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公司”上汽

2015-02-10徐赫

时间线 2014年4期
关键词:车载汽车用户

徐赫

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重构正在加速。

最新的例子出现在汽车产业。

3月27日,上海汽车(上汽)集团电商平台“车享网”正式上线。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陈虹表示,上汽旗下的九个自主、合资品牌,全国8个城市120多家经销商都将加入该平台,以方便用户通过网络下单购车。

而短期内,集团也不打算通过平台赢利,所以不会向用户收取任何附加服务费—要知道,“车享网”可是上汽花费数亿元独资打造的。

作为中国汽车市场首个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电子商务平台,其尚未有清晰的变现方式。但注重线下真实体验,线上下单付款,享受线上价格的优惠,将线上线下资源多维度打通的O2O模式又很可能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对于素来保守、缺少“烧钱”基因的汽车企业来说,上汽此举可谓在汽车企业固守的领域内,又撕开了一个新口子。

“车享网”消息公布后,上汽集团股价上涨8.35%,达到13.88元/股,同时,也赚取了不少的眼球。

其实,说今天的汽车企业仍然保守,已不公允。从今年CES上,全球各大车企纷纷携旗下最新智能汽车科技亮相,就能看出,它们已或自觉或被迫地拥抱互联网,并开始学习所谓的“互联网思维”。

上汽也不例外。

早在2010年,上汽就率先将inkaNet信息系统整合进汽车,提供包括音乐、视频播放、接打电话等娱乐功能。在全球汽车市场上,这都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inkaNet是全球第一个汽车厂商推出的安卓车机系统,而它诞生在中国。

2013年,最新升级的inkaNet 3.0加入了iVoka人机交互系统,增添了基于位置服务(LBS)的生活信息和4S店呼叫、救援等更丰富的功能。系统通过3G SIM卡随时连接互联网,并允许用户像下载APP到手机一样操作自己的车载系统。

上汽试图像大众类电子消费品制造商一样思考自己的产品线:如何将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整合进车?

“汽车也可以像手机和电脑一样,通过各种软件驱动。”上汽集团inkaNet产品经理范方树对《时间线》说,“互联网公司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拥有并占有用户的能力。”

上汽的“车享网”电商平台与inkaNet可被视为一套连接汽车与互联网的装置。如同小米一样,上汽也希望通过一套软硬件结合的“组合拳”占有用户。

而相比刚刚上线的“车享网”,inkaNet的运营模式已逐渐清晰,并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车载信息系统的主流技术方案。

“抛弃”第三方

如今,上汽的车载系统由iVoka与inkaNet配套运行。前者负责人与车的交互,后者负责后台数据的处理。

iVoka支持语音输入、云识别,类似于iPhone手机中的Siri功能,允许用户收听资讯、导航、打电话、收听音乐等。其主要作用是让驾驶者在行车过程中通过语音操作实现一些生活化功能。

inkaNet3.0则更进一步—它甚至允许用户使用各种智能手机的APP。APP的操作方法与手机类似,通过滑动触摸点开。不过它并没有手机那样开放,允许用户下载任意APP。“整合一些互联网产品进入车载系统是趋势,但难在甄选。”范方树说。

范曾经是电子电器工程师,也涉猎过车辆系统的软件设计,但设计一款更据交互功能、简单又方便的车载系统对他来说还是充满挑战。

目前,上汽已经着手招聘更多的互联网人才加入车载系统的开发团队中。同时,他正在积极地与腾讯、新浪等互联网公司洽谈合作,比如联合开发一些适合inkaNet界面的产品。而对于微信、微博等比较主流的互联网社交产品,他们也在寻求更好、更适合开车场景的方式,将其融入到汽车系统里。

不过,很多汽车企业都对各种流行APP持谨慎态度。用户在拥有手机的前提下,鲜有人需要在车内滑动这些APP。而如何通过语音或者别的什么方法在保证用户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一些更互联网化的功能,也是范方树与团队需要重点考虑的。

为了保证两套系统的软件、硬件合理运行,上汽选择半自主研发这两套产品—此前inkaNet的两代产品均是与博泰等车载系统承包商合作,产品全部外包,上汽拿到产品后再进行测试上线。而博泰也曾为多个自主品牌车厂设计、制造车载系统,拥有较多的系统制造经验。

范方树介绍,上汽之所以花费人力、精力在车载系统的研发上,最主要的考量是,要为未来打通整个产业链做准备。“车载系统和手机系统一样,整个产业链掌握在自己手里,质量才有保证。”而上汽的这一思路,其实也体现在其“抛弃”第三方,自建电商网站上。

与大多数汽车公司—尤其是本土汽车公司不同的是,inkaNet提供的救援、检测服务均非免费,而是采用了收取年费的方式,并仿照运营商的方式推出了从316元到1288元不等的套餐。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付费套餐。

但问题是,在中国,用户并没有为网络产品付费的习惯,用户基本将车载系统视为内饰的一部分。有部分互联网公司已倡导用软件吸引用户,再贩卖硬件,甚至依靠软件而非硬件的盈利模式。所以范方树认为,必须在前期就培养用户良好的付费习惯,他们才会对系统服务产生依赖,否则后续再收钱的可能性较低。“况且inkaNet的费用并不算多,投入与收费相差巨大。”

新卖点

inkaNet 3.0问世后,取得了不少用户的好评。其中搭载该系统的荣威350,2013年12月单月销量就卖出了1.51万量,成为了上汽旗下最卖座的车型之一。

据范方树透露,目前inkaNet系统的用户数超过了10万。这组数字首先意味着inkaNet已经成为了上汽汽车的卖点,再就是,通过inkaNet与iVoka,它也在为自己的品牌逐渐累积一批忠诚用户。

虽然从用户角度讲,inkaNet的名字,相比一个消费电子产品,更像一个工程项目代号,不够贴近大众,但真正试驾过内置inkaNet 3.0智能系统的荣威350,就能发现其确实遵循了手机厂商倡导的“从用户体验出发”的理念。

inkaNet的UI是一套图形操作界面,而不是常见的那种用图形模拟按钮化的形式。一块7寸触控屏幕的菜单上会显示一些主要的应用。屏幕左侧的弧形功能区,则会给人一种仪表盘延伸的感觉,而且这部分功能都在距离驾驶者更近的一侧,便于用手点触操控。驾驶者不用过多点击菜单层级,就能解决大多数需求,更像是在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iVoka的操作并不复杂—按下方向盘左边的语音操控按钮,说出地点,然后在搜索结果的列表中,点下选中的地点,操作就完成了。

而inkaNet特意增加了第四步:根据实时路面情况,按照优先顺序列出通往目的地的几条最省时路线。这个功能虽然让用户操控增加了一步,但却是这套系统中最有价值的功能之一。inkaNet的开发和运营公司博泰,在后台以每分钟更新一次的频次提供路况信息,然后计算出最省时的路线。用户的感觉是,自己并没有被汽车信息系统所奴役,而是让这套系统,按照习惯的方式去运转。

上汽还开设了inkaNet系统的BBS论坛,用户或开发者均可到论坛上发表看法,甚至自行开发一些功能。因为系统是基于安卓的开放平台,所以部分用户可以在其上对自己研发的一些软件进行测试。上汽正在效仿小米等公司早期众包生产软件的方式,让用户参与到整个系统开发与设计过程中。

还记得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成功吗?

最初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模仿了海外公司的模式,但随后在产品中,他们开发出符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的功能和服务。那些跨国公司反而因为不能深入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痛点,不能快速及时地将用户需求体现到产品开发之中,慢慢地变得无法与中国本土互联网公司竞争。

中国汽车公司同样可以从从事互联网的同胞那里获得启示。因为汽车中的智能信息系统、互联网服务,正在成为用户越来越重视的汽车功能—对于中国汽车公司来说,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所幸,上汽起点并不低。

猜你喜欢

车载汽车用户
高速磁浮车载运行控制系统综述
汽车的“出卖”
智能互联势不可挡 车载存储需求爆发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基于ZVS-PWM的车载隔离DC-DC的研究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新型轻便式车载电子系统的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