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胃黏膜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2015-02-07卢晓杰焦守霞李建民贾建营
卢晓杰,焦守霞,李建民,贾建营
(山东省博兴县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博兴 256504)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胃黏膜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卢晓杰,焦守霞,李建民,贾建营
(山东省博兴县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博兴 256504)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胃黏膜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CAG伴胃黏膜异型增生(Dys)和/或肠上皮化生(IM)患者305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H.pylori检测,分析CAG癌前病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及胃黏膜病理程度与中医证型与H.pylori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 CAG癌前病变的各中医证型分布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虚气滞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阻型;本研究患者H.pylori感染率为24.3%(74/305),不同病理程度的H.pylori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pylori感染率与胃黏膜病理程度呈正相关,即病理程度越重H.pylori感染率越高(P均<0.05);不同中医证型的不同病理程度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肝胃不和型和脾胃湿热型轻度Dys 、IM、腺体萎缩发生率相对较高,胃阴不足型和胃络瘀阻型的中度和重度Dys 、IM、腺体萎缩发生率相对较高,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AG癌前病变的病理演变与中医证型及H.pylori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病理程度为轻度时(病变早期)以实证为主,H.pylori感染率相对较低;中重度时(病变中晚期)以虚实夹杂证为主,H.pylori感染率相对较高。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证型;幽门螺杆菌感染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临床消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发现CAG是胃癌的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CAG伴胃黏膜异型增生(Dys)和/或肠上皮化生(IM)者,癌变风险较高,被称为癌前病变[1-2]。由于CAG癌前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西方医学至今无确切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而祖国传统中医药在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和优势,称为 “治未病”[3]。因此,从中医学角度探讨防治CAG癌前病变获得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本研究通过观察CAG癌前病变胃黏膜病理演变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探讨CAG癌前病变的中医病机演变规律,旨在为CAG癌前病变的防治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CAG伴胃黏膜异型增生(Dys)和肠上皮化生(IM)患者305例。其中男133例,女172例,年龄30~75(54.39±10.46)岁;病程0.25~20(7.92±5.03)年。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选患者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1.2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参照WHO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标准;②中医辨证分型参照文献[4]中相关标准,分为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脾虚气滞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阻型。
1.3纳入及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18~80岁;③自愿加入本研究。剔除标准:①合并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胃息肉及既往消化道手术史者;②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者;③纳入前2周内接受过中西医相关治疗者;④妊娠或哺乳妇女;⑤因各种因素不能配合调查及检测者。
1.4方法
1.4.1胃镜活组织病理检查 以幽门为中心,在距离幽门4 cm处的3点、6点、9点、12点处取胃黏膜活检标本各一块。其中3块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送病理科常规检查,胃黏膜异型增生(Dys)、肠上皮化生(IM)、腺体萎缩诊断分级标准参照WHO相关标准。
1.4.2H.pylori检查 胃镜活检标本中一块行H.pylori快速尿素酶检测,试剂盒由北京日盛诊断试剂有限公司提供。采用14C 检测仪(深圳市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UBT-20型卡式幽门螺杆菌检测仪)行14C呼气试验。两种检测方法均为阳性则判定为H.pylori感染阳性。
1.4.3中医证型 自制调查表,采集患者的中医症状及舌脉象,由一位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一位主治医师共同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分析CAG癌前病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及中医证型与H.pylori感染、胃黏膜Dys程度、IM程度、萎缩程度的关系。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CAG癌前病变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CAG癌前病变的各中医证型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虚气滞型26.2%(80/305)>脾胃湿热型25.2%(77/305)>脾胃虚弱型21.0%(64/305)>肝胃不和型14.1%(43/305)>胃阴不足型8.5%(26/305)>胃络瘀阻型4.9%(15/305)。
2.2H.pylori感染与病理的关系 本研究患者H.pylori感染率24.3%(74/305),不同程度Dys、IM、腺体萎缩H.pylori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轻度组Dys、IM、腺体萎缩H.pylori感染率最低,中度组Dys、IM、腺体萎缩H.pylori感染率较轻度组高,重度Dys、IM、腺体萎缩H.pylori感染率最高;Spearman性分析结果显示,H.pylori感染率与胃黏膜病理程度呈正相关,即病理程度越重H.pylori感染率越高(r=0.73,0.71,0.69,P均<0.05)。见表1。
表1 不同程度Dys、IM、腺体萎缩H.pylori感染率比较 %(例/例)
2.3中医证型与病理的关系 同一中医证型的不同程度Dys、IM、腺体萎缩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度发生率最高,中度次之,重度最低;不同中医证型的不同程度Dys、IM、腺体萎缩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肝胃不和型和脾胃湿热型轻度Dys 、IM、腺体萎缩发生率相对较高,胃阴不足型和胃络瘀阻型的中度和重度Dys 、IM、腺体萎缩发生率相对较高,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CAG患者胃黏膜Dys和IM是正常胃黏膜发生癌变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临床称之为癌前病变,阻止其发生癌变并逆转为正常胃黏膜对降低胃癌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现代医学在CAG癌前病变的防治方面无确切有效的方法[6]。祖国传统医学重视“治未病”,在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独特的认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医学将CAG归属于“胃脘痛”及“痞满”等范畴,但对CAG癌前病变尚无单独对应的病名[6]。目前,CAG癌前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及疗效评价标准等均参照CAG标准。本研究采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相关标准对CAG癌前病变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了其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胃黏膜H.pylori感染、病理演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表2 中医证型与Dys、IM、腺体萎缩发生情况比较 例(%)
3.1CAG癌前病变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本研究结果显示,CAG癌前病变的各中医证型分布频次为脾虚气滞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阻型。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病乃慢性疾病,病程迁延反复,因此脾胃虚弱型、脾虚气滞型及脾胃湿热型发生率较高,而胃阴不足型和胃络瘀阻型发生率相对较低,可能是两型均为疾病发展的晚期阶段,因此所占比例较小。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本病以虚证及虚实夹杂证居多,说明本虚标实是本病的基本病机。龚理等[7]认为脾气虚弱为CAG癌前病变的根本,而气滞、湿热、瘀血为其标。易平钰等[8]调查发现脾胃虚弱型、脾虚气滞型及脾胃湿热型是CAG癌前病变的主要中医证型,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2病理演变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 1994年WHO明确指出H.pylori感染在胃癌前期病变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将其列为胃癌Ⅰ类致癌原[9]。研究发现H.pylori感染可以导致CAG患者的胃黏膜发生Dys和IM,其中一部分病变可转变为胃肠道肿瘤[10]。王淑华等[11]研究发现H.pylori感染根治后,胃黏膜腺体萎缩程度、肠上皮化生程度较治疗前好转,认为H.pylori感染程度与胃黏膜病理程度存在相关性。本研究患者H.pylori感染率为24.3%(74/3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H.pylori感染率与胃黏膜病理程度呈正相关,即病理程度越重H.pylori感染率越高,与张金丽等[12]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
3.3中医证型与病理演变的关系 CAG癌前病变早期邪气刺激机体,导致气机阻滞,但此时机体正气尚足,易出现肝胃不和、脾胃湿热等实证,但久病多虚,随着病情发展,晚期机体正气逐渐衰退,出现诸如脾胃虚弱、脾虚气滞、胃阴不足、胃络瘀阻等虚证及虚实夹杂证,尤其是胃阴不足、胃络瘀阻,胃失去滋润濡养,导致胃黏膜腺体萎缩,异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等病理变化发生[13]。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中医证型的不同程度Dys 、IM、腺体萎缩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肝胃不和型和脾胃湿热型轻度Dys、IM、腺体萎缩发生率相对较高,胃阴不足型和胃络瘀阻型的中度和重度Dys、IM、腺体萎缩发生率相对较高,说明CAG癌前病变胃黏膜病理演变过程与中医病机演变过程存在一定相关性,病理为轻度的患者以实证为主,病理为中重度的患者以虚实夹杂证为主,与惠建萍等[14]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CAG癌前病变的病理演变与中医证型及H.pylori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病理程度为轻度(病变早期)时以实证为主,H.pylori感染率相对较低;中重度时(病变中晚期)以虚实夹杂证为主,H.pylori感染率相对较高。但由于目前尚无CAG癌前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本研究辨证分型标准采用的是CAG的相关标准,并且纳入的样本数量有限,可能会对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希望国内尽快制定CAG癌前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在此框架下,扩大样本数量进一步深入研究,为CAG癌前病变防治提供更加可信的参考。
[1] 段永强,王道坤. 王道坤教授从“脾胃失调”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要素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4,25(7):1715-1717
[2] 黄大未,杨晋翔,魏玥,等. 中国南北方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对比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11):783-785
[3] 姚娜,孟宪鑫,李玲玲,等.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6):674-675
[4]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 中医杂志,2010,51(8):749-753
[5] 刘赓,丁洋,张声生,等. 张声生从“虚”、“毒”、“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0):1098-1099
[6] 潘如燕. 两种基因蛋白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同中医证型中的表达[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3):729-730
[7] 龚理,彭万枫. 金洪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症经验[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1):2784-2785
[8] 易平钰,朱方石.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法分布及方剂运用规律[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36):3696-3699
[9] 周丽雅,宋志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J]. 中华内科杂志,2014,5(3):349-351
[10] 丁成华,李晶晶,方芳,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机与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3):582-586
[11] 王淑华,杜艳茹,万俊华,等.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60例[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4):202-203
[12] 张金丽,王春浩,周文平,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6种证型胃镜像和病理学表现研究[J]. 中医杂志,2012,53(11):942-944
[13] 白宇宁,张润顺,朱昱翎,等. 从“脾虚络阻毒损”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J]. 中医杂志,2013,54(1):26-28
[14] 惠建萍,沈舒文,刘力,等. 虚实标本辨治慢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思路与方法[J]. 中医杂志,2011,52(17):1463-1464
10.3969/j.issn.1008-8849.2015.26.021
R573
B
1008-8849(2015)26-2910-03
201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