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强化与常规降糖药物治疗早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2015-02-10李琚海
李琚海
云南省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大内科,云南玉溪 653100
胰岛素强化与常规降糖药物治疗早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李琚海
云南省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大内科,云南玉溪653100
目的 探求胰岛素强化医治前期糖尿病的临床作用,为往后的医治提供参阅根据。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80例前期糖尿病病人为研讨方针,依照医治方法的不一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医治,观察组给予胰岛素强化医治,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操控状况、血糖操控方针时间比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用胰岛素强化医治前期糖尿病作用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行运用。
胰岛素强化;常规降糖药物医治;早期糖尿病;临床作用;对比观察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纪日渐提早。目前,关于初发糖尿病病人的医治,已将前期胰岛素强化医治提到很重要的位置[1]。因为前期好的血糖操控,能够协助病人解除高糖毒性,并能协助胰岛β细胞功能的康复,前期持续的血糖操控,可带来好的远期记忆效应,推迟糖尿病延缓并发症的出现。为探求胰岛素强化医治前期糖尿病的临床作用,为往后的医治提供参阅根据下,面对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病人,分别对胰岛素强化与常规降糖药物医治前期糖尿病的临床作用进行了比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这些年由于大家生活水平的上述,糖尿病的发生率也逐年在上升。高血糖如得不到控制,可引起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胰岛素作为一种有用的降糖药物,其给药方法对血糖操控作用具有相应的影响[1]。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前期糖尿病病人为研讨,依照医治方法的不一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纪在48~72岁,平均年纪为(52.6±3.1)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5.6± 2.1)年;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纪在45~70岁,平均年纪为(51.4±5.2)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5.8±2.3)年。所有病人均契合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确诊规范[2],且空腹血糖在10.0 mmol/L以上,餐后2 h血糖在13.0 mmol/L以上。
1.2医治方法
对照组口服阿卡波糖片 (国药准字H19990205)50~100 mg/d(根据病人的血糖水平对药物剂量进行调节)降血糖,口服安徽省前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非诺贝特胶囊 (II)(国药准字H20084400)200 mg/d降血脂。观察组给予胰岛素强化医治,每日睡前进行中效胰岛素注射[2]。病人胰岛素的注射剂量应根据其血糖状况而定,初始剂量为(0.44×病人体质量)/d,次日剂量可加至0.75×初始剂量,并平均分成4份对病人进行餐后及睡前的注射,医治过程中也可根据病人血糖的详细改变进行剂量的调整,不得运用任何对胰岛素分泌有影响的药物,不得运用降脂药物与抗氧化药物,病人完成血糖操控方针后持续给予2周的强化医治 (血糖操控方针: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pl/L)。医治完毕后观察两组病人血糖操控状况、血糖操控方针时间。
1.3统计方法
该次研讨数据选用SPSS 14.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查验,计量资料进行t查验。
2 结果
两组病人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操控状况、血糖操控方针时间比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接连胰岛素皮下注射(CSⅡ)强化医治前后的组内自身比照
病人CSⅡ医治2周后FBG均明显降低并控制的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C-P、HOMA-β较前明显提高而HOMA-I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Ⅱ医治第7天、14天胰岛素平日用量较第1天胰岛素平日用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不一样年纪段病人CSⅡ医治后组间比照
hsCRP水平医治前中年组较青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两组hsCRP水平、FBG、HOMAIR比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周后青年组HOMA-β值较中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医治后两组血糖合格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第1天胰岛素平日用量比照,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青年组胰岛素平日用量较中年组明显降低,第14天两组胰岛素平日用量均进一步降低,组间比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
2.3随访
CSⅡ医治2周后46例病人均改用门冬胰岛素30胰岛素加或不加用口服药操控血糖医治出院。3个月后复查OGTT,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进一步改进,有些病人呈现典型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尖峰。对中青年组各10例病人进行12个月的随访,进行健康回访,让糖尿病饮食配合运动医治,血糖全部合格,平均HbA1c为(6.5±0.5)%。其间青年组10例病人(100%)口服二甲双胍片或别的一种口服降糖药即可好操控血糖,1例病人(10%)出院后第8~12个月未用任何药物医治,血糖仍操控好;中年组8例病人(80%)用一种或两种口服降糖药即可卓有成效操控血糖,2例病人联合运用口服降糖药和睡前胰岛素注射医治操控血糖好。随访1年内,20例病人均未呈现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对病人还在进一步随访中。
3 讨论
对糖尿病医治的关键在于能够操控空腹及餐后血糖,防止各种急、慢并发症。有研究发现血糖水平的变化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临床用药时还需要注意降糖的效果。
胰岛素强化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其中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方法是一种可模仿正常胰岛β细胞的排泄形式进行的治疗方式。与三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的传统办法不一样的是,胰岛素泵更契合生理状态,通过预设各时段胰岛素的输注量,24 h输注基础量的胰岛素,三餐前再输注负荷量的胰岛素,胰岛素泵可根据病人血糖的改变去调整餐输注量,然后表现出很有效的降糖的效果。胰岛素泵不仅使用方便,大大减少了低血糖反应的出现率,安全性更高。
临床上关于前期糖尿病病人的医治方法主要以操控饮食与口服降糖药物为主,不少医务人员与病人均认为传统医治能卓有成效的推迟胰岛β细胞的受损,但经很多研讨发现,经过对前期糖尿病病人进行短期的强化医治,并配合运动及饮食操控能加快的将血糖进行操控。胰岛β细胞的功能在2型糖尿病中可分为5期:Ⅰ期为正常代偿期,Ⅱ期为安稳代偿期,Ⅲ期为轻度失代偿期,Ⅳ期为中度失代偿期,Ⅴ期为严峻失代偿期。而前期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水平一般处于第Ⅲ~Ⅳ期间,其空腹血糖多在7.0~16.0 mmol/L[3]。经过短期强化医治后,病人的血糖水平可接近正常值乃至康复正常值,其胰岛β细胞功能也可康复到Ⅱ期水平,有些病人乃至康复到Ⅰ期水平。
糖尿病是临床上多见的一种延缓代谢性疾病,其主要是由遗传要素、微生物感染、精神要素、免疫功能失调等要素的影响使得病人呈现胰岛素功能减退、胰岛素反抗等情况,进而导致的蛋白质、糖、脂质、水、电解质代谢失调综合征。临床上一般将糖尿病分为两种:一是胰岛素依赖型,即1型糖尿病,二是非胰岛素依赖型,即2型糖尿病。其间2型糖尿病是较为多见,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人体在高游离脂肪酸、高血糖的作用下出现很多的自由基,然后发动氧化应激。而这一情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胰岛素分泌形成影响,且会导致胰岛素反抗及糖尿病血管病变。因而,临床上一般胰岛素弥补作为促进病人血糖合格、推迟病况发展的关键。
现阶段临床上一般将口服降糖药物作为医治2型糖尿病的常用方法,但是因为有些病人病程长,且忧虑胰岛素成瘾、低血糖出现等而回绝运用胰岛素,然后影响医治的效果。因而,临床仍需讨论愈加安全、卓有成效的医治方法、由于医疗水平的不断完善,甘精胰岛素逐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运用。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代替物,其具有皮下吸收平稳、作用时间长、无明显代谢峰值点等多种优点,因而逐步得到医生及病人的认可[4]。有关研讨标明甘精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可长达24 h,且病人每天只需注射一次,可卓有成效的削减低血糖出现。因而,将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医治运用于2型糖尿病的医治中必将会获得好的效果。
操控空腹血糖对胰岛功能的主要含义是使内分泌医生不得不将基础胰岛素医治的时间表大幅提早。2型糖尿病医治理念的中心改变在于:在B细胞功能保存更多的状况下,提早发动胰岛素医治[5]。比如血糖较高的病人能够越过饮食和口服降糖药单药医治过程,直接运用口服降糖药联合医治,如仍不能将血糖得以控制,即可加用基础胰岛素医治,这就使启动胰岛素医治的时间提早到糖尿病病程<5年时。
有研讨证实短期胰岛素强化医治用于新确诊T2DM,能快速下降血糖,免除高糖对β细胞的毒性效果,有些病人可恢复开始时相胰岛素分泌(AIR)[4]。而传统的糖尿病医治形式阶梯疗法关于空腹血糖较高者难以获得效果好的血糖控制[5]。胰岛素短期强化医治的效果机制是通过去掉高血糖毒性,改善高游离脂肪酸(FFA)状况,减轻“糖毒性”和“脂毒性”对β细胞释放胰岛素功用的抑制效果,然后增加糖影响的胰岛素分泌量。
前期糖尿病病人的胰岛β细胞发生衰竭通常在50%以上[4],若不进行及时的操控,容易形成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再加上胰岛β细胞在长时间持续性的高血糖情况下,会遭到相应的毒性损害,形成恶性循环。胰岛素反抗多发生于糖尿病前期,在糖耐量反常期间或是糖尿病发病期间发展到顶峰,对前期糖尿病病人来说可采用外源性胰岛素的弥补,或是进行短期强化胰岛素医治,恢复胰岛β细胞的能力,还能及时的控制血糖,下降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损害,并推迟其衰竭,这样可以缓解胰岛素反抗,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避免糖尿病的恶化,对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也有相应的防止功能。所以,关于前期糖尿病病人的临床医治,无论病人是不是出现症状,病程或长或短,都应进行及时的进行胰岛素强化医治。
该次研究中发现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能有效提高葡萄糖刺激后的胰岛素分泌,同时迅速降低患者餐后血糖,控制空腹血糖,使胰岛素恢复早期与晚期的分泌高峰。通过强化胰岛素治疗,能模拟患者机体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并且通过24 h胰岛素注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肝糖原,平稳的降低患者两餐与夜间的血糖水平,更好的控制血糖。
该次研讨标明两组病人医治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 (2 hPG)、HbA1c水平比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后两组病人均得到卓有成效的改进,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低血糖出现状况及血糖合格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就说明给予2型糖尿病病人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医治可卓有成效的操控病人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的出现,缩短血糖达到标准的时间,临床作用明显,值得推行和运用。
[1]张莹.预混胰岛素转为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广东医学,2013,34(4):579.
[2]张梅,邓尚平.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应用的几个问题[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13):471.
[3]张星光,吕肖锋等.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临床效果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校学报,2010,41(1):52-53.
[4]翁建平,李延兵,许雯,等.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11):10-15.
[5]金惠琳,叶林.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9):39.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sulin Intensive Therapy and Conventional Hypoglycemic Ag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Diabetes
LI Ju-hai
Larg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uxi City,Yuxi,Yunnan Province,6531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insulin intens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future treatment.Methods Select our hospital 120 cases of early diabetic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eatment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control group given oral medications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nsulin intensive therapy,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fasting and 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 control,blood sugar control target time is P<0.05,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Diabetes early insulin intensive treatment effect significantly,safe and reliable,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Insulin strengthening;Routine hypoglycemic drug treatment;Early diabetes;Clinical efficacy;Comparative observation
R587
A
1672-4062(2015)12(b)-0057-03
10.16658/j.cnki.1672-4062.2015.24.057
2015-09-11)
李琚海(1974.10-),女,白族,云南玉溪人,本科,主治医师,从事大内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