视史实本身而一味追求理论的应用,没有考虑理论本身的前提条件是否适用于我国经济史的实际等等。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必然会影响学生们对经济史本身的定位,容易给他们产生错觉:只要把理论当作一种分析框架,然后往里面填写史料就行了。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在当前经济史研究者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专著中明显存在上述趋势。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激活经济史教学,我们可以从史实出发,抽象出经济理论所需的条件,以此分析我国经济史的演化。把当前经济理论当作经济史研究或教学的方法,来指导经济史,而在现实讲授中又从经济史本身出发,去证实历史上经济发展演变的过程,即双方互相印证,达到澄清史实、揭示和抽象规律、理清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比如讲中西分流时,可以从中西古代的社会结构入手,指出西方一直存在政府通过城市去治理下层民众,而中国经过西汉初年的去世袭化和民间去大工商化之后,政府直接治理下层民众;社会结构的变迁自然影响到社会发展的轨迹,由此点出西方存在向外扩张、而中国却向内卷化趋势发展的格局。谈到中国近代经济被西方边缘化时,可以有机地把中国梦的由来穿插进去,使学生体会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众多现象都是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而非凭空捏造的。
三、多样化考核与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力培养
在做好教学内容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针对经济史课程的特点、当前学生的兴趣和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征,在课程考核方式上灵活变通,打破目前“逢课必考”的怪圈,转而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在实践中达到对创新人才的考验目标。
1. 随堂考核与课程作业交融方式
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质上就是要加强学生动手和应用的能力。经济史教学可以有效利用经济史教学中“自然实验”的特征,把财经类专业课程中涉及的理论放到经济史发展的长河中加以分析,以课程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去探索为什么会出现目前这个结果,由此使学生了解到理论或事件等的发展不是想当然的。学生的探索,加以经济史考核的强化,自然加深了学生的参与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期末,把这些实践和经济史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以随堂考试的方式加以灵活应用,就可大大改观学生对经济史教学的理解。
2. 课堂抽题与当面回答、师生结合评价方式
目前学生就业面试中,大公司、大银行等普遍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在经济史教学考核中,我们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做法,以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经济史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大量的案例,大多还与当前的经济发展现象存在密切相关,自然在考核时就可以利用这一优势,采用师生共同评价的方式,来考核所选课程学生的掌握程度。如果师生之间评价差距较大,可以彼此说明评价的依据何在。
参考文献:
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J].经济研究,1995(4).
[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1.
[项目来源: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经济史教学视角的财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责任编辑:周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