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卡蓝默“全球治理”的协同合作思想——读《破碎的民主》有感

2015-02-07孙嘉忆

法制博览 2015年14期
关键词:全球化民主体系

孙嘉忆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710119

一、当代民主困境与变革诉求

当代民主形式主要指现代国家普遍实行的代议制民主。这种当代民主具备人民主权观念、人民代表模式、平等的政治权利和多数统治等特征。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主化浪潮的推进,当代民主在世界范围的发展蔚为大观。而进入21世纪,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呼唤着新型治理模式的产生。社会治理主体的单一性被打破,形成多种势力的共同治理。与此同时,世界多极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蔓延使各区域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国家范畴的治理已不适应现实需要。利维坦式国家治理模式,限制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论美国的民主》中托克维尔高度褒扬的“乡镇自治”式的自觉性民主实践受到国家干预层面的阻碍,对于民主实行效果的反思以及新型治理路径的发掘成为卡蓝默关注的焦点。

帕特里克·蔚五海在《民主、激情和边界》中提出:“世界空间的构建从根本上改变了民主的概念”,认为“新的边界是地球的边界,民主国家无法再通过将遇到的困难归咎于外界的对手而将其消除”。卡蓝默指出导致治理危机的原因:政界推卸责任;未能动员基层公务员参与改革;公共管理智力投入不足;缺乏对治理进行根本性的思考等。在全球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传统模式不适应时代需要,需谋求治理变革,构筑全球性合作治理体系,建设全人类的协同发展共同体。

二、对全球治理的现存体系的批判

卡蓝默对民主制度的批判,实质上是对全球治理的现存体系的批判。当前的治理体系是一种“扭曲的”,而非“真正的”全球治理。一方面,全球治理在其市场化进程和市场矫正功能方面存在断裂和不足。许多参与者无法代表世界各国和人民的利益,存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机构中拥有的发言权太少、发展性资源集团性垄断、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等问题。另一方面,各国之间力量差距加大,全球治理成为一个“争夺财富、权力和知识”的场所。在此情况下,纠正民主的缺陷,促进全球社会的公正势在必行。

卡蓝默理想的全球性合作治理体系是超越地缘政治的全球治理,公民社会的建构不能局限于一个国家。这呼应了戴维·赫尔德“民主空间扩展”的思路。事实上,自冷战结束以来,不同民族国家联系日益紧密,逐渐突破地缘政治模式。尽管当前治理体系中治理的范围还限于国家而非全球,多边主义还未驯服强权,但是随着自由民主国家的力量被全球化力量超越,我们需要正视这种民主空间的扩展。在非国家力量发挥巨大影响力的世界中,控制全球事务的霸权性等级体系已失去其效能,世界走向更复杂的多层全球治理结构。卡蓝默的主张适应了全球治理新需求。

三、建构全球治理模式的路径

(一)合作理念

迪尔凯姆依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将社会团结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将该理论推论至对全球治理问题的思考:全球治理的参与者都意识到自己是整体中不可或缺的单元,对全球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和影响,进而增进他们的团结感和责任感,推进参与者间的深度合作。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全球治理应如卡蓝默强调的,是在合作理念下建立的。

(二)多层全球治理结构

全球治理是一个参与主体多元的联合体。主体包括政府机构及非政府组织等。面对单边主义秩序的缺陷,卡蓝默指出“当代社会的任何重大问题不能在一个层次、由一个机构处理”,“放弃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多方面把握多元和统一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卡蓝默多层全球治理秩序思想。通过制定和实施全球的或跨国的规范、原则、计划和政策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解决共同的问题。多层全球治理较之多边主义跨越了地缘界限,弱化强权政治的效能,有助实现更好地实现全球合作,促进全球社会的公正,推进多元利益诉求的表达与实现。

(三)治理的微观层面

值得一提的是卡蓝默注意到了政治的微观层面——培养个人政治技能。约翰·奈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指出,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全球性经济社会。多样性选择的个人由以前向组织机构求助转为依靠自助并组成非正式网络。卡蓝默的全球治理思路正是适应了个人主体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提出的。他强调实现真正的民主并不止于政治机制方面,还需要培育一种公民觉悟和公民情感,这于全球治理的实现同样重要。如吉登斯主张的生活政治——在一种反思性秩序的环境中,它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政治。把自我和身体与全球范围的系统联结在一起,全球化的影响已深入到自我的反思性投射中,反过来自我实现的过程又会影响到全球化的策略,个人化与全球化相互关联。在全球治理时代,政府社会契约的强制性力量开始减弱,政府也开始进入一个与社会之间平等制定契约和遵守契约的阶段,工业社会中的契约精神正成为唤醒个体道德觉醒与主动合作的引信。在这关键的历史时期,卡蓝默的“合作治理”构想对于启蒙个人于自己、国家乃至世界所担负的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四、对推进全球治理的反思

分析多层全球治理结构,引起我诸多反思。吉登斯指出,全球化本质的一面:在民族国家体系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主权的此消彼长过程,一方面各个民族国家在一致行动或权利联合过程中,会对自己的主权有所削弱;另一方面不少民族国家增强了自身的影响力或者维护自身主权的倾向。地方性互动网络的衰落使民族国家受到威胁,而成功的经济发展加强某些民族国家。那么随着多层全球治理结构的发展,民族国家是否仍是全球政治秩序的主导者,国家的自主性是否会遭到破坏,这些问题还需进一步分析探索。

但可以确定的是,面对多层全球治理这一更为复杂多变的治理结构,必须要建立一套以合作理念为导向的,能够为全人类共同遵守的普遍规则体系,用以调节国际关系和规范国际秩序的所有跨国性的原则、规范、政策、协议、程序,以此维护国际社会正常秩序,实现人类普遍价值。

五、结语

近代“原子化”的社会治理体系及其制度,造就了被异化和被抽象的个人。原子化的个体基于权利和利益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更带有工具性的色彩。卡蓝默对于全球合作治理体系的探索,不仅对于促进国际合作、推进治理公正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更有利于实现个人“完整性”的自我觉醒。对于促进全球治理这一问题,引用作者对于中欧合作的见解:“中欧的第三次碰撞就像是一场恋爱,我所相信的爱情,正如圣·埃克绪佩里在《小王子》里所写,‘爱情,不是两人互相看,而是朝着一个方向看’”——在全球治理的大环境下,参与治理的主体应树立共同原则,培育共同合作意识与协调发展意识,构建与时俱进、适应全球发展的治理模式。

[1]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M].北京:三联书店,2005.

[2]李强主编.民主与现代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4.

[3]张康之.论伦理精神[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36-133.

[4]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化与反全球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治理全球化:权利、权威与全球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张康之.论民主困境中的治理变革——读卡蓝默<破碎的民主>[J].学海,2006.

[7]熊培云.民主尚未成功,世界仍需努力——访法国人类进步基金会主席皮埃尔·卡蓝默[J].南风窗/半月刊,2005.

[8]俞可平.全球化:全球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全球化民主体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