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2015-02-11王立新通讯作者

医疗装备 2015年14期
关键词:内科心血管病例

王立新(通讯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延庆教学医院,北京市延庆县医院 心内科,北京延庆102100)

病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王立新(通讯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延庆教学医院,北京市延庆县医院 心内科,北京延庆102100)

目的:分析临床病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临床传统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心血管内科病例,引导学生运用自身所学知识自我解决存在问题。结果:通过将病例教学法用于心血管内科教学过程中,可启发学生思维,活学活用。同时,还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结论:病例教学是临床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可在体现现代化教育的同时,顺应医学实践目的。

病例教学;心血管内科;应用效果

临床医学体系中,心血管内科是较为重要的学科,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这就需要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需确保每位学生均充分掌握相关心血管知识,还需给予学生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便于积累经验,提高知识掌握度。然而目前的临床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单方面讲解,学生死记硬背现象,致使学生无学习积极性。因此,探讨一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下面,本文将病例教学法用于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体会,报道如下。

1 病例教学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

1.1 教学对象:选取参加我院2013年和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3+2助理全科医师培训的学生。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课教学过程中,运用病例教学法结合传统理论授课方式,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

1.2 教学过程:临床病例教学过程中,首先需向学生讲解相关心血管疾病知识,促使其初步了解所学内容;其次,待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后,将临床心血管病例运用其中进行知识的详细讲解,并让学生针对病例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便于证明自身掌握知识的真实性;最后,将病例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鼓励其积极参与到病例的分析中,鼓励学生课后共同讨论、总结,下次上课前期进行总结[1]。

1.3 病例的使用:以心律失常诊断为例,讲解前30min灌输基础性知识,随后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度,并借助病例让学生发表自身观点,如:此女性患者年龄在35岁以上,近1至2年内经常出现头晕症状,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黒朦现象,患者自认为贫血症状,未进院检查。然而最近2周内黑朦现象加剧,甚至出现晕厥现象,送至医院检查显示心电图正常。基础性病例讲解完成后提问:为进一步明确患者晕厥的原因,可行哪项检查进行确定。让患者自行思考或共同讨论后讲解自身观点,后将正确答案告知大家。同时,教师向学生讲解此病例,如:患者疾病初期存在头晕、黑朦等症状,临床可从是否为心律失常病症考虑,可借助动态心电图诊断[2]。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但可帮助学生回顾心律失常相关内容,还可帮助学生明确病症出现后的首选检查方法。此外,还可从此病例角度多选案例进行讲解,如此患者考虑缓慢型还是快速型心律失常?如果缓慢型心律失常最常见为哪一种?让学生牢靠掌握知识点,加深记忆。

2 病例教学法的临床优势

2.1 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习兴趣:一般来说,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单纯性的讲解知识,学生听、记、背,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伴随时间的延长而出现厌学现象,降低教学成绩[3]。而病例教学法的应用可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从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求知欲、探索欲,在提高心血管知识掌握度的同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其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2.2 训练学生辨证思维:临床病例教学法指让学生通过对心血管知识的掌握来对病例进行分析、研究,不但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学生自我总结教学重点的同时,还可促使其巩固自身知识,让学生了解心血管内科知识和教学病例之间的关系,为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2.3 加深临床记忆力:病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来自我分析病例,通过不同角度增加知识掌握度。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是锻炼学生的过程,不但可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点,还可拓宽知识面。当然,此教学模式的运用也使教师受益匪浅,可促使教师转变自身教学观念,调动其积极改革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3 病例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临床心血管内科教学过程中,病例教学法的应用需格外注意这样几点:(1)病例难度适中、病例典型。心血管内科教学期间,所选择的病例难度需适中,且还需选择较为典型的病例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以提高学生理解度。同时,在分析完一个较为简单的病例后,还可为学生提供一个难度大的病例,这样不但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提高其思维活动性,促使良性循环的形成[4]。(2)注重活学运用。临床病例教学期间,最为主要的是通过对病例教学法的使用促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内容,让学生彻底领悟临床心血管内科知识点,只有这样才可准确分析案例。当然,临床病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首先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过程设计、案例分析等相关工作,还需假设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便于提高整体教学效果,确保临床教学的顺利进行。(3)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用于教学过程中,临床教学也不例外。教师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将所收集的资料按照文字、图片的方式进行展现,不但可丰富学生的视野范围,还可为其营造良好、活跃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兴趣。④把握教学节奏。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课堂的发起者和掌握者,因此,教师需给予学生充分的主动权,将学生作为中心点,让学生自我收集资料、获取相关信息[5-6]。而教师则需要在学生发言期间认真听讲,及时解决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合理掌握教学节奏,鼓励学生积极提问,直到完全性的理解后再进行下一知识点的讲解,从而加深知识记忆力,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综上,临床心血管内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此类实践活动的实施,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全面发展。此外,就心血管学科本身而言,其专业性强、操作难度高、涉及范围广,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在临床教学中占据主要地位。因为,临床教学期间实施病例教学法,可实现最终的培养学生和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教学模式改革,顺应医学实践目的,值得借鉴。

[1]陈志刚,张永春,上官海娟,等.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16):3391-3392.

[2]Sun Yuqin,Han Hailing,Song Wengang,et al.Typical cases of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practice in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J].China laboratory diagnostics,2012(12):2337-2338.

[3]那静涛,宋炳慧.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1):2975-2976.

[4]孙玉芹,韩海玲,宋文刚,等.典型病例+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5):775-776.

[5]Bi Qi.Closed case analysis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cardiology,clinical improvement[J].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basic medical education edition),2008,10(1):69-70.

[6]钱宗杰,李全忠.PBL教学法结合病例讨论在心血管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2,9(5):117.

R541

B

1002-2376(2015)10-0119-02

2015-08-18

猜你喜欢

内科心血管病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病例”和“病历”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