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风格的高中历史学习方式选择初探*
2015-02-09福建省福州第十八中学杨兴辉
◎福建省福州第十八中学 杨兴辉
基于学习风格的高中历史学习方式选择初探*
◎福建省福州第十八中学 杨兴辉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新课改的重点与热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对帮助学生找到适切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倾向的八种学习风格,结合教学实践,验证了教师主导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可行性。
新课改;高中历史;学习风格;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与热点,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识和鉴别学生的学习风格对帮助学生找到适切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对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风格进行分类,并设计相对应的学习方式,最后在我校高一年段选择实验班进行实验,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学习态度等的变化验证基于学习风格的差异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的可行性,希望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一、高中历史学习风格的划分
1.学习风格的内涵
“学习风格”是美国学者塞伦于1954年最早提出来的,用来研究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现在学习风格已成为西方教学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论等学科共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被誉为“现代教育方法的真正基础”。学习风格的定义众说纷纭,本文认同谭顶良先生的定义:“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即所谓的学习风格是指那些不因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的变化而改变、相对稳定而又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学习风格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塑性,不同的学习风格优劣势共存。
2.我校高一学生历史学习风格差异的研究
我校是一所二级达标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水平大致处于全市平均线稍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实验选择高一(7)(8)班作为研究对象,(5)(6)班作为参照,各班人数基本平衡,均为平行班且由同一个教师执教。实验班级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教学,参照班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一年的实验来考察教学效果。
(1)设计调查问卷
学生在学习风格方面的差异虽然早被注意到,但苦于没有很好的量化测试方法。美国大学教授所罗门(Barbara A.Soloman)编制的《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设置了44个问题,每个问题有A、B选项可供选择,每个选项代表不同类型的学习风格,一共4个维度8种类型,最后的统计数字代表程度的差异。该量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教育领域比较权威的一种测试,我们选择此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八种学习风格体现的特征如下:
(2)实验样本系统分析
全体高一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435份,男生230份,女生205份,统计结果如下。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倾向沉思型的占53%,男生更多表现为沉思型(占60%),女生更多的表现为活跃型(占54%)。男生遇到问题喜欢自己安静地独立思考,并不十分积极参与同学的讨论;女生更喜欢先尝试,乐于与同学、教师积极交流、讨论以解决问题。
从信息感知的角度看:72%的学生倾向于感悟型,女生感悟型比例占78%,超过男生(67%),显然女生更喜欢学习事实,擅长记忆,把握细节以及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明显联系的课程。
从信息输入的角度看:这是四个维度中学生倾向性特别明显的一个,无论从总体样本还是男女生比例来看,视觉型的信息输入都接近80%,多媒体课件展示的视频、图表、文字等信息丰富,视听刺激较大,符合绝大部分同学的学习风格。
从信息理解的角度看:序列型的占57%。女生序列型比例占66%,超过男生(48%),显然女生更适应线性思维,习惯按先后顺序分析问题,最终将知识点结合。
调查问卷具有一定客观性,也不排除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有的学生比较随便应付等。我们根据教学过程中的细心观察,结合学生自己的归纳总结以及期中、期末试卷的分析,得出学生比较明确的学习风格,总的来说,调查问卷基本符合学生的情况。
二、高中历史学习方式的选择
1.学习方式的界定
对学习方式的界定和分类国内外学者认识不一,本文采用“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方式和认知的取向”这一界定,把学习方式分为探究、接受、合作和独立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方式是以探究的形式获得知识和信息,更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接受学习方式是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习者,更注重结果。合作学习方式是学习者与他人一起完成学习任务;独立学习方式是学习者个人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经过调查得知,女生喜欢合作与接受学习方式,男生偏爱独立和探究学习方式。
2.基于学习风格的学习方式的选择
在目前高中教学中,都是采取班级集体授课制,教师只能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风格,采取扬长避短策略,指导学生采用适切的学习方式,对其历史学科的学习风格进行发扬完善,促进全面发展。
综合问卷统计,倾向于沉思型、感悟型、视觉型、序列型的学生人数较多。其中,活跃型和沉思型人数差别不大;序列型和综合性的同学在学习风格界定时倾向不是很明显,基本都属于一般或程度较弱的序列型或综合性,就是说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时是序列型,有时是综合型。根据扬长策略,适合探究性教学和独立学习;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注重逻辑关系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根据补短策略,适合集体教学,采取小组讨论式、讲授式方法;要求坚持做笔记、认真听讲、阅读材料,提高全方位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联系和迁移。
由于学生在初中基本处于“填鸭式”被动学习、中考开卷、60分过关的教学环境,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而高中课程多、容量大,学生完全自主的探究合作容易出现不知道怎么探究、无厘头漫谈等弊病,因此我们选择多媒体环境下教师主导的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各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
首先,我们让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明确分工和职责。其中一人为“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活动;一人为“记录员”,记录小组讨论结果;一人为“发言人”,负责做小组总结发言。除“小组长”外,其余角色可以轮换。
其次,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探究作业(主要依据重难点设置问题,题目注重层次递进,尽量与现实生活联系),先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自主独立探究、查阅资料,找出答案。
第三,在限定时间里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寻找正确答案(可以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时间进行合作学习),讨论中鼓励沉思型和感悟型的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的奇思妙想。
第四,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探究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也可以提出讨论),教师总结。一些难度不大的课,如必修二《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可以在课堂上由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每节课都采用PPT,同时由于新教材以专题形式出现,打乱时空界限,不符合历史学科时序性的特点,我们采用小通史+专题的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例如,在学习古代史之前,要让学生对整个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再分析所学专题各课之间的联系,然后才是知识点的学习,最后让学生进行专题知识提纲式的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三、实验结果
通过一年针对高一学生历史学科学习风格与学习方式适切性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果。
1.考试结果分析
2013-2014学年高一半期考、期考成绩统计表(部分)
通过上表四次考试成绩分析,高一(7)(8)班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5)(6)班,前三次考试由本年段自主命题,难度不高;下学期期考是全市规模统一的模块考试,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学生三维目标的新要求,这份试卷的成绩对学生是否得到全面发展有一定说服力。结果,高一(7)(8)班的历史成绩跃居年段第二、三名,比(5)(6)班高出4—5分,比年段平均分高大约3分,比重点班高约0.5分。
2.学生状况分析
(1)学习态度的变化
通过对自身学习风格优劣势的分析,实验班的学生找到了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历史的热情更加浓厚。课堂教学气氛较为活跃,培养了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大大增加,报名参加历史选修课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人数居各班之首,在校科艺节历史竞赛中也取得获奖人数最多、获奖项目最多(历史课件、摄影、小论文)、获奖等级最多(囊括一、二、三等奖)的佳绩。同学们还在合作学习中培养了深厚友谊,形成了竞争合作的良好氛围。
(2)学习风格的完善
活跃型和沉思型的学生更融洽相处,使两种风格优势得以发挥;感悟型和直觉型的学生学会取长补短;多媒体教学使视觉型的学生如鱼得水,他们通过听讲、记笔记和阅读解析材料提高了获取信息的能力,弥补了语言文字方面的疏松。序列型和综合性的同学通过训练,既学会了按部就班地了解材料,也能将没有任何关系的随意的材料,抓住主要部分将它们组合起来。
3.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高一学生的学习风格存在个体和性别差异,不同的学习风格适合不同的学习方式。
(2)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的匹配使学习者对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态度,可以发挥学习风格中的优势。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发挥学生原有学习风格的优势,采取扬长的匹配策略,选择适切的学习方式,提高历史课堂学习质量;另一方面,采取补短的有意失配策略,引导学生针对原有的弱势,完善自己的学习风格,逐步形成适应性更强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发挥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3)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万能学习方式是不存在的,而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显然也不适合采用同一种学习方式。目前,教师主导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比较适合我校大班化教学。
②谭顶良:《学习风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③芭芭拉·所罗门:《所罗门学习风格自测问卷表》,百度文库,2012年。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bhbl88aTiSwYCKi2ksDIU
L6gixb1UrUeqm1nrnkKGszcsncEMaCRaLV15AIXkhFWwl
fAj4AdF1xHTQIrrmllZ3UxxsmlEP_JZCtEteBq3L_
④李红燕:《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匹配性对学习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责任编辑:徐小敏)
*本文系2013年度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学习风格的高中历史学习方式适切性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FZ2013ZX007)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