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2015-02-11郑威张卓于洁张璟
郑威,张卓,于洁,张璟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长春 13001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乳房这一器官及时女性的主要性征之一,也是女性曲线美的体现方式之一,因此,乳腺癌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现已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1]。目前,对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案是医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在乳腺癌早期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10年存活率通常较高,但是,乳腺癌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与癌症病变的时期有关,还与患者的体质以及其他并发症有关,特别是乳腺癌并发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给乳腺癌术后的护理增加了难度,并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危险[2]。该研究通过对该院2014年1—6月之间的29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中29例病例,年龄31~71岁,平均年龄(52.28±12.31)岁;入院前已确诊为糖尿病患者21例,病程3~16年,平均病程(5.32±2.19)年,入院后经过检查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8例;29例患者中行乳癌根治术17例,改良术12例。
1.2 病例入选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制定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乳腺癌的诊断均经过术后病理检查确诊。该研究病例排除心、肾等器官具有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具有神经精神症状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术前常规的给患者做术前的准备工作,特别使患者的胃肠道准备以及手术需要消毒的皮肤的准备,防止患者在麻醉后为内容物反流引起窒息与感染。同时,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糖尿病对手术的以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术前要明确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患者的胰岛功能情况,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患者的血糖情况给予个体化的胰岛素治疗。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理,将乳腺癌术前需加强营养与糖尿病需控制饮食之间的矛盾缩到最小化,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重新调配,使患者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为5:2:3,注意给患者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3]。术前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6~8 mmol/L。此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的时候态度要和蔼,语言亲切,已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好感度,进而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从而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为手术奠定精神基础。
1.3.2 术中护理 患者入手术室之后要有护士陪同以减少患者对手术室这一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在手术之前为患者做诊疗活动与护理活动时要细心向患者解释,防止患者由于过度紧张引起血压与血糖的异常升高,甚至延迟手术时间。手术开始前30 min推注抗生素,如手术超过4 h,加用一次抗生素。在手术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必须使用葡萄糖,则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给予适当的胰岛素。在手术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检测,发现患者血糖出现异常及时处理。此外,在手术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骶尾部等部位皮肤的保护,防止压疮的出现。
1.3.3 术后护理 术后的患者加强对其生命体征的监测,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同时,注意术后的血糖控制与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补充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等,同时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控,防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低血糖的症状出现。术后患侧上肢需要加压包扎并制动,在术后的护理中要加强对患侧上肢远端肢体皮肤的观察,防止患者患侧远端肢体缺血,术后注意观察引流管中引流液的颜色与性状,避免出现皮下积液[4]。
1.4 统计方法
该实验所得到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差方评价的方式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P<0.05,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该研究中29例患者,2例术后发生低血糖反应,1例发生切口感染,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且人机体内的血糖水平在手术等创伤的刺激下发生应激反应,进而使血糖的水平升高。血糖水平升高之后,患者感染的几率也随之增加。此外,具有较长糖尿病史的患者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导致手术后出血较多。而乳房部位的血运比较丰富,在手术过程中会大量失血,机体对大量失血的应激也会导致血糖升高,所以,在乳腺癌手术围手术期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有其必要性[5]。同时,乳腺癌这种恶性肿瘤本身是一种消耗性疾病,需要较高的营养支持,手术的创伤较大,术后的恢复较难,而糖尿病的患者需要控制饮食来控制血糖,所以,在对糖尿病合并乳腺癌的护理中要注意协调这一矛盾关系,均衡营养与血糖之间的关系,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或是酮症酸中毒。因此,糖尿病合并乳腺癌的患者癌围手术期主要存在以下护理问题:①拟行手术之后,就要帮助患者做好手术之前的准备,除了手需要的肠道准备、皮肤准备以及必要的术前检查等准备之外,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通常在手术之前会比较担忧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家庭条件等因素,一方面患者的由于对疾病的知识了解比较少所以对“癌症” 比较恐惧,认为“癌症”是“绝症”,所以对手术的治疗效果比较怀疑,更有甚者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条件,认为手术仅是在徒劳的花钱,只能增加治疗费用,而对疾病的治疗没有什么效果;患者在手术之前还会考虑到手术方式带给患者形象损伤的影响,因为乳腺癌手术一部分是乳癌根治术,另一部分是保乳手术,即便是对患者进行保乳手术,在手术的过程中也会留下疤痕印象到患者的形象美,患者也会因此产生自卑的心理以及对家庭稳定性的担忧;加之患者的机体内的血糖水平过高导致的患者感染的风险增加,最终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没有信心。②在手术的过程中,虽然患者是在全麻下进行手术,但是,患者的进入手术室之后,会本能的对手术室这一陌生、严肃的环境产生恐惧的心理,家属又不在身边,所以,患者恐惧的心理通常不会表达出来,同时,手术之前,麻醉师对手术过程中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的仪器与患者连接的时候以及护士在调试手术室所需要的仪器的时候患者由于不知道操作的目的而更加的恐惧,患者的血压与心率会因此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儿在患者手术的饿时候,即使是没有糖尿病的患者的也会由于机体的应激反应而使体内的血糖水平升高,糖尿病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也会如此,患者的血糖水平会更高,所以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中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之一就是患者的心理问题。③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患者的血糖控制与营养补充这一看似矛盾的问题。手术后的患者由于手术切口的愈合需要补充营养物质,同时乳腺癌由于恶性消耗性疾病,所以,乳腺癌术后的患者需要补充营养物质,但是,糖尿病的患者由于需要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要限制患者饮食的摄入,情况进行限制,所以,术后患者的血糖水平监控是主要的护理问题之一,此外,患者术后的护理问题还有对疾病乳腺癌术后的并发症的护理。因此,在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要根据术前、术中、术后所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手术之前除了做好手术之前必要的准备以及手术前必要检查之外,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一方面可以通过健康宣教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从而使患者及家属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以及家庭护理的能力,同时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积极性;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并要注意交流的技巧,在与患者进行交流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患者,以了解患者的心理,从而明确患者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对患者的护理主要是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特别是患者术后6 h内,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患侧肢体末端的血运情况,同时注意对手术后留置的各个管道包括静脉通路以及引流管在内的观察与护理,要保持管道通畅;此外,术后患者会由于疼痛而产生绝望的心理,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可以使用轻音乐等分散患者对手术以及疼痛的注意力。但是,无论是对患者的术前护理、术中护理还是术后护理都应对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评估,然后根据患者的护理问题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 前瞻性护理,一方面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另一方面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以往的临床经验与相关文献的报道,对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提早进行干预在对患术后患者的对除了对患者疾病本身的护理之外,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乳房对于女性来讲具有特殊的意义,对行乳房切除术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也是保证患者预后良好的关键。
[1] 邱献华,王海学,胡建民.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J].现代肿瘤医学,2005(3):385-386.
[2] 虞玲丽,齐瑛.行为干预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糖尿病康复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05(6):814-815.
[3] 孙瑞杰,许琳,孔欣.糖尿病患者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8):24-25.
[4] 赵水珍,何秀琼.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河北医学,2010(4):487-489.
[5] 蔡炜,丁雪青,黎静红.健康教育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0(9):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