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场磁共振在脊柱转移瘤诊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02-09张福全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0期
关键词:低场总数磁共振

张福全

低场磁共振在脊柱转移瘤诊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张福全

目的 分析低场磁共振在脊柱转移瘤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86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低场磁共振检查,并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序列和自旋回波(SE)T1WI序列两种模式。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低场磁共振检查扫描病灶共计查出284个椎体,包括114个胸椎,占总数的40.1%,86个腰椎,占总数的30.2%,28个颈椎,占总数的9.9%,骶椎及尾椎共计56个,占总数的19.7%,有18个椎体变形,56处横突与棘突受累,98处椎弓根受累,自旋回波T1WI显示280个异常信号,另外4个未见异常,快速自旋回波T2WI显示204个异常信号,另外80个未见异常,两种序列对受累椎体病变显示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场磁共振在脊柱转移瘤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采用SET1WI序列更能提高诊断效果。

低场磁共振;脊柱转移瘤;诊断;应用效果

临床表明,不管是哪一种恶性肿瘤都可能出现骨转移,尤其是癌症,其转移率大约为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1],同时,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生与骨髓的造血功能密切相关,作为供血丰富的脊椎,其转移的发病率大约占据了所有骨转移瘤中的百分之四十[2],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方式对脊柱转移瘤进行准确的诊断对病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分析低场磁共振在脊柱转移瘤诊断的应用效果,特收集我院的9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的86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本组患者中男58例,女28例,年龄40岁-75岁,平均年龄(52.26±12.26)岁,其中有62例为肺癌,4例前列腺癌,4例肠癌,2例甲状腺癌,6例乳腺癌,4例肝癌,4例肾癌。患者入院时腰背部病变部位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压痛,部分患者合并有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低场磁共振检查,扫描仪器为华润万东公司产0.36T开放式磁共振扫描仪,检查主要通过体部线圈及颈部线圈进行,并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和常规采用自旋回波(SE)T1WI两种方式,检查范围主要包括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多数患者实施磁共振增强扫描。预先调整各项扫描参数:(1)颈椎:FOV256mm,层间距:1mm,层厚:5mm,SE:340/16,FSE:4000/105;(2)腰 椎 :FOV350mm, 层 间 距 :1mm, 层 厚 :5mm,SE:340/16,FSE:4000/105;平均扫描四次,矩阵为256×192。本组中有60名患者实施增强SE T1WI序列扫描,对患者应用钆喷酸葡胺静脉注射,剂量为0.2mmol/Kg。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低场磁共振检查扫描病灶共计查出284个椎体,包括114个胸椎,占总数的40.1%,86个腰椎,占总数的30.2%,28个颈椎,占总数的9.9%,骶椎及尾椎共计56个,占总数的19.7%,有18个椎体变形,56处横突与棘突受累,98处椎弓根受累,自旋回波T1WI显示280个异常信号,另外4个未见异常,快速自旋回波T2WI显示204个异常信号,另外80个未见异常,两种序列对受累椎体病变显示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往往会出现转移,受累部位最多的则是脊柱,积极的诊治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磁共振检查是诊断脊柱转移瘤的常用方式,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同时,在脊柱转移瘤诊断过程中,磁共振检查主要采用自旋回波T1WI、快速自旋回波T2WI两种序列方式[3]。两者相比,SET1WI序列具有更高的定位准确性和敏感性。我国著名医学研究者邓大勇[4]等表明,脊柱转移瘤患者应积极通过低场强磁共振仪检查,并可将自旋回波T1WI序列作为首选序列,可获得更高的检出率。同时,由于转移瘤导致的椎体磁共振信号改变状况复杂性较高,且难以鉴别椎体其他病变所引起的MRI信号改变,这就需要临床人员在诊断的时候应考虑脊柱结核、脊柱原发性骨肿瘤、良性压缩性感染、多发脊髓瘤、化脓性感染等情况并进行准确的鉴别[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低场磁共振检查扫描病灶共计查出284个椎体,自旋回波T1WI对受累椎体病变显示率显著高于快速自旋回波T2WI序列(P<0.05)。表明了低场磁共振在脊柱转移瘤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采用SET1WI序列更能提高诊断效果。

[1]罗锐锋.低场磁共振在脊柱转移瘤诊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2,17:16-18.

作者单位:261423山东省莱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2]赵峻岩,王娟娟,李彩霞.MRI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3,02:233-234.

[3]赵应满,陈峰,许琴,戴儒奇,李建军.MR弥散加权成像骨髓对比率与核素骨显像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 [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09:810-814.

[4]邓大勇.MR弥散加权成像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3.

[5]杨国鹏.MR同/反相位成像用于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

R445.2

B

猜你喜欢

低场总数磁共振
基于低场核磁成像的银杏胚检测及分类
原位低场核磁共振弛豫法定量监测光催化Cr(VI)还原反应
低场核磁共振短死时间射频线圈与射频开关的设计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低场MRI及MRCP在肝外胆管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双呼吸导航门控高分辨黑血磁共振序列冠状动脉管壁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