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对策
2015-02-09钱心彤
钱心彤
【摘 要】高校校园文化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吸收、融合了社会主导文化,又直接或间接地改造着社会主导文化。高校校园是知识分子的密集地,它不断地创造着新文化,并向社会辐射,参与并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校园文化 理论 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师生生活方式共同意义的体系,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模式和行为模式;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或称校园精神,是一个学校的灵魂;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属于意识的范畴。广大师生员工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创造者,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同时,他们又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直接受益者,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客体[1]。
一、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上的偏差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实现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和载体,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精神文化。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水平、办学力量的不断提高,各校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加大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教育文化的硬件设施,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但由于有的学校对校园文化中精神因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使硬件建设缺乏内涵,使物质文化建设徒有其表,更谈不上其重要的育人作用,从而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不够鲜明
有一些学校为了形象工程或者应付上级检查,搞“文化模型”,或者照搬其他学校的治学理念、校训和标语,不研究自己学校的大学精神和特征,造成了很多学校校园文化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性,没有自身的学校特色。不同的学校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中,学校的精神、价值观、行为等文化特征也会不同,并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研究表明,校园文化是学校个性的体现。缺乏独立精神,不可能构建独立优秀的校园文化。
(三)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形成合力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发挥校园里全部要素的力量,形成合力,才能将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建设好。但是目前,在部分学校还存在认为校园文化只是表演者的舞台,而没有形成全校师生全员参与、共同建设的和谐氛围和校园环境。实际上,教师既是校园文化知识传播和创新的主力军,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还只是少数德育工作者考虑的问题,把校园文化的主体局限于学生群体,把校园中的其他成员排斥在外。同时,教职工专注于教学、科研和职称评定,他们基本上成了校园文化活动的欣赏者和评论者,使校园文化变成了十足的学生文化[2]。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
高校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的总体格局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实现“育人”目标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实践已充分证明,高校校园文化能否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而且影响到师生工作学习环境的优劣,影响到学校局势的稳定乃至整个社会秩序的正常与否,从大的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决不只局限于一地一校,局限于高等教育的狭小范围。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观察、去审视高校校园文化,才能正确地认识到它的意义。只有在指导思想上确立了高校校园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才能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全方位地开展高校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围绕已确立的目标与任务而开展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和外在表现。可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所有内涵都包容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没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高校校园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和前提。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包括围绕培养师生的政治素质、理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而开展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第二,科学文化知识传播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传播现代科技新成果和文化研究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加深校园的学术气氛。第三,多姿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文体娱乐活动是高校最普遍、最生动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这类活动不仅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内容,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3]。
(三)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精神塑造
校园环境与校园精神在不同层次上反映着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特性:校园环境是校园精神的外在表现,校园精神是校园环境的凝聚和精炼。校园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校园精神的内容包括科学精神、民主精神、道德精神、拼搏进取精神、创新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塑造校园精神,首先需要一定的哲学思想作指导。正确认识校园精神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用精神力量为实现育人目标服务。其次,要通过师生员工的共同实践来培育。校园精神既是广大师生员工意志的集中体现,校园精神只有在大家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弘扬和升华。
结论
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在校园文化这个问题上下功夫,赋予它实实在在的内容,否则,“做大做强”只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再不能忽视校园文化的存在,而是要把它当成真正意义的科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特点及其建设路径选择[J].经营与管理,2014(01):154-156.
[2]刘鑫,赵晶.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02):256-258.
[3]张永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4(19):223-2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