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整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02-10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
关键词:整体化蛛网膜下腔

赵 嘉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山东淄博255036)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整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赵嘉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山东淄博255036)

目的:观察分析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整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整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蛛网膜下腔出血;整体化护理;临床疗效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整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呼吸道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标准[1],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3~68岁,平均(60.8±4.6)岁;单纯性出血16例,伴脑室出血5例。观察组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5~70岁,平均(62.1±4.3)岁;单纯性出血14例,伴脑室出血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休息,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不利于恢复。因此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心理,掌握情绪变化规律,详细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等,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想法。

(2)用药护理:在给予患者甘露醇等脱水剂时,应快速滴注,避免药液外渗,并观察患者尿量,分析肾功能情况。给予患者缓解脑血管痉挛的药物时,可能会发生多汗、胃肠道不适及皮肤发红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

(3)预防并发症: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会引发再出血、继发性脑积水及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2]。脑血管痉挛的致残率及致死率非常高,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若观察到患者再次发生呕吐、剧烈疼痛及意识障碍加重时,必须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再出血,应让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严密监测血压变化,避免血压过高,减少不良刺激;为预防继发性脑积水,应给予脑脊液置换疗法,并密切观察患者瞳孔及神志变化,避免发生脑疝。

1.3观察指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及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及癫痫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来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比较: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11例(52.4%),满意6例(28.6%),比较满意3例(14.3%),不满意1例(4.8%),护理满意度为95.2%;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7例(33.3%),满意4例(19.0%),比较满意5例(23.8%),不满意5例(23.8%),护理满意度为76.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比较:观察组肺部感染1例(4.8%),应激性溃疡1例(4.8%),并发症发生率为9.5%;对照组肺部感染2例(9.5%),应激性溃疡3例(14.3%),癫痫1例(4.8%),并发症发生率为9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上一种急性的脑血管类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腰酸背痛及呕吐等症状[3]。蛛网膜下腔出血会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生命安全。此病的严重并发症还有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等,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不了解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意义。通过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康复护理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整体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整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1]梁素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整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0):196-197.

[2]王莉.对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整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22):14-15.

[3]王宝凤,姚艳丽.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4,(5):990-991.

R743.35

B

1002-2376(2015)12-0179-02

2015-09-06

猜你喜欢

整体化蛛网膜下腔
表演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整体化教学理念探索——以台词课为例
整体化护理配合在手术室直肠癌根治术护理中的临床研究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数学学习的碎片化与整体化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技术创新实现ETC结算整体化解决方案——江苏ETC系统双向星伞型结算模式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