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糖尿病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评估分析

2015-02-11许迎春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3期
关键词:淋巴儿科计数

许迎春

穆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黑龙江穆棱 1575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饮食及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病发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中青年及儿童的病发率也呈升高的趋势[1]。由于糖尿病属于终身性免疫性疾病,因此需要终身治疗及监测。而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其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并发糖尿病后因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等因素,导致其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而且易引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2]。为了确诊患儿的营养状况,目前临床多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对患儿进行营养评估及筛查,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下面该文就该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0例儿童糖尿病患儿进行微型营养评估法的探讨,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的儿童糖尿病患儿30例,其中男孩16例,女孩 14例;年龄 1~14岁,平均年龄(8.9±2.7)岁,病程 1~4.5年。 且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经血糖、尿糖等检查后确诊,并将患有甲亢或消化系统疾病者排除。

1.2 方法

对所有患儿营养筛查及评估均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进行检测,其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主观评定。患儿可根据自己每天的进食情况及目前身体状况,对自己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②膳食评定。患儿需根据自己每天的进餐次数、进餐种类、进餐量及自主进餐的态度进行评价;③人体测量。医师可采用软尺对患儿的上臂围、小腿围、肱三头肌皮皱厚度和体质指数等进行测量并记录;④综合评定。需根据患儿的自主活动情况、活动类型、用药情况及其应所属活动类型等进行评价。其评分标段为:主观评定设为4分;膳食评定设为9分;人体测量设为8分;综合评定设为8分。分数达24分以上的患儿则为营养正常;分数在17~23分的患儿则为营养不良危险;分数在17分以下的患儿则为营养不良。同时待患儿进行完微型营养评估后,需采血进行生化试验检查,包括总胆固醇、血红蛋白、总淋巴计数和血清清蛋白等指标水平。

1.3 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糖尿病的确诊均分为以下两种情况:①经血糖检查其空腹血糖值≥7.00 mmol/L时;②餐后2 h血糖值≥11.1 mmol/L时,两种情况有一项符合即为糖尿病[3]。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微型营养评估结果

30例患儿经微型营养评估后其营养情况如下:营养正常的有5例(16.67%),营养不良危险的有19例(63.33%),营养不良的有6例(20.00%)。营养不良危险的患儿明显高于其他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生化试验结果

营养正常者的总胆固醇为 (4.5±0.6)mmol/L; 血红蛋白为(131.8±1.7)g/L; 总淋巴计数为 (1.9±0.3)×109/L; 血清清蛋白为(40.3±2.9)g/L。 营养不良危险者的总胆固醇为(3.8±0.9)mmol/L;血红蛋白为(122.1±2.7)g/L;总淋巴计数为(1.4±0.2)×109/L;血清清蛋白为(36.8±4.7)g/L。营养不良者的总胆固醇为 3.5±1.0mmol/L;血红蛋白为(104.2±1.9)g/L;总淋巴计数为(1.2±0.1)×109/L;血清清蛋白为(30.9±3.7)g/L。三者对比,营养患儿的各项检查指标水平均高于其他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方式及习惯的不断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儿童合并糖尿病的概率也逐渐呈上升趋势,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年龄,因此其合理的营养摄入是非常必要的。为了确定患儿营养是否均衡,近年来临床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进行筛查及评估,效果显著。且该文的30例患儿均采用此法进行营养评估,并结合生化试验来辅助确诊,发现营养正常的患儿明显低于营养不良危险患儿,说明儿童糖尿病患儿的营养摄取存在一定问题,因此临床及其家长应提高重视,避免患儿因营养不良带来的不良后果。总之,对儿童糖尿病患儿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进行营养状况的筛查及评估,可早期确诊患儿营养不良的危险,对临床及时制定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1]彭璐婷,李晓南.住院儿童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治疗的研究现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2,7(2):155-159.

[2]汤庆娅,陆丽娜.住院患儿营养评价和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应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3):164-167.

[3]陈芳芳,米杰.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评价标准的应用及局限性[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3(6):461-470.

猜你喜欢

淋巴儿科计数
古人计数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儿科专栏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这样“计数”不恼人
圆梦儿科大联合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