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在精神科预防住院病人跌倒和坠床的应用
2015-02-11王若梅
王若梅
(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 300222)
精神疾病病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跌倒/坠床在护理不良事件中占较大比率。病人跌倒/坠床所造成的伤害也是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PDCA循环法是促进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1]。我科运用PDCA管理方法预防住院病人跌倒/坠床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4年1月至12月我科收治住院病人95例,采用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护理措施指导》进行风险评估,评定内容包括:年龄、意识状态、活动情况、营养状况、视力、药物因素,跌倒史共7项。具体评分标准分为1~4分,总分28分。其中≤7~10分为高风险,11~13分为中度风险,14~20分为低风险。病人入院当日首评,以后每周评1次,连续2次20分以上可不再评。经评估存在跌倒/坠床风险的病人共32例,其中高风险病人 1例(10分),中度风险 8例(11~12分),低风险 23例(14~18 分),年龄 60~78(68.5±5.6)岁,均为女性,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诊断分别为精神分裂症22例,情感性精神障碍7例,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2例,中度精神发育迟滞1例,其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占93%。
2 计划阶段(Plan)
2.1 因素分析
2.1.1 病人及家属因素 32例病人中65岁以上老人28例,由于老年人视力下降,动作缓慢,反应迟钝,走路不便,易出现跌倒/坠床。精神病人大多长期住院,部分为孤老病人,长期缺乏家属探视,鞋子穿着破旧,鞋底打滑,极易发生跌倒。
2.1.2 治疗及药物因素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急性肌张力障碍、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直立性低血压、药源性癫痫等。药物反应所导致低血压,肌肉震颤,坐立不安,走路不稳的病人5例,因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所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这些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时,病人可能因为头晕、肌肉痉挛动作不协调而跌倒。行无痉挛电休克治疗(MECT)病人1例,治疗后病人处于意识模糊状态,常出现恶心,躁动不安,动作无意识,易发生坠床。
2.1.3 疾病及症状因素 精神病症状尤其是阳性症状常表现出无法控制的行为紊乱,如爬高、奔跑、躁动,与其他病人易产生冲突,这些行为容易发生意外,也是导致跌倒易发的因素[2]。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人2例,由于情绪激动,易激惹,容易与其他病友发生争执而导致跌倒;脑血管疾病病人2例由于行动迟缓,走路不稳易引起跌伤;中度精神发育迟滞伴有癫痫史跌倒史1例,行为异常走路不稳或癫痫发作时易出现跌倒/坠床。
2.1.4 护理人员因素 由于护理工作繁忙,病人数量较多,部分护理人员对防止跌倒/坠床事件缺乏足够重视,健康宣教不到位。巡视制度未能落实或不到位,尤其是夜间巡视。许多精神病人会出现日落综合征,特征为白天烦躁,夜间失眠,定向障碍,精神混乱,共济失调或意外摔伤[3]。
2.2 进行评估,制定计划及防范措施 采用风险评估表,对病人进行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以《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护理措施指导》为评估工具,≤7~10分为高风险,高风险评分结果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加强宣教,如有病情变化及时评估并作出指导;做好重点病人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反馈处理药物副作用;加强病房安全管理等。
3 执行阶段(Do)
3.1 加强病情评估,设立明显标识 病人入院时,即对病人进行评估,根据量表评分,高风险病人住重点病房,二级护理病人,安排住在离卫生间较近的病房,方便病人出入厕所。每日检查病人所穿鞋子是否合脚防滑,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在床头设立明显标识,提醒护理人员注意。
3.2 加强病房环境安全管理 每个病室固定床位数,一级病室床位10张,二级病室床位5张,床间距固定距离1.5 m,以免空间狭窄,给病人行动带来不便。每日值班护士检查病房内设施完善情况,尤其是洗漱间,卫生间水管等处,有渗水漏水问题及时报修,保证设施完好。病房走廊,沐浴间卫生间两侧设置安全扶手。保洁员清洁地面时,要放置醒目的防滑提示牌。
3.3 特殊时间段安全管理 开饭时段,由护士组织病人在大厅统一进餐,待病人落座后,护士推车按顺序发饭,避免拥挤。沐浴时间,护士组织病人分批洗浴,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病人,由护士亲自陪同洗浴,避免病人拥挤推搡,发生争执导致跌倒。对2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情绪激动,易与他人发生争执,隔离于发泄室或重点病房,出入病房必须有护士陪同,洗漱时间与其他病友分开,避免出现意外。在早、晚餐等特殊时间段,护士长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弹性排班,增加护士人数,方便管理,有效降低了因拥挤争执而发生跌倒的可能性。
3.4 加强宣教 在病房宣传栏内张贴通俗易懂的宣教画报,每周五在探视时间对所有患者及家属开展教育讲座30 min,让病人及家属了解可能会造成跌倒/坠床的因素,如何及时自我发现用药反应,出现跌倒/坠床时如何处理。平时更换体位时要注意动作放缓慢,若有跌倒前兆,如头昏眼花,应及时坐下或蹲下,尽量减少可能从高处跌倒所导致的伤害。对于部分有陪护人员的病人,入院时要对陪护人员进行防跌倒/坠床教育讲座。利用探视和健康教育讲座时间对高风险病人及家属反复宣教,取得家属和病人的理解合作。护士长对病人及陪护、家属不定时进行回顾性询问,考察宣教效果。
3.5 落实巡视制度,及时处理药物副作用 一级护理病人住重点病房,24 h监护。二级护理病人2 h巡视1次,夜间半小时巡视1次。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易出现药物反应而导致跌倒/坠床。部分病人加用降压药,降糖药很可能会造成低血压,从而出现跌倒/坠床。对5例发生明显药物反应的病人转入重点病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耐心聆听病人主诉,及时与医生沟通,遵医嘱减少药量或停药、给予拮抗药物。其中2例脑血管疾病病人,告之陪护人员出入病室一定要有人搀扶跟随。1例行无痉挛电休克病人,术后2 h,病人意识模糊,遵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以防出现无意识的跌倒/坠床。
3.6 加强高风险病人的护理 1例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病人,伴癫痫史1年,跌伤史半年。病人曾因跌倒导致右股骨粗隆骨折,治疗后畸形愈合,无法正常行走。病人住重点病房,床头有防跌倒/坠床明显标识,并加装床档。护理人员24 h看护,入睡时,利用床档避免病人出现坠床,将便椅放置于床边,护士协助病人使用便椅。每日护士教导其正确下床姿势,在病室内协助行走,进行功能锻炼,强化下肢训练。及时与家属沟通,为病人加营养餐,增加蛋白质摄入,强化体质,增加肌肉韧性与骨质硬度。病人活动于护士视线范围之内,确保病人按时服用抗癫痫药物,及时发现癫痫发作先兆,如突然失神,尖叫,倒地。发作时注意保护病人,缓解期病人意识模糊,遵医嘱予以保护性约束,防止坠床。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的落实,该病人在住院期间未出现跌倒/坠床不良事件。
3.7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以护士长为主,每月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演练,掌握跌倒/坠床防范预案,出现跌倒/坠床后的应急措施,急救流程。正确掌握与病人、家属沟通的技巧。建立不良事件讨论本,对于已经发生的跌倒/坠床事件及时处理,并主动上报,总结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加深护理人员对发生跌倒/坠床所致不良后果的认识,从而提高其警惕性。
4 检查阶段(Check)
护士长每月进行考核,护理人员对于跌倒/坠床因素,危害后果的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定时抽查,护理人员对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情况,通过与病人及家属交谈,了解其对该措施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随时检查病房环境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及时处理并解决。
5 处理阶段(Action)
充分发挥三级质控管理作用,落实三级质量控制检查,及时进行效果评价,对跌倒/坠床相关护理措施未执行到位的原因加以分析,护士长每月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将成功的护理实例,如对高风险评分病人的护理,在住院期间未出现跌倒/坠床,作为推动下一个循环的动力。对存在的问题,部分护士对跌倒/坠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合格分析原因,如培训方式是否得当,一次培训内容是否过多等,针对原因,加以整改,再次培训,加强考核,与绩效挂钩,提出持续改进措施,进入下一个循环完善,使得PDCA管理持续运转,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6 效果
通过统计2013年1月至12月我科住院病人有跌倒/坠床风险的病人共30例,不慎被推倒,撞倒3例,占10%。2014年1月至12月我科通过实行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存在跌倒/坠床风险的病人进行预防该不良事件的持续质量改进,32例有跌倒/坠床风险的病人中仅出现1例滑倒,占3.1%,未造成不良后果。
7 小结
跌倒/坠床是精神科住院病人容易出现的意外,不仅给病人自身带来生理上的不良后果,也是造成医患矛盾原因之一。将PDCA应用于预防精神科病人跌倒/坠床的管理工作,通过评估,筛选出高危人群,分析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完善跌倒/坠床的防范预案及应对措施。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全体人员认识到跌倒/坠床带来的不良后果,早期干预防范,落实措施,最终降低跌倒/坠床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 朱丽莉.PDCA循环法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1,24(1):159-160.
〔2〕 吴秋鸣.住院精神病患者跌伤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8):122-123.
〔3〕 孙倩.浅谈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防摔伤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0):3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