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sstem GS种植体在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2015-02-11刘丽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牙列种植体整体

刘丽萍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515

Osstem GS种植体在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刘丽萍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515

目的 总结Osstem GS种植体在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该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22例,Osstem GS种植体共植入29颗,于三个月后予以烤瓷冠修复,再进行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牙列缺损整体修复效果。结果结果表明,患者血糖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种植牙的整体稳定性良好,种植体附近的软组织趋于正常状态,患者咀嚼功能已经恢复正常。结论临床上Osstem GS种植体在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十分突出,具有显著安全性及可行性,因此建议推广。

Osstem GS种植体;糖尿病;牙列缺损修复;应用

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并发牙周炎等症状,以至于其失牙几率大增,而咀嚼功能及饮食功能都受到直接限制。随着种植牙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Osstem GS种植体在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通过在机体的颌骨内锚固上种植体,实现牙列缺损修复目标[1]。为了提升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修复整体效率,该研究者将该院于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沼的22例糖尿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均予以Osstem GS种植体植入,旨在总结Osstem GS种植体在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案,因此现将具体研究程序作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22例,男女之间的比例是15:7,;患者年纪在在31~79岁之间,其平均年龄约(47±2.82)岁。其中,有8例病例接受肌肉注射胰岛素,有14例病例服用将糖类药物,其空腹血糖值都为超过8.88 mmol/L。Osstem GS种植体共植入29颗,有26颗是磨牙,有3颗是上切牙。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Osstem GS种植体植入,其具体手术程序如下。

①术前给予患者全方位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以及宁血常规等,确保所有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总含量及空腹血糖值都能维持在标准范围之内。同时,给予患者的颌曲面拍摄X线,对其咬合关系、缺牙间隙、缺牙区的骨组织状态以及颌间距离等基本信息进行检查,并查看患者上颌窦底、下颌神经管的具体部位,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作个性化手术模板。此外,术前3d需要给予患者全口洁牙,在术前30 min予以服用抗生素。

②给予患者行局麻,切开后将其牙槽骨充分暴露出来,并以球钻进行定位。首先进行锋钻导向,逐渐扩充孔钻后,使之达到既定深度与直径。将种植体成功植入,防止封闭螺丝,给予患者愈合基台后,即可对其切口进行无菌缝合。

③手术完成之后,给予患者服用抗生素,使用时长控制在5 d左右,并以漱口液进行漱口。通常情况下,7 d之后即可予以拆线,3个月后可予以烤瓷冠修复。

④术后给予患者定期复查,对其口腔卫生状况、患者血糖情况、种植牙的整体稳定性、种植体附近的软组织情况等进行检查,嘱咐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接受治疗,确保其血糖值能够得以有效控制。

2 结果

22例患者Osstem GS种植体共植入29颗,且均接受义齿修复。给予患者复查后发现,患者血糖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种植牙的整体稳定性良好,种植体附近的软组织趋于正常状态,患者咀嚼功能已经恢复正常,没有出现牙龈出血、口腔感染或者是疼痛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Osstem GS种植术在进行表面处理环节以可吸收性的研磨介质为主,与骨组织相结合之后能够直接形成骨结合,有助于提升种植体整体稳定性[2]。给予奥齿泰种植系统的植体顶部粗糙化处理之后,种植体和骨之间在生物相容性方面也得到了有效提升,通过设计种植体的末端形态,植体切削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有效提升,不但能够有效控制骨挤压情况的发生,还能够和骨直接建立良好接触,确保植入初期能够达到稳定性效果[3]。

糖尿病患者属于牙列缺损病例中的特殊群体,且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修复中极易并发愈合不良或者是切口感染之类的并发症,当机体软硬组织正常愈合被延误之后,可能会出现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等并发症,使患者牙槽骨整体吸收速率被加快[4]。在本次研究对象当中,22例糖尿病患者接受牙列缺损修复之后,其血糖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种植牙的整体稳定性良好,种植体附近的软组织趋于正常状态,而且患者咀嚼功能已经恢复正常,没有出现牙龈出血、口腔感染或者是疼痛等不良反应。由此可见,Osstem GS种植体在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体现出十分重要的显示意义,值得推广。

[1] 柳云霞,宋继武,刘宗霞,等.糖尿病患者义齿修复后龈沟液中白介素-1变化的实验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2,11(4):204-206.

[2] 昭日格图,孙婧,李利,等.牙周病伴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的双套冠修复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1,24(7上旬刊):453.

[3] 周嫣,彭利辉,等.2型糖尿病患者缺牙及义齿修复相关因素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11(11):1046-1049.

[4] 张颜,李宏伟,等.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及牙列缺损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2013,11(5):281-283.

R783

A

1672-4062(2015)05(a)-0105-01

刘丽萍(1972-),女,本科,副主任医师,吉林德惠人,研究方向:种植牙、种植体修复、牙列缺失、拔牙后的位点保存。

2015-02-10)

猜你喜欢

牙列种植体整体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