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产业模式寻突破

2015-02-09刘馨蔚

中国对外贸易 2014年2期
关键词:受众爸爸文化

刘馨蔚

2014年1月11日,第十一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举办,论坛探索了文化传播的新模式。

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之父霍青斯说,版权就是文化产业的内核。英国的创意产业很发达,大多数受版权保护,比如浙江电视台引入的《中国好声音》,就是版权引入模式下的成功典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好的作品都是依赖于在市场规则下形成转让授权之后才能进行加工与复制。很多大型的文化机构,实际上都建立在对作品的加工复制这个基础上。如果没有好的图书、没有好的书稿、没有好的影视作品,要实现经济效益是不可能的,要实现社会效应更是不可能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围绕话题“版权的价值与实现”展开主题演讲。

韩国文化广播公司《爸爸,去哪儿》的制片人Kang Gung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版的《爸爸,去哪儿》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注重文化背景和文化教育的环境,中国制作方恰当的做好了本土化。

起初,韩国版的《爸爸,去哪儿》放在周末的黄金时段开播,收视率倒数第一。播出几周之后成功“逆袭”,收视率飙升至第一,并于年底荣获文化大奖。而中国版《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最后第一集也获得5.48%的收视率,同时间创下最高收视率。

记得在首映式播放了片断,火爆的令人惊讶。受众分布也符合节目组的初衷,受众人群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Kang Gung指出。

《爸爸,去哪儿》的成功因素在哪儿?Kang Gung讲到,首先,这些孩子们非常可爱,通过节目重新发现世界的新奇,每一个孩子的撒娇与吵闹也都存在一定的规律,这些足以令人大笑。第二,爸爸的共鸣。跟孩子玩了,跟孩子吵架了,这些名人在这个节目中只是一位平凡的父亲。想要比妈妈更爱孩子的爸爸,想表达而不善于表达情感的爸爸,让人看到他们也在跟着孩子们一起成长。《爸爸,去哪儿》之所以能从众多搞笑娱乐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其成功之处在于跟传统的娱乐节目不同,这个节目不是为了搞笑而搞笑,爸爸们与孩子们非常认真、非常严肃在进行着生活,但在观众看来这一过程又十分充满趣味。《爸爸,去哪儿》开启了真人秀的新时代,为观众带来搞笑的同时,也带来了感动与泪水,并且发人深省令人思考,将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才成就了《爸爸,去哪儿》的成功。

Kang Gung认为,其实,受众们想要看到的不仅仅是宏大的场面,他们也许更想看到来自爸爸的温暖与成长,同时注重父子间的摩擦与体谅,最后中国拿出了本土化的适合自己国情的一个新节目。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利用互联网技术兴起的网络视频产业、网络游戏产业等新业态所开辟的蓝海市场,大大拓展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利用互联网技术,也需要拥有优秀的创意和故事,并能够与现代人的娱乐需求相吻合,使得文化创意的功能更加凸显。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举例道,以风靡全球的网络游戏——愤怒的小鸟为例,故事都在偷蛋、愤怒、保护蛋、再偷蛋的循环中发展,该创意的设计者认为,是利用新媒体在讲述一个故事,目前愤怒的小鸟游戏每半年都会升级,加入新的关卡和故事,玩家被吸引着不断了解故事的发展进程。还比如,美剧“纸牌屋”的编剧,根据互联网用户的收视选择,进行新剧情的创作和设计。

猜你喜欢

受众爸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谁远谁近?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