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2015-02-09罗瑞琪
罗瑞琪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1)
最早的人力资本思想可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他在其中论述了教育和训练的经济价值。随后亚当斯密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人力资本的初步概念,他在其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劳动分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的舒尔茨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指出对德日战后的经济腾飞,人力资本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经济学家们开始注重到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学术界各种研究成果也日益丰硕。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之后,笔者将其大概分为五个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是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第二部分是以人力资本为主线的经济增长理论;第三部分是国内外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归纳评述;第四部分是国内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述评;第五部分对上文进行了归纳总结。
一、人力资本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揭示了教育对人的重要影响。舒尔茨(1960)首次在美国经济学年会的演讲中阐述了较完善的人力资本理论,他指出用于教育、医疗保健、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迁移流动的费用构成了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时他也定量研究了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贡献率,但是却并未对“人力资本”作出明确定义。贝克尔(1964)则明确清晰地给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马歇尔(1890)把人力资本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明赛尔(1958)在其著作《人力资本研究》中认为,人力资本除了才能、知识和技术外,健康、时间、生命也占有重要位置。麦塔(1976)指出,广义来讲,一国的人力资本除去本国内居民的知识、才能和技术外,还应包括创新精神、应变能力、工作毅力、兴趣爱好、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其它可能促进产出增长的人的质量因素。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人力资本也被引入我国。李忠民(1999)认为人力资本应该是“凝结在人体中,能够转化成商品或服务的效用,并以此来分享收益的价值”。周坤(1997)指出人力资本应区分出初级和高级的层次,初级指人的体能、知识、技术和经验等;高级则是指人后天被挖掘开发出的天赋、才能所体现出的能力。丁栋虹、刘志彪(1999)则把人力资本分为了“异质型”和“同质型”两类生产力形态。李建民(1999)在《人力资本通论》中从人体和群体两方面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区分,他指出:对于人体,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中,通过后天努力而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能力、技术以及健康等各种质量因素之和;对于群体,人力资本是指包含于一国或者一个地区中人口群体内每一个个体后天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以及健康等质量因素的总和。王金营(2002)延续并发展了李忠民的观点,他认为“个体的人力资本由投资后凝结在人身体内的知识、能力和健康构成,且其能转化成商品和服务的效用并最终取得收益”。
二、人力资本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也日趋完善。同时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的丰硕又促进了经济增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主线的经济增长理论依次经历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新增长理论这三个阶段。笔者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读后,对此作了一个简要的回顾。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之一亚当斯密(1776)最早明确提出应把人的能力归为资本,“国民财富的增长主要归功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其中劳动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大卫李嘉图(1817)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学说,他在《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提到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资本只是转移了自身价值却并未创造新价值。萨伊(1803)在《政治经济学概要》中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各个行业提高技能从业增加产出的普遍现象。马歇尔(1908)也指出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所有投资中贡献率最高的,它将成为最强有力的生产发动机。此外,欧文费雪也得出了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将促进产出增加的结论。
虽然早期的这些经济学家们都看到了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巨大作用,但由于当时劳动者技能素质都还处于初级人力资本的层次、知识技能经验等都十分匮乏,所以基本上不存在质的差别,于是古典经济学并没有把人力资本真正当作一种独立的资本。从而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还是比较有限的。
(二)新古典增长理论
索洛(1957)在应用他提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方法检验新古典增长模型时得出产出的12.5%由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得到,而另外的87.5%索洛全部用外省的技术进步来加以解释,然而将劳动和资本以外的其他因素全部归于技术进步未免太过宽泛笼统,无法说明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大小。明赛尔(1958)建立了第一个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模型,也提出了最早的人力资本收益函数。他把人力资本投资分为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在其模型中他用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表示人力资本投资量,得出了年收入与人力资本投资量的正向因果关系。乔根森(1987)在《生产率与美国经济增长》中发展了丹尼森的分析方法,他将资本和劳动投入分成质量投入和数量投入两方面。贝克尔在其著作《生育率的经济分析》(1960)、《人力资本》(1964)以及《家庭论》(1981)中从微观视角分析了教育对经济的影响、从家庭生产和个人资源分配方面分析了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关问题等,刚好弥补了舒尔茨微观分析上的不足。
(三)新增长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在重新思考原有的相关理论后,改进了古典模型中的生产函数,并未新古典的生产函数增加了人力资本和知识等要素。美国经济学家阿罗(1962)提出了“干中学”模型,他认为人力资本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即一种实践性的活动。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人力资本能够不断积累、无限增长从而为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动力。罗默(1986)最早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了“收益递增增长模型”,他把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人的知识分为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其中一般知识课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特殊知识产生生产要素的递增收益。随后他又提出了“内生技术变化模型”(1990),模型通过将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熟练劳动分析得出内生技术进步提高了投资收益,投资又使知识存量增加从而反作用于技术进步,最后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卢卡斯(1988)以阿罗的“干中学”模型为基础,在《论经济发展的机制》中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在使某种产品产生报酬递增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物质资本等要素的边际收益,人力资本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
三、国内外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概况
国外学者的各种研究成果无一例外的都证明了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人力资本引入我国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也出现了很多相关方面的研究文献。
(一)国内相关研究
1.定性的研究主要有:刘迎秋(1997)苏雪韦(1997)沈坤荣(1997)赵曙明(1998)都指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陈文静、何刚(2008)也指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胡永远、刘志勇(2004)把人力资本分为一般型和创新型,其中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郑艳艳(2009)提到人力资本除了对经济发展的快慢起作用外,还可通过促进地区间合理分工来使经济发展更加持续和长久。李建民(1999)从经济持续增长的视角对人力资本的内生性、生产功能以及其与经济发展的作用后发现中国当前人力资本极其匮乏、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支持机制尚不完备。王雪军(2003)在分析了人力资本的特性后提出了发展人力资本一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对策建议。
2.定量方面包括沈利生、朱运法(1997)在对我国1982~1995年间数据定量分析后发现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远大于物质资本。陈昌兵、徐海燕(2002)在对我国1981~1999年产出增长和各生产要素贡献率进行多角度实证分析后得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0262,其贡献率则仅为2.4%,而经济增长率和人力资本增长率间的相关系数为0.99。谭姝、张文佳(2006)在对我国1978~2000年期间数据运用静态指标体系测算后发现人力资本贡献率为19.8%,低于物质资本的51.9%,从而得出我国仍属于粗放型经济形态的结论。彭芳(2008)使用投入模型对我国1978~2007年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若假定仅存在一种资本投入,那么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7%,而教育仅为36.3%。说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景跃军、刘晓红(2013)在基于卢卡斯模型对我国1990~2010年跨省数据研究分析后发现人力资本对G D P的影响率和贡献率仅为1.35%和10.95%,还不到物质资本的六分之一,从而显示出未来知识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我国应加强加深各类人力资本投资。
(二)国外相关研究
Benhabib和Spiegel(1994)通过分析78个国家的物质资本数据、人力资本指标(1965~1985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GDP数据、劳动力数据后发现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主要是因为高新技术和创新科技被受教育人群吸收并实际运用了,而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与经济的增长率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Petrakis(2002)通过比较三个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的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对教育层次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即发达国家主要靠高等教育来拉动经济发展,而不发达国家主要依靠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Isaac Ehrlich(2007)在对比分析了20世纪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推动因素后发现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完成了中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来推动。Birdsall(2009)通过分析韩国和巴西两个国家的实际状况,发现他们原本试图不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来改善人民生活及提高国民收入,但结果却加重了对资源的依赖程度,继而导致经济发展速度迅速下滑、社会不公平现象加剧。
四、国内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概况
(一)对全国进行分析的相关文献
张藕香(2007)认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很低、农村人力资本严重流失。乐章(2007)指出农民文化程度偏低是造成农村人力资本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而有效的技能培训将会极大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周晓(2003)在对1989~1995年间29个省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人力资本对农村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在较发达地区这一效应更为突出。李勋来(2007)通过对我国1983~2003年有关农村人力资本与经济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英国关系检验后发现人力资本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未陷入“农村人力资本陷阱”。魏文灵(2009)在对全国1985~2006年间的相关数据基于VAR模型动态分析后得出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会使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增加,而这又会促进人均纯收入的增加。但是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虽然在短期内更多依赖于农民收入,但是长期来看,更依赖与教育本身。王志、葛玉辉(2013)在对1980~2009年相关数据利用E view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和保健投资)与家庭收入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杨鹤(2014)在对1992~2012年数据整理分析后以传统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建模后回归分析发现在建立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型中劳动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250,0.500和1.750,从而人力资本投资增加1%,农业产出额增加1.750%,平均受教育年限越多对农业经济发展越有利。
(二)对个别省或部分地区进行分析的相关文献
官爱兰、蔡燕琦(2013)基于中部地区各省份1990~2011年相关数据,以卢卡斯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结合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指标和C—D生产函数,运用Stata软件就这几省的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后发现山西江西两省开发效率最高,安徽河南开发效益较高,而湖南湖北均处在中间状态。张风丽(2013)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将人力资本变量引入C—D生产函数模型,对新疆农村1992~2011年数据运用E view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后显示新疆农村劳动力投入对经济拉动力最大,但有下降趋势,而农村人力资本对产出有明显的正向效应。彭傲天(2013)对1997-2012年统计数据构建河南农村人力资本和农民收入的回归模型运用Spss软件实证分析后发现农村劳动力教育年限每增加1%,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加1.07%,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龚立新、杨飞虎(2012)在对江西省农村1995~2010这十六个年度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为64.72%,远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贡献率27.41%。李莹华、蔡文春(2011)在对1993~2007年甘肃农村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甘肃农村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远高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相对较低。
五、小结
人力资本理论的日趋完善推动了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成果的进一步丰硕。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主线的经济增长理论依次经历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新增长理论这三个阶段。早期的经济学家们都看到了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巨大作用,国外学者的各种研究成果无一例外的都证明了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
人力资本引入我国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也出现了很多相关方面的研究文献。从国内有关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情况来看,我国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方面大多是侧重于定性方面,定量方面的研究较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而且由于人力资本是一种“活”资本,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其中的相关关系也极为复杂,而我国以往有关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研究很多都是把城镇农村当做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量,这些研究对于指导解决农村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方面更加缺乏准确性和适用性,因此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还是比较有限的。最近几年渐渐出现对个别省的农村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但对两者运用定量方法及实证模型来研究说明的还是比较匮乏,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