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5-02-10康亚林
康亚林
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云南楚雄州 651300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康亚林
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云南楚雄州651300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4年5月期间接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2例,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数值,组间数据统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从服药依从性、饮食习惯、日常运动、心理素质、自我监测,以及对并发症的认识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组总评分为(92.11±1.32)分对照组总评分为(82.32±1.08)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7.198,P=0.0000)。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加强患者对并发症的认识,提高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控制率,改善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也有一定改善作用。
糖尿病;护理;综合护理;血糖;并发症
临床中,大量研究报告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较大[1]。该文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4年5月期间接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4年5月期间接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患者均符合临床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中包含男38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58.23±4.97)岁,平均病程时间为(10.94±4.78)年;研究组中包含男36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57.94±4.88)岁,平均病程时间为(11.03± 4.7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比较,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1)患者均不存在智力障碍和沟通障碍;(2)患者均知晓该研究课题,并愿意积极配合;(3)排除肝、肾疾病患者;(4)入选前,患者均采用药物进行降糖。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测量患者血压、糖化血红、血脂、血糖等各项指数,患者用药方案需依据患者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来确定。研究组在此护理基础上再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1.2.1心理干预此疾病具有长期性,因此各医护人员需定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主动关怀安慰患者,耐心回答患者所提出的疑问,并指导患者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宣泄,使情绪得到调控,达到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的目的,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所提高。
1.2.2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有规范性,患者食物需定量定时进行,患者饮食方案需依据患者体重、年龄、性别、身高来制定,其饮食方案需合理分配糖类、脂肪、蛋白质比例,同时,需指导患者或患者家属学习如何合理搭配食物,将主副食进行合理安排,控制好总热量,保证机体所需的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能正常供给。
1.2.3运动护理依据患者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血压、心功能等指标,制定其具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内容可包含散步、慢跑、球类运动、太极拳、广播体操等,运动时间可在餐后1 h,每次运动时间可逐渐加长,避免出现低血糖状况,运动原则需按照规律、适度,无劳累,并持之以恒。
1.2.4用药指导各医护人员主动向患者讲解降糖药物的药效、种类、应用方法、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等,并按照降糖药物的特点,嘱咐患者在各时段按时服用药物和注射胰岛素,使药物发挥到最佳疗效。另外,需掌握患者因药物所导致的心悸、恶心、饥饿感、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状况,以及处理措施并随身携带糖类。
1.2.5出院指导患者在出院前,需指导患者保持健康乐观心态,加强知识教育,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并进行合理锻炼。定时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及注射胰岛素,监测血糖并按时进行复诊。
1.3指标判定
患者护理过程中,各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者各项指标状况,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数值等等;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改变状况采用健康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判定[3],包含服药及注射胰岛素依从性、饮食习惯、日常运动、心理素质、自我监测,以及对并发症的认识等方面,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越良好,相关人员做好记录,数据由专人进行整理,并分析。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用χ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数据采用n(%)来表示,用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数据采用(±s)来表示,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FBG、2hPBG、HbA1c、TC、TG指数为(8.42±0.92)mmol/L、(12.43±1.21)mmol/L、(8.64± 0.90)%、(6.95±0.73)mmol/L、(2.92±0.32)mmol/L;护理后FBG、2 hPBG、HbA1c、TC、TG各指数为(7.61±0.78)mmol/L、(9.95±1.01)mmol/L、(7.21±0.72)%、(5.66±0.61)mmol/L、(2.02±0.23)mmol/L;研究组患者护理前FBG、2 hPBG、HbA1c、TC、TG指数为(8.34±0.93)mmol/L、(12.45± 1.32)mmol/L、(8.60±0.92)%、(7.02±0.72)mmol/L、(2.98± 0.33)mmol/L;护理后FBG、2 hPBG、HbA1c、TC、TG各指数为(5.26±0.59)mmol/L、(7.21±0.80)mmol/L、(5.24± 0.58)%、(4.23±0.46)mmol/L、(1.67±0.22)mmol/L。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其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变,从服药及注射胰岛素依从性、饮食习惯、日常运动、心理素质、自我监测,以及对并发症的认识等方面来比较,研究组总评分为(92.11±1.32)分对照组总评分为(82.32± 1.08)分,数据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98,P= 0.000 0)。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为高血糖,其疾病原因为人体生物作用受到损害或胰岛素分泌存在缺陷,此两者也可能同时存在,此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体重减轻、多食、多尿、多饮等,不具有传染性[4]。此疾病病程时间较长,治愈难度较大,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对患者身体健康存在较大的威胁,由此患者心理上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产生悲观、焦虑等不良情绪,最终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有报告称,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疗效影响显著[5]。此次所选研究对象通过从心理、饮食、用药、运动、出院指导等方面给予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后,从服药及注射胰岛素依从性、饮食习惯、日常运动、心理素质、自我监测、并发症认识,以及患者血糖指数改善状况方面来看,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加强患者对并发症的认识以及提高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控制率,改善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也有一定改善作用。
[1]殷雪莲,邹玲,吴建亚,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2):1909-1911.
[2]唐攀,苏小兰,王凤玲,等.糖尿病骨折患者伤口感染的护理对策[J].西部医学,2015,27(9):1425-1428.
[3]林蓉,蒋丽娜,程静英,等.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患者的综合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97-3199.
[4]Gabbay R A,A El-Tiangco R M,Cheryl D,et al.Diabetes nurse case management and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for change(DYNAMIC):results of a 2-year randomized controlled pragmatic trial[J].Journal of Diabetes,2013,5(3):349-357.
[5]王海玲.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51例的干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2):60-61.
R473.5
A
1672-4062(2015)12(b)-0193-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5.24.193
2015-09-18)
康亚林(1972.7-),女,彝族,云南元谋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