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与疗效的关系探讨

2015-02-07梁友云张文静史红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24期
关键词:患侧偏瘫肢体

梁友云,张文静,史红菊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64000)

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与疗效的关系探讨

梁友云,张文静,史红菊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64000)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将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实施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康复干预,8周后观察2组临床有效率、肢体活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干预后2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以上2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介入能够显著提高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活动功能显著提高,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

急性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介入;并发症

脑卒中是一种起病较突然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者破裂,从而出现急性脑循环功能障碍[1],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大多数存活的患者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给患者自身及其家属造成极大困扰。对脑血管疾病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2]。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的方法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强制性运动疗法、中医疗法、理疗以及心理的康复等,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研究早期综合康复介入对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与并发症的关系,为脑卒中的早期康复介入提供治疗依据。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②起病后6 h内患者症状仍在进展,发病少于24 h,一级肌力≤3级,无意识障碍;③经CT及心电图等各种检查排除肝、心、肾等脏器疾病。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协议书,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龄57~82岁,平均70.3岁;其中脑梗死患者13例,脑出血患者17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8~81岁,平均69.5岁;其中脑梗死患者14例,脑出血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无其他严重的肝、心、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无手术史及药物过敏史,2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康复介入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脱水降颅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细胞、抗血小板聚集等,并且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保持病房内环境整洁、安静,严格限制亲属探视患者的时间,对患者实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护,随时保持静脉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迅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急性期要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患者情绪激动,昏迷的患者要将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康复介入,具体方法如下。

1.2.1 心理干预 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了解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告知患者本病的病因、病情发展情况及治疗康复方法等,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给患者听舒缓优美的音乐,改善心理状况,以最佳的心态应对疾病,争取疾病的早日康复。

1.2.2 体位摆放 及时正确地摆放患者肢体有利于病情的恢复,有效预防上肢屈肌痉挛和下肢伸肌痉挛,在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患者的以下姿势最好每2 h更换1次,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①健侧卧位:患者健侧在下,患侧在上,患侧上肢保持功能位,肩前屈90°左右,保持肘、腕、指关节处于伸展位,患侧下肢屈髋屈膝;②患侧卧位:患侧上肢前屈90°左右,肘、腕、指关节处于伸展位,手心向上放于床面,健侧放于患者身上,健侧下肢屈曲向前,患侧下肢在身后;③仰卧位:患侧上肢垫高,肘弯曲,腕、指伸展位,患侧下肢外侧放沙袋防止腿外展外旋,足底放置足板,防止足外翻。

1.2.3 活动训练 发病1~3周内,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进行坐位训练,防止长时间卧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发病后3~4周指导患者进行站位训练,并且积极进行上肢与下肢功能训练;发病后5~6周指导患者开始步行运动,防止出现废用综合征;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训练,让患者进行穿衣、系鞋带、系扣子等简单的动作。

1.2.4 语言功能训练 指导患者做舌尖运动练习,每天多次使舌尖伸出向口角左右移动,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发音训练,多说多练,多与患者进行交流,询问患者一些简单的问题,让患者回答,逐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1.2.5 吞咽功能训练 有吞咽障碍患者早期给予鼻饲,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对患者进行鼓腮、吸吮、咀嚼和吞咽等动作训练,逐渐根据患者的恢复能力嘱患者进食半流质食物、固体软食和固体硬食等。

1.3 观察指标 8周后观察2组临床有效率,采用Fugl-Meyer积分评定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采取简化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活动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行动自如,无任何临床症状;有效:患者的肢体功能部分恢复,病残程度为1~3级,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无效:患者的肢体功能无任何恢复的迹象,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恶化:患侧肢体感染,出现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2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 康复介入后2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介入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

注:①与干预前相比,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 论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多发病,且临床治疗痊愈极其困难,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三高特点,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3]。脑卒中的起病原因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人体内动脉血流被阻或者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使血流量减少,脑部供血减少或中断,导致脑卒中的发生[4]。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2种,患者常会出现头晕、吐字不清、突感一侧肢体麻木或活动不灵,短暂的意识丧失,乏力、恶心呕吐等早期症状,若治疗不及时便会出现持续的意识不清、言语不利、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等脑卒中表现[5]。本病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高,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脑卒中研究的深入,脑卒中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大部分幸存者受损功能不能完全恢复使致残率上升,需要长期治疗以及家属协助护理,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6]。因此,进行早期科学的康复训练能够促进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介入能够明显减少感染并发症,为偏瘫恢复期的并发症预防打下良好的基础[7-8]。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行早期康复介入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达87%,较常规护理的临床有效率显著提高,说明早期综合康复介入对患者病情恢复十分有利。患者突然出现脑卒中,生活不能自理,会使患者患病早期无法接受,导致心情郁闷,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故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疾病的恢复极其重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要给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关心、体贴、帮助患者,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对于疾病的康复有很好的疗效。临床研究显示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介入后,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一系列的训练措施,医护人员每天给患者进行肌肉按摩,防止因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且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上下肢的功能锻炼,及进行日常的洗脸、刷牙、吃饭等简单动作,防止出现失用性萎缩,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要鼓励患者积极下床活动,且出院后要求家属指导患者继续进行功能锻炼,防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康复介入后2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介入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充分说明早期的综合康复干预通过正确摆放肢体位置、早期训练等能够防止肩关节脱位、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临床应予积极推广。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行早期综合康复干预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早期康复介入能够显著提高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活动功能显著提高,且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

[1] 秦娟,郭秀君.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24-426

[2]OhHM,ImS,KoYa,etal.Thesitting-unsupportedbalancescoreasanearlypredictoroffunctionalprognosisinstrokepatients:Apilotstudy[J].AnnRehabilMed,2013,37(2):241-246

[3] 申茂玲,贾玉玲,申智慧. 抗肢体痉挛康复仪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治疗作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73-475

[4] 吴婉玲,卢锡林,郑民缨,等. 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3):555-556

[5]SinghJoySD.Aspirindoesn’tlessonstrokemorbidityinwomen[J].AmJNurs,2013,113(6):65

[6] 黄月乔. 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0):3903-3904

[7] 胡玮琳,李保兰,冯丽华,等. 分级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能力的影响[J]. 重庆医学,2012,41(19):2000-2001

[8] 刘伟民,陈薇,张艳.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对病情及早期预后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9):3265-3267

10.3969/j.issn.1008-8849.2015.24.036

R743.3

B

1008-8849(2015)24-2711-03

2014-09-30

猜你喜欢

患侧偏瘫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更 正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