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80例的临床分析

2015-02-10琚红波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外环精索疝囊

琚红波

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80例的临床分析

琚红波

目的 探讨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自身治疗水平。方法 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儿施行疝囊高位结扎术,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患儿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25-50min,平均(32.6±3.8)min;术后8h后即可进食,1d后开始下床活动;术后2例患儿出现阴囊肿胀,逐渐自行消失,未予特殊处理;患儿术后2-4d后出院;未发生输精管、膀胱以及精索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年,无1例患儿复发。结论 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满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易被患儿家长接受,值得在临床上尤其是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异疝囊高位结扎;腹股沟疝;小儿;腹横纹小切口

小儿腹股沟疝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发病率约0.8%-4.4%,以右侧腹股沟居多,约占60%。小儿腹股沟疝是由于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没有闭合而与腹腔相连通所致,鞘状突于生后半年内有可能闭塞,故小儿腹股沟疝存在自愈可能,而半年后闭塞几率很小,多需手术治疗[1]。目前,我科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儿,均表现出用力、站立或哭闹时可见腹部包块。其中男患儿71例,女患儿9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4.6±1.2)岁;病程10个月-3年,平均病程(1.5±0.7)年;其中右侧47例,左侧25例,双侧8例。

1.2 手术方法 患儿均施行疝囊高位结扎术[2,3],具体如下:取仰卧位,全麻成功后于下腹部最下腹横纹距离腹正中线2cm处顺着皮纹方向作一长约2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出腹外斜肌腱膜。沿着腹外斜肌腱膜的浅面仔细分离,直至外环口处,术者一手捏住患侧的睾丸,一手轻拉精索(女性此处是子宫圆韧带),可见睾丸被牵引,证实是精索。将精索提出至切口外,并于其前内方使用小弯血管钳细致分离、寻找疝囊,找到输精管以避免误伤,提起并切开疝囊,自疝囊切口处环形剥除周围组织直到疝囊颈部。确认无误后使用4-0丝线贯穿缝合、结扎疝囊颈部,然后让其回缩,再次牵拉睾丸,复位精索。如果外环增大明显,可将腹外斜肌腱膜间断缝合,加强腹股沟管的前壁,再塑形外环口,最后缝合伤口。

2 结果

80例患儿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25-50min,平均(32.6±3.8)min;术后8h后即可进食,1d后开始下床活动;术后2例患儿出现阴囊肿胀,逐渐自行消失,未予特殊处理;患儿术后2-4d后出院;未发生输精管损伤、膀胱损伤以及精索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年,无1例患儿复发。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临床上常见多发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可复性包块。小儿出现疝嵌顿几率明显大于成人,这是由于小儿腹股沟管较成人短小、狭窄,且肠管内组织相对脆弱、内容物较多,当小儿哭闹时腹内压明显增高,导致肠管进入腹股沟管而出现绞窄[4,5]。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小儿腹股沟疝有效的、主要的治疗措施,能够达到治愈的目的。

腹部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因可经外环口牵引精索而容易暴露、向上推高疝囊;手术因切口较小,临床上要做到效果满意、安全且并发症少,必须应注意下列情况:①切口一般选择距离腹正中线2.0cm左右处,因此处在外环的稍上方,能够直接暴露外环;切口选择是尤其重要的,因切口较小,如果选择不恰当,则会导致疝囊寻找困难。②小儿浅筋膜的发育程度较好,注意不应误认为成腹外斜肌腱膜,切开筋膜后稍微分离外环下面的薄层脂肪后即能够暴露出精索,此时,可以用手指伸入切口探查并确认;于精索前内方可找到疝囊,壁较薄,白色质韧。③提起疝囊并切开一个小口,探查并确认疝囊,如果疝囊颈部止于耻骨上方,则全部剥出,否则,可横断并开放远端,以防发生不必要损伤,剥离标志是看到内环出现腹膜外脂肪。④疝囊颈部采用“8”字形贯穿结扎,再给予单纯结扎;疝囊残端切除后保留0.5—1.0cm,结扎线于联合腱上悬吊,注意单侧疝囊高位结扎还需要注意对侧有无隐睾、斜疝、鞘膜积液、睾丸积液等疾病存在。

疝囊高位结扎应避免疝复发、切断输精管、损伤血管及皮神经、阴囊血肿或水肿、膀胱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如下[6]:疝囊高位结扎不够充分,或者疝囊颈部周围组织未充分游离而使颈部结扎后未回缩;过分强调高位结扎而没有适当修复内环口;错把其他组织误认为成疝囊而结扎,疝囊出现缝合不完全、撕裂或结扎线滑脱;术中腹股沟区皮神经受损而出现肌肉萎缩导致复发[7]。患儿伴有腹内压明显增加的其他疾病或者局部组织牵引而致邻近组织相对薄弱时,亦可导致术后疝复发。阴囊血肿与止血不彻底、分离操作过多有关;患儿术前排尿1次以防膀胱充盈而损伤。

综上所述,经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满意,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加强推广使用。手术应细致操作,避免损伤输精管、血管及神经等重要组织,并尽力避免复发,从而提高自身治疗水平。

[1]支斌.微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4(22):560-561.

[2]文先哲.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疝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1,5(3):179.

[3]李成兴.横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J].医学信息,2007,20(10):932.

[4]王震,陈文柏.小儿腹股沟疝应用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0):62-63.

[5]思一泉.小儿腹股沟疝应用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225例[J].医药前沿,2013(17):250-251.

[6]周怀胜,王军.小儿腹股沟斜疝60例小切口手术的治疗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3):131.

[7]李福年,周荣祥,李杨,等.腹壁与疝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7—224.

作者单位:464000河南省信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

R726.5

B

猜你喜欢

外环精索疝囊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潘王路南延南外环道路绿化工程设计
深圳外环高速公路通车
精索静脉曲张会引起不育吗?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建设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精索静脉曲张不会影响性生活
阴囊超声显像在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