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实开展国企巡视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2015-02-07金航

创造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党纪党规党风廉政

扎实开展国企巡视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文金航(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纪检监察部)

国企巡视工作是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强化对企业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指出“要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2015年以来,随着中央巡视组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巡视的全覆盖、以央企为代表的国企正在成为继党政机关之后反腐的“第二战场”。特别是2015年8月3日,党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后,国有企业巡视工作越来越成为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强化对企业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如何使巡视工作真正成为国有企业规范健康发展的助推器,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扫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既是当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考验纪检监察监督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方面,那么如何扎实开展国企巡视工作,不断构建国有企业以巡视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

一、瞄准五个“靶心”

(一)瞄准国有企业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靶心”

全面从严治党,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是新一届党中央对世人的庄严承诺,国企也不能例外。从前几轮对国有企业专项巡视看,发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企业党委和纪委没有切实担负其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总以为自己要以生产经营为重心,对党风廉政方面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结果小问题演化成了大问题。如果企业党委、纪委真正履行了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真正把党章党规党纪挺起来、立起来、严起来,巡视工作聚焦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很多违法违纪问题是可以扼杀在萌芽状态的。

(二)瞄准企业生产经营中“三重一大”决策程序、落实民主集中制的“靶心”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也是国有企业党委开展好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法宝。在权力相对集中的国有企业,国企主要负责人要运用好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因此国企巡视工作可以把检查和了解国有企业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作为巡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了解企业“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入手,更好发现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

(三)瞄准党纪党规的遵守和“四风”突出问题“靶心”

新一届党中央从落实八项规定和改进“四风”入手,强调党规党纪的重要性,并明确了违纪与违法的关系,强烈释放违纪必究,越往后执纪越严、处分越重的信号。在国企巡视工作可以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从党员领导干部遵守党纪党规和“四风”突出问题入手,从线索、苗头中查找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企业党组织,及早进行提醒约谈。

(四)瞄准信访举报件反映出的问题“靶心”

实践中,一个单位的信访举报件往往能成为了解一个单位历史,各种矛盾纠纷,职工利益诉求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甚至可以得到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线索。在国企巡视中,可以从企业已发生的重大经济案件、违法违纪案件入手,盯住关键岗位人员和知情人,重点了解企业负责人在生产经营和业务往来中有无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五)瞄准企业改革改制中腐败多发的区域“靶心”

国企改制不仅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对被改革、改制的企业来说,也是一场巨大的利益调整,容易发生腐败行为。在国企巡视中,可以重点关注企业在改革、改制中有没有出现腐败行为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多到普通职工中去听意见、心声,往往能得到很多一线消息。

二、正确处理三种关系

(一)正确处理全面巡视与突出重点的关系

在国有企业开展巡视工作,要正确处理全面巡视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在巡视的对象上,重点巡视企业党委、董事会和经理班子成员,巡视范围要着力发现被巡视对象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发现在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以及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巡视重点环节上,要直奔主题,把握“短、平、快”节奏,强化问题导向,紧紧抓住当前国有企业在投资决策、重组改制、资本运营、产权交易、工程招标,以及物资采购和供应等易发、多发腐败问题的环节,集中力量进行深入了解。

(二)正确处理开展巡视工作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

巡视国有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开展国企巡视时,要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尽量不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及稳定。例如在召开巡视工作座谈会时,为更充分听取意见,不影响生产,可以在厂休时召开,也可以不拘形式,主动到车间、机台听取职工意见;在进行个别谈话时,可以采取提前约谈、上门约谈等灵活多样的谈话方式,既保证巡视工作的有序进行,又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

(三)正确处理做好巡视工作与加强多部门监督的关系

在国企开展巡视工作归根到底属于监督工作的一种,与国有企业纪检、审计、财务、法规、工会、监事会等职能部门的监督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巡视工作一般都有时限限制,在有限的时间内发现全部问题是不可能的事情。要提高巡视工作效率,就要充分借鉴其他监督部门已有的工作成果。开展国企巡视时,要充分听取各监督部门意见建议,请他们介绍被巡视单位的情况,提供有关问题的线索和资料,形成监督合力,共同开展工作。

三、“五发挥”“五结合”构建国有企业以巡视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

(一)发挥服务作用,与主管部门履行好监管职责相结合

在发挥巡视工作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作用的同时,国企主管部门也要切实履行好主管职责,各级国资委当好企业的“老板”。针对时有发生的大型国企高管违法违纪案件,各级国资委要切实承担起监管职责,不仅要管好经营,也要把巡视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

(二)发挥规范作用,与做好内部多部门联合监管相结合

国有企业往往都设有董事会、监事会、纪检、工会、财务、审计、法规等部门,各部门都在依据各自职责为企业规范管理作着贡献。但实践中企业内部各监督部门往往“各唱各的戏”,没有形成大规范的格局,也没有形成监督的合力,导致监督资源的浪费。国企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董事会、监事会、纪检、工会、财务、审计、法规、巡视等部门的制约监督作用,通过定期召开规范管理联系会议的形式,分享规范管理信息,开展规范管理联合检查,形成监督合力。

(三)发挥震慑作用,与强化党规党纪和作风建设相结合

国企巡视发现问题本身就具有巨大的震动和震慑作用。国企巡视不应是以往的宽泛无边、面面俱到,而是要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以善于发现问题、发挥震慑力作为主要任务,着力发现反腐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干部选任四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发挥巡视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充分走群众路线又不搞群众运动,形成体制内和体制外、单位内和单位外的内外联动监督机制;要紧盯党规党纪的执行和加强作风建设,实行常规巡视与专项巡视相结合,哪里问题集中就巡视哪里,谁问题突出就巡视谁,巡视过后再组织回头看;充分运用巡视成果,巡视工作中要履行好职能部门和监督部门职责,避免巡视盲区,当好企业党组织的“千里眼”和“尖兵”。

(四)发挥遏制作用,与提高巡视队伍素质和水平相结合

国有企业巡视发现问题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发现问题,以坚决的态度严肃查处有问题的干部,可以警示广大干部,强化“不敢”的氛围,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为充分发挥巡视的遏制作用,对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要分门别类,一件一移交,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通过对普遍存在问题早发现、早报告,促进问题解决,进行及早教育提醒,通过“抓早抓小”,实现对干部的关心爱护,抑制腐败滋长的势头。

(五)发挥治本作用,与完善制度解决特色性问题相结合

国企巡视的长远意义在于通过巡视建立完善相关制度,通过制度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堵上制度的漏洞,填补制度的盲区,使类似的问题不再发生。因此在国企巡视中,发现问题只是解决了“标”的问题,为了治“本”,还要依靠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在对国企进行巡视情况反馈时,不仅应该反馈巡视中发现的问题,也应该对巡视中发现的制度漏洞,管理漏洞提出中肯、符合实际的意见建议。被巡视的企业也要虚心听取巡视组意见建议,对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要按照整改要求制定整改制度和措施,整改要明确整改责任,确保制度执行到位、整改落实到位,并进行回访督查,从而有效防止类似问题的再发生。

在当前反腐倡廉大背景下,如何做好对国有企业巡视工作,不仅是理论和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新课题,需要不断探索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切实把国有企业巡视工作放在心中,扛在肩上,抓在手里,聚精会神一抓到底、持续用劲一贯到底,就一定能开创国有企业以巡视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局面。

猜你喜欢

党纪党规党风廉政
延津县审计局 召开“党章党规学习月”活动动员会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深刻认识党纪严于国法的必然性
党规党纪实施中的“虚化”问题治理研究
党员要自觉以党规党纪为活动边界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
论纪检监察干部遵守和贯彻落实党纪党规党法的重要性
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