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校育人质量
2015-02-12郭广生王秀彦等
郭广生 王秀彦等
摘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现代大学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围绕“立德树人”任务,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内涵建设。在新时代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北京工业大学统一思想,践行全员育人,形成合力,把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结合起来。
关键词: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学生发展
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素质教育内涵建设,学校育人事业取得新成效
1. 坚持和谐发展的育人理念,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了符合以工为主多科性大学学生特点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四个融合”育人理念,即坚持“育人与学生的精神塑造相融合、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相融合、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合、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融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育人工作要求,“十二五”期间学校制定并出台了人才培养、大学文化建设等专项规章制度,出台了《北京工业大学关于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围绕着育人目标的实现,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和师德建设,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坚持合力联动的育人模式,着力搭建育人平台
学校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特点,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一系列科学的平台体系。(1)教书育人平台。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因此学校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传道”与“授业、解惑”相结合,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知识—能力”培养目标体系,深化课程结构体系改革,优化学科结构和专业布局,整合学科资源,搭建教书育人平台。(2)学术育人平台。依托现有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成了一批学术育人基地,将人才培养纳入到学术工作环境之中,探索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3)管理育人平台。注重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做到了管理与育人兼顾。切实加强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建立了以学生学业辅导、学生科技创新与实践、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学生就业辅导和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辅导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发展辅导体系。(4)服务育人平台。学校各服务部门坚持在服务职能中,充分发挥服务育人的功能,自觉地把本职工作与育人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践创造物质文化条件和校园环境,达到服务、效益与育人的统一。
3. 坚持全员参与的育人文化,共同营造育人氛围
学校着力推进师德建设,努力推进全员育人。(1)全校确立了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取得共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努力打造工大人的“精神高地”,挖掘平凡中的伟大,不断在师生中传递正能量。以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要素为承载,注重对身边榜样的宣传,用鲜活的事迹感动人、教育人、鼓舞人,确保了育人工作的效果。(2)积极推行“全员育人”的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学校整体效能,努力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来,使全体教职员工都树立育人意识,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3)全校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思想,即:全员——由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机制;全方位——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将育人工作寓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全过程——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将学校所有活动均视为育人活动,将育人工作贯穿始终。(4)不断拓展育人途径。学校以主题教育、系列报告、文化品牌活动为重要载体,充分利用首都的地缘特点,把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和文化教育内容引入到育人氛围的营造之中,建立了一大批社会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北京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不断地丰富了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立德树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
1. 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使我们的育人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时至今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竞相推出一流大学(卓越大学)计划,日本于 2002 年实施“卓越中心计划”,德国2005年推出“卓越计划”,法国2008年实施“顶尖大学”计划。欧盟在一体化的进程中,也不断推进成员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力度,从1999 年的《博洛尼亚宣言》到2007 年的“伊拉斯莫世界计划”,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和一流大学的国际战略已越来越清晰,主动出击的意识越来越鲜明。总体来看,大学的国际化正在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制高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出发,强调了教育在国家战略中优先发展的地位,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切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强调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我们要以全球性的眼光审视人才培养的方式,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做国际人的同时不至于丧失中华民族的人格和国格,这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大学生要具有现代公民意识。也就是说,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为前提。如果把品德、知识、能力、素质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品德则是人才标准的统帅。美国教育家德怀特·艾伦曾指出:“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备道德性的话,那么我们就在为社会制造危害。”大学教育在知识之外,更应重视德性。用中国传统的说法来说,就是既要“道问学”,更要“尊德性”。
2. 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我们的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众所周知,我国从1999年大学扩招开始,到2002年,仅仅用了3年时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8%就已达到15%,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而北京已经达到了60%以上,率先实现普及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在高等教育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近年来,国家一直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在于人力资本,关键在教育,这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提出了新的挑战,又提供了发展的历史契机。因此,应敏锐把握好国家以及北京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路径,找准国家和北京市的发展脉搏,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全面做好育人工作,为国家和北京市的发展提供扎实的人才保障。
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反映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核心在于提高育人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校育人质量。
3. 学校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育人工作提供了新的动力
《北京工业大学“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我校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将始终秉承“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致力于探求科学真理,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如期实现这一系列目标,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当前,整个育人系统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战略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育人工作是一项包含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需要行之有效的全员育人体制机制,以实现育人工作的全面开展。现阶段仍然存在着各部门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协调不力的现象,致使育人工作难以形成合力,束缚了全员育人的工作创新,这与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育人工作中已经建立起的“二级管理”体制,为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学校还应制定全校的育人工作整体规划,各学院应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育人工作中,一方面要明确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的职责范围,另一方面,又要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重点理顺各部门在工作中的合作关系。此外,全员育人需要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及人员的相互配合,建立有效的综合协调机制至关重要。
三、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使命,深化素质教育,全面开创学校育人事业新局面。
1. 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工作,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是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我校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切实提高我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促进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着力深化育人机制、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因此,我们必须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高度,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爱因斯坦说过:“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水平的高低是在学生书本知识遗忘之后,还留下怎样的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把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过程,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品德。
2. 修身立德,润物无声,增强全员育人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强化思想引领,推进教职工师德建设。以制度建设作为进一步推进师德建设的重要保障,认真落实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颁布的《北京工业大学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守则》,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教师的第一规范,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将教师的师德表现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绩效评价、年度及聘期考核、职务评聘晋升、晋级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要深入挖掘和报道师德先进典型,坚持开展“立德树人榜样”、“我爱我师”等师德典型的评选、表彰和宣传工作,激发教师的职业追求、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在全校形成敬业爱生、修身立德的良好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关爱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北京工业大学4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占全校教师的55%,这是一支庞大的育人工作生力军。要积极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努力解决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后顾之忧。要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落实和完善《北京工业大学优秀青年主讲教师奖评选办法》、《北京工业大学“京华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工业大学“日新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为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机关部门挂职锻炼和高水平大学或科研院所访学、在职研修等创造条件。完善青年教师参与教学团队、创新团队的制度,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助力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青年教师要树立重育人、重师德、重贡献的教育观念,在工作中勇于挑重担,大胆探索,发挥所长,为学生的成长树立身边的榜样和楷模。
3. 立德树人,培育追逐“中国梦”的民族脊梁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的使命是培养人,育人工作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向互动过程,归根到底是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了适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要求,整体提升学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专门成立了“北京工业大学学生发展促进中心”。“中心”通过提供以学生发展研究、学生发展培训和学生发展计划为基础的支持与服务,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增强学生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我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4. 多措并举,形成合力,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凝聚人、引导人、激励人、塑造人。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学校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德为先,合力育人”,进一步增强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主体意识,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凝聚队伍、协同创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努力开创学校全员育人工作新局面。
要继续强调“以德为先”,重视“创新实践”,坚持“内涵发展”,提供“条件保障”,全方位、全过程为全员育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制度支撑和考核激励。要增强全员育人意识,在大学文化建设规划和引导工作中贯彻和落实这一观念,从而使大学里所有教职员工都能从文化育人的角度,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各个岗位,在专业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行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各个方面,做到以文化的力量教育人、陶冶人、感染人。
近几年,学校围绕“十二五”发展目标,分别召开了教学工作大会、科技大会、人才工作会、学科建设工作会、推进国际化工作会等相关工作会议,2013年,学校又召开“‘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大会”,使各方面工作互相支撑,共同为学校全员育人工作搭建平台。
立德树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学校政策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又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携手努力。在育人的问题上,不分岗位,无论职位,需要处理好教书育人、学术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关系,立足本职发挥育人功能。
(1)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应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真心关爱、严格要求、公正对待学生,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在“教书”的活动中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指导思想,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以利于他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2)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学术与育人的关系。教师应树立“学术育人”的观念。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教师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群体协作精神、科学的思维方式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学校应搭建高水平的学术育人平台。利用“211工程”四期的建设与发展,打造高水平学科平台,促进学科交叉、协同创新,为学术育人提供良好支撑。应构建统一联动的学术育人机制。从政策导向、教师激励制度等方面,固化和落实科研和教学协同性。通过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和项目,吸引学生投入其中,在学术团队中实现学生个人的成长。
(3)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管理与育人的关系。对于一所大学而言,管理工作包含了三个方面,即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生活管理。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全体师生员工能够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制度育人。学校的各级各类管理者应严格自律,谨言慎行,以良好的职业态度和竭诚为管理对象服务的精神树立积极的管理者形象,实现管理方式育人。
(4)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服务与育人的关系。学校各类服务部门优质的服务、热情的态度、文明的风尚和模范的行为,会对学生道德情操、治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到间接的渗透作用。服务育人,首先是搞好服务,尤其应在服务思想、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工作纪律、团结协作和文明风尚等方面以自己的模范言行感染和影响学生。应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为育人工作搭建平台。后勤集团应充分发挥五个服务育人基地的作用,办好学生专业实习基地、学生自主创业基地、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学生自我管理基地和学生宿舍文化基地,寓育人于服务之中。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