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复位与理疗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疗效比较

2015-02-07刘晓东祁卉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理疗胸椎活动度

刘晓东,祁卉卉

(华东疗养院,江苏 无锡 214065)

手法复位与理疗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疗效比较

刘晓东,祁卉卉

(华东疗养院,江苏 无锡 214065)

目的 对比手法复位与理疗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手法复位组、偏振光组和磁振热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的Mc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关节活动度和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2个疗程后PRI、PPI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手法复位组PRI、PPI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3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关节活动度均显著大于治疗1个疗程(P<0.01);手法复位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1)。手法复位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偏振光组和磁振热组(P<0.05)。结论 采取手法复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优于理疗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手法复位;理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常见胸椎损伤性疾病之一,患者多因外力作用而出现胸椎小关节细微结构改变,进而牵拉关节囊及韧带,并压迫刺激神经,最终导致患者胸椎小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痉挛而发生疼痛[1]。胸椎小关节紊乱除疼痛外,还可能伴有腰不能挺直,不敢动弹,唯恐别人触碰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目前,胸椎小关节紊乱治疗方法以手法复位、中药外敷、理疗治疗等为主。笔者对比分析了手法复位与理疗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因胸椎小关节紊乱在本院门诊就诊的患者100例,均符合《推拿学》[2]中关于胸椎小关节紊乱的诊断标准,患者对应胸椎棘突压痛、椎旁压痛和叩击痛;椎旁软组织触痛、痛性结节等;体格检查患处胸椎棘突偏离中轴线、有局限性压痛和肌紧张。排除骨折、结核、肿瘤及风湿性疾病者,合并患处胸椎畸形、骨折、结核、肿瘤等病变者,合并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全或出凝血功能障碍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合并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手法复位组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38~76(58.9±1.7)岁;病程(7.1±2.3)年(5个月~20年)。偏振光组30例,男11例,女29例;年龄40~75(58.6±2.0)岁;病程(6.9±2.1)年(6个月~21年)。磁振热组30例,男12例,女28例;年龄39~76(59.1±2.1)岁;病程(6.8±1.8)年(7个月~19年)。3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组:给予患者叠掌按压复位法。嘱患者取俯卧位,施术者立于患者一侧,先给予患处揉法操作,以放松其背部肌肉。施术者将双掌叠压置于患处椎棘突上,嘱患者深呼吸,施术者随患者呼吸频率而上下揉压,患者呼气末端稍用力下压,如听到弹响声即表示复位成功。偏振光组:选用东京医研株式会社的HA-2200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行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每隔1 d进行1次,照射剂量及操作方法严格按器械说明书进行,10次为1个疗程。磁振热组:选用日本TM-3200型磁振热治疗仪,将标准温热治疗垫置于患者腰部,将导子置于患者腰、腿部,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治疗量控制,治疗频率为50~65 Hz,强度为2~3档,每次治疗15~20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Mcgill疼痛量表评分 3组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采取Mcgill疼痛量表对其疼痛症状进行评价[2]。其中视觉模拟定级方法(VAS),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痛,患者对自己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疼痛分级指数(PRI)含11个感觉项与4个情感项,以0,1,2,3分表示无、轻、中、重4级,患者自主选择相应的感觉项、情感项及程度值并统计分数;现有痛强度(PPI)评定,分别以0,1,2,3,4,5分表示无痛、轻度不适、不适、难受、可怕的疼痛、极为痛苦,患者选择任意一项。

1.3.2 关节活动度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测量3组关节活动度。

1.3.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文献[3]中相关标准,在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对3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痊愈:胸椎关节稳定,无肿痛,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有效:胸椎关节欠稳,微肿痛,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无效:胸椎关节症状及活动功能无明显改善。痊愈+有效计为总有效。

2 结 果

2.13组治疗前后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比较 3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PRI、PPI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手法复位组治疗两个疗程后的PRI、PPI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1;②与手法复位组比较,P<0.01。

2.2 3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比较 3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的关节活动度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均<0.01);手法复位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其他2组(P均<0.01)。见表2。

表2 3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对比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1;②与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P<0.01;③与手法复位组比较,P<0.01。

2.3 3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2个疗程后手法复位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偏振光组及磁振热组(P均<0.05)。见表3。

表3 3组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疗效对比 例(%)

注:①与手法复位组比较,P<0.05。

3 讨 论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又被称为“岔气”,患者多因扭转外力而导致胸段椎体失稳而发病,部分患者可能因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小关节增生导致胸段椎体活动范围受限而发病。现代医学认为,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发病原因可能为外伤,长期体位、姿势不良以及慢性积累性劳损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因侧身提物或喷嚏、咳嗽时的胸椎牵拉导致胸椎两侧关节突关节及肋横突关节受力不均,不能承受瞬间应力而出现小关节错位[4]。小关节错位后将累计周围神经、血管,患者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肋间神经痛及脏器功能紊乱,这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5]。中医认为胸椎小关节紊乱属于“骨错缝”范畴,患者损伤部位在背部,而病位在胸椎。《难经》中提到“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也即是筋骨相互连接,筋损则骨伤,骨伤则筋损,这也是“骨错缝”的根本含义[6]。《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有言道:“盖骨离其位,必以手法端之,则不待旷日迟久,而骨缝即合。”由此可知,骨缝特指骨关节间的正常缝隙,人体全身可见,如患者出现关节损伤后,其关节缝隙将出现异常变化。发现该疾病后,医师需选用手法矫正,以将错开的“骨缝”复位。

临床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其中西医认为本病需对症治疗,可给予患者止痛剂并辅以血管扩张药物、解痉药物以及神经调节药物[7]。此外,理疗(如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磁振热治疗等)也是西医常用治疗方法之一。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磁振热治疗等理疗方法在缓解患者疼痛,减轻患者症状上具有显著优势,其起效快,治疗结束后患者症状可立刻减轻,但是理疗疗效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患者容易复发[8]。而中医认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需以手法复位、针灸、拔罐、中药外敷等治疗方法为主,其中手法复位治疗科调整患者异常椎骨骨间关系,患者移位的小关节可恢复至原来的解剖位置,其周围的神经、血管组织也将不被牵拉及压迫,最终达到通督调俞、调整脏腑功能的疗效[9]。《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提到:“伤有轻重,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疫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也就是手法复位可有效改善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症状,但患者具体损伤不同,其适用的方法也不同。《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将正骨推拿方法总结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类。实际工作中,医师还需注意以下要点:①稳。排除手法复位禁忌证,如肿瘤、骨折、骨质疏松等。②准。定位与发力方向准确,保证应力集中于患者病变脊椎。③轻、巧。施力需巧,不可适用暴力、蛮力,需借力、巧力施法。④快。发力时需疾发疾收,且会应用“寸”劲。即“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所苦,方称为手法也”。本研究中结果发现,3种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疼痛上均具有显著疗效,而手法复位疗效更佳;手法复位组在恢复患者紊乱小关节解剖结构,提高患者胸椎关节功能上效果显著优于其余两种理疗方法。此外,手法复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明显优于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磁振热治疗。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手法复位治疗可直接作用于患处移位的小关节,并将其复位,这种从病因入手的治疗方法疗效必然显著。

综上所述,手法复位是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关节功能,且相关费用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义凯,翟伟,李进龙,等.推拿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 叶田,薛宏伟,王宇,等.电针结合手法整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对照观察[J].中国针灸,2013,33(12):1077-1080

[3] 王小斌,李宏涛,董国顺,等.悬浮式牵引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1):88-90

[4] 陈蒙欢,华夏.针灸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23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03):166-168

[5] 赵成飞,管小丹,丁昀,等.中药熏蒸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5):71-73

[6] Ahn CB,Lee SJ,Lee JC.A clinical pilot study comparing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to combined acupuncture for treating headache, trigeminal neuralgia and retro-auricular pain in facial palsy[J].J Acupun Merid Stu,2011,4(1):109-110

[7] 祁荣叶,张润嘎,高爱华,等.整脊微调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84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8):352-353

[8] 陈明霞,李念群.魏氏伤科手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30例[J].河北中医,2013,35(10):191-192

[9] 杨来福,和青松,王文彪,等.针刺结合手法治疗黑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2(2):1019-1020

10.3969/j.issn.1008-8849.2015.10.031

R684.7

B

1008-8849(2015)10-1107-03

2014-08-10

猜你喜欢

理疗胸椎活动度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线研究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胸椎真菌感染误诊结核一例
石墨烯理疗U型枕
退行性腰椎侧凸后路长节段固定不同上端固定椎选择比较的 Meta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