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治疗方案分析与效果初步评定

2015-02-07孙晓红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21期
关键词:甘草酸复方病程

孙晓红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内蒙古包头014010

糖尿病疾病在我国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以更大的比例进行增长。糖尿病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并且长久性糖尿病容易引发患者发生并发症[1-2]。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现该研究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从2014年5月21日—2015年5月21日期间收治的58例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以及实验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西替利嗪、复方甘草酸甘片联合清热散结胶囊进行治疗。

其中,实验组患者29例:男性患者数量与女性患者数量的比值为15:14,患者年龄在54~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95±1.68)岁。糖尿病病程在8个月~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32±1.04)年。皮肤瘙痒病程在1个月~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34±1.12)个月。

对照组患者29例:男性患者数量与女性患者数量的比值为14:15,患者年龄在55~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27±1.67)岁。糖尿病病程在 7个月~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46±1.07)年。皮肤瘙痒病程在2个月~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44±1.14)个月。

患者的纳入标准为:①在进行研究前一个月起没有再使用其他治疗皮肤瘙痒药物;②患者年龄在90岁以下;③患者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系统均表现良好;④患者以及家属对于该次研究具有知情权,并且同意参与该次研究[3]。

将两组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能够进行良好的比较、分析。

1.2 临床方法

①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二甲双胍、格列奎酮、润燥止痒剂等药物进行治疗;②实验组患者:每日服用1次西替利嗪药物,每次10 mg,3次/d服用复方甘草酸甘片,每次2粒,3次/d服用清热散结胶囊,每次5粒[4]。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包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四个方面。当患者皮肤瘙痒的面积缩小95%以上视为治愈,当皮肤瘙痒的面积缩小范围在70%~95%之间视为显效,皮肤瘙痒的面积缩小范围在30%~70%之间视为好转,皮肤瘙痒的面积缩小范围在30%以下视为无效。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实验结束后,将两组糖尿病性皮肤瘙痒患者(各29例)临床数据准确地录入到SPSS 15.0统计软件包进行测定。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将两组糖尿病性皮肤瘙痒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

如表1所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55%,治疗有效患者数量为28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9.31%(23 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将两组糖尿病性皮肤瘙痒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n(%)]

2.2 将两组糖尿病性皮肤瘙痒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如表2所示,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为1例(3.45%),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为 1 例(3.45%),组间差异较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将两组糖尿病性皮肤瘙痒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其中皮肤性瘙痒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不仅会影响患者以及家属的生活,同时患者本身也会承受较大的痛苦。瘙痒症属于一种皮肤病,一般由机体内的化学物质,例如蛋白酶、激肽、组胺的不适当释放而引起的,尤其是组胺会让患者产生难耐性皮肤瘙痒。糖尿病患者一般为中老年,老年人皮肤角质层的水分不足,皮肤干燥,中性脂质水平减少,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弱,因此更容易引发皮肤瘙痒[5-6]。糖尿病患者尿量较多,导致机体失水量增加,高水平的血糖会对皮肤黏膜造成刺激,引发患者出现瘙痒。因此在临床上要加强对糖尿病性皮肤瘙痒患者的关注,并且进行积极的治疗。

西替利嗪为新2代抗组胺药物,有良好的药代学特点,具备H1-受体的选择性和高度亲和力,能够被广泛、快速吸收。西替利嗪属于组胺抑制剂,与氯雷他定、依巴斯汀、咪唑斯汀、非索非那定等抗组胺药物相比,它具有更加快速的临床疗效,并且可以更迅速、更持久地抑制患者的瘙痒感,疗效稳定。西替利嗪能够抑制变态反应,阻碍多种炎症介质的大量释放,并且对组胺进行拮抗,实现良好的抗炎效果。西替利嗪的水溶性较好,药物溶解在水中后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因此晨服该药物的疗效更佳,并且不会造成不良反应[7]。

复方甘草酸甘片的药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调节免疫作用,对T细胞的活化进行调节,改善胸腺外T淋巴细胞的分化作用,并且对γ干扰素进行诱导,加强对NK细胞的活化;②抗炎作用,复方甘草酸甘片中的甘草酸苷能够与启动酶-磷脂酶A2进行结合,并且与炎性介质脂氧合酶进行作用,抑制启动酶-磷脂酶A2的活性;③抗过敏作用,复方甘草酸甘片能够抑制皮质激素的应激反应,阻碍胸腺萎缩,对激素的抗肉芽形成造成拮抗作用。患者在服用复方甘草酸甘片后1 h的血液浓度最高,然后又逐渐下降,在第12个小时浓度又会上升,最后逐渐减弱。

清热散结胶囊在临床上是一种良好的散结止痛、解毒消炎的药物,对于皮肤瘙痒、皮疹、皮炎等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该药物的主要成分为千里光,属于中成药,千里光主要组成成分有菊黄质、β-胡萝卜素、氢酯等等,千里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八叠球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还能抑制痢疾、伤寒、副伤寒乙等疾病的发展。千里光是一种菊科植物,性寒、味苦,能够止痒解毒,清热明目。该药物价格实惠,疗效良好,深受患者青睐[8-9]。

在该研究结果中可得,实验组患者使用了西替利嗪、复方甘草酸甘片联合清热散结胶囊治疗法,治疗有效率为96.55%,治疗有效患者数量为28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数天后不良症状自动消失。综合上述分析内容可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临床上要引起重视,患者采用西替利嗪、复方甘草酸甘片联合清热散结胶囊治疗法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借鉴和推广。

[1]何丰华,吉庆,陈德监,等.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中医辨治体会[J].光明中医,2010,25(1):107.

[2]杨自荣.采用消银颗粒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46例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8):1152.

[3]赵文雁,范辉,张小可,等.中药内服配合外洗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30例[J].中医研究,2010,23(10):37-38.

[4]张丽.自拟止痒汤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36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1):105-105.

[5]徐春霞.湿毒清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7下旬刊):4221-4222.

[6]卢言琪.消银颗粒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38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5):45.

[7]邓列华,李璟蓉,胡云峰,等.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3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15-316.

[8]王建锋,张虹亚,曹宇,等.养阴活血祛风法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36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4):27-30.

[9]吴振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小剂量左西替利嗪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3):812-813.

猜你喜欢

甘草酸复方病程
Anti-hypertensive and endothelia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Qima capsule (复方芪麻胶囊) on primary hypertension via adiponectin/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thway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HPLC-DAD法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4种成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寒湿瘀阻证336例随机对照研究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