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肺部并发症的CT影像表现研究

2015-10-14宗德周罗光银范波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24期
关键词:肺结核影像学肺部

宗德周,罗光银,范波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昭通 657000

糖尿病肺部并发症的CT影像表现研究

宗德周,罗光银,范波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昭通657000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时的CT影响学表现。方法 该次调查的样本在作者所在的医院选取,样本容量为160例,组别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选取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在48~7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8.54±4.8)岁;所有参与该次研究的糖尿病患者均已经出现肺部并发症,再选取同院的单纯肺结核的患者80例,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在46~6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4.31±2.9)岁。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CT结果的差异,从中分析总结糖尿病肺部并发症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CT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发现,糖尿病肺部并发症的80例患者:有13例患者出现磨玻璃影(16%),25例患者CT表现为网织影(其中,10例患者表现为胸膜下线)(31%),15例患者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18%),8例患者为小叶内间质增厚(10%),6例为间质小结节(7.5%),4例患CT表现呈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5%),其余患者肺部CT影像学检查结果无异常(11.25%);观察组患者的CT影像学结果显示:磨玻璃影患者1例(1.25%),小叶间隔增厚患者2例(3.75%),网织影的患者3例(其中,CT表现胸膜下线的患者1例)(2.5%)。此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和肺部疾病两者均能促发彼此的病情恶化,临床上一般在对两种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之前,首先要进行影响学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最终主要依据病理检查结果确诊。最终为患者有效的控制病情。

糖尿病;肺部并发症;CT影像学;表现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不良的生活习惯也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疾病也就随之而来。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可谓是急剧上升,糖尿病主要的特征是血糖高[1]。目前,医学认为血糖增高与机体胰岛素的分泌有关,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若患者的血糖持续增高或长期存在将可能导致患者其他器官的功能损害,如眼、心脏、血管、神经等[2]。肺结核也是肺部常见的疾病之一,肺结核也同样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和工作。尤其是经济发展快速的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以车代步,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质量也随之降低,最终导致肺结核的发病率上升。引发肺结核的危险因素之一还有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根据临床研究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更加容易引发肺结核[3]。因此,通过对糖尿病的控制能有效地控制肺结核的发病率。该次研究主要是分析糖尿病肺部并发症患者的CT影像学结果的表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作者所在的医院进行该次研究的样本选取,抽取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院治疗的糖尿病肺部并发症的患者80例,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在48~7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8.54±4.8)岁;同时随机抽取同一时期在院治疗的单纯的肺部结核的患者80例,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在46~6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4.31±2.9)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对于该次研究具有可比性,为确保所有的研究对象的CT影像学结果准确且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选用的CT仪器型号为“飞利浦64排128层”。

1.2方法

对该次选取的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院治疗的糖尿病并发肺部并发症的患者80例以及同一时期在院诊疗的单纯肺结核的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从中比较分析糖尿病并发肺部并发症的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为确保所有的研究对象的CT影像学结果准确且具有可比性。

1.2.1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一系列的临床检查,分别确诊实验组诊断为糖尿病并发肺部并发症,而对照组的患者诊断为肺结核,不患有糖尿病,且两组患者具有明显的CT影像学表现。

1.2.2CT扫描方法该次研究采用 “飞利浦64排128层”的CT型号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抬举双手,嘱咐患者深呼吸后屏气,然后进行CT扫描。扫描的范围首先是整个肺部,若发现可以的病灶,再进行肺局部CT扫描。

1.3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为确保所有的研究对象的CT影像学结果准确且具有可比性,选用特定的CT仪器,型号“飞利浦64排128层”。研究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CT判定标准

2 结果

2.1研究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CT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发现,糖尿病肺部并发症的80例患者:有13例患者出现磨玻璃影,25例患者CT表现为网织影(其中,10例患者表现为胸膜下线),15例患者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8例患者为小叶内间质增厚,6例为间质小结节,4例患CT表现呈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其余患者肺部CT影像学检查结果无异常;观察组患者的CT影像学结果显示:磨玻璃影患者1例,小叶间隔增厚患者2例,网织影的患者3例(其中,CT表现胸膜下线的患者1例)。此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结果比较[n(%)]

2.2动态影像结果

2.2.1无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糖尿病的一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也主要表现为大片状影以及多发的小片状影,主要是呈2个或2个以上肺段分布,从肺的病变呈度来看可分为3级:轻度病变的患者有7例,中度病变患者20例,重度病变的患者有13例。

2.2.2糖尿病并发肺部并发症的患者从糖尿病并发肺部并发症的患者的动态影像学检查结果来看,此类患者的病变表现为活动性病变,从病变的肺组织的形态上来看,大片的融合病以及肺实质的病变比一般的单纯的肺结核患者更为常见。病变区出现多发小空洞、大小、形态不一。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肺微血管、自主神经、结缔组织、以及呼吸肌等出现病理生理改变导致的肺部疾病称为糖尿病肺部并发症[4]。糖尿病并发的肺疾病一般临床表现为肺功能下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音减弱等;糖尿病并发的肺部病变一般有:活动性肺结核、肺炎、肺间质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临床研究证实,引起糖尿病肺部病变的主要机制是非组织的改变以及肺功能的改变[5]。肺组织的改变最终导致氧气弥散距离延长,曾经有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在PaO2下降的时候患者的肺毛细血管会出现异常,正因为这种异常有可能会导致机体的肺功能障碍[6]。有研究发现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现象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的合成障碍,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多致使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向左移,从而阻碍氧气的释放。PaO2下降导致各器官的功能障碍,且各器官供血不足,肺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机体呼吸,糖尿病患者的肺毛细血管会出现异常致使氧弥散距离增加,诸多原因下糖尿病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7]。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CT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发现,糖尿病肺部并发症的80例患者:有13例患者出现磨玻璃影(16%),25例患者CT表现为网织影(其中,10例患者表现为胸膜下线)(31%),15例患者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18%),8例患者为小叶内间质增厚(10%),6例为间质小结节(7.5%),4例患CT表现呈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5%),其余患者肺部CT影像学检查结果无异常(11.25%);观察组患者的CT影像学结果显示:磨玻璃影患者1例(1.25%),小叶间隔增厚患者2例(3.75%),网织影的患者3例(其中,CT表现胸膜下线的患者1例)(2.5%)。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肺部并发症与一般的肺部疾病相比,从CT影像学结果上具有显著地差异,所以临床可以通过CT影像学检查对本病进行诊断,同时还能与其他的肺部疾病进行有效的鉴别。

糖尿病的患者除严格检测血糖和吸烟的情况外,平时还应注意自身的情绪变化,根据临床结果发现一般糖尿病的患者的心理状态一般较差,很容易出现一些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所以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指导,还可以在患者间开展病友会,让患者能互相交换自我体会,尽量向糖尿病患者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还可以为患者分享一些成功人的经验以鼓励患者乐观对待自己的疾病,勇敢的与病魔做斗争,患者保持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病情的控制以及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有很多容易并发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变得尤为重要,糖尿病患者仅仅靠医院内的护理是不够,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效能的习惯。患者平时的饮食进行控制,主要食清淡、含胆固醇低的食物为主,控制患者的体重以及患者的血糖。定期给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的知识宣教,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特点,便于患者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持续发展。

糖尿病合并肺部并发症的患者CT影像学的结果比较特殊(影像结果一般有大片实变影,常有空洞,高密度等特点),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其进行诊断,但也有部分临床学者认为,大部分的老年患者,可能同时病发多种疾病,病情较为复杂,导致CT结果显示病灶广泛,所以及其荣翻译出现误诊,另外,患者的肺部病变如果不典型或者患者临床资料不全时,CT诊断也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CT诊断难点,影像学专家建议医师应熟练掌握糖尿病并发肺部并发症时的肺部影像学特点,糖尿病合并肺部疾病的CT影像学结果与一般的肺部疾病CT结果差异较大,主要通过两者CT影像结果的不同点进行分析,在肺部的大片状浓密影病变经过正轨的抗炎治疗后,若病灶没有减少或者病灶增多的情况出现,此时可考虑糖尿病合并肺部疾病,此时建议对患者进行血糖、尿糖、肺部等相关检查。

综上所述,利用CT影像学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临床中出现的肺部疾病进行鉴别,从而可以降低临床诊断的误诊率。此外要想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发展以及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及家属,均应积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监测。

[1]张永东.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CT诊断(附22例报告)[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6,15(1):33-36.

[2]李占峰,向述天.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CT影像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2):178-179.

[3]范存雷,窦国胜,陈少武等.2型糖尿病肺损害的影像学征象与临床相关性分析 [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11):1766-1769,1789.

[4]李宏军,包东英,李雪琴,等.危重症甲型H1N1肺炎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组织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0,25(9):951-955.

[5]王彩环.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CT诊断[J].甘肃医药,2013,32(30):213-241.

[6]张小兵.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19):897.

[7]卢金山.48例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及影像诊断特点[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4):432-433.

R521

A

1672-4062(2015)12(b)-0097-03

10.16658/j.cnki.1672-4062.2015.24.097

2015-09-16)

宗德周(1969-),男,云南昭通人,专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工作

猜你喜欢

肺结核影像学肺部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