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尖上的隐患——从法律角度保障高校食品安全

2015-02-07鲍丽琼段琪琦

法制博览 2015年14期
关键词:安全法食堂食品

鲍丽琼 段琪琦 肖 敏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江西 南昌33006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我们每个人赖以生存的基础。食品中毒事件在大学里屡见不鲜,校园食品安全令人堪忧。大学生作为优秀的青年群体之一,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高度重视并加强高校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对于我国高校食品安全目前在法律构建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很有必要提出一些旨在加强高校食品安全的法律措施。

一、高校食品安全问题的现象及其原因

(一)利用法制漏洞牟取暴利

对于高校的食堂承包者和食堂周边的小餐馆老板中很多人为了省成本,牟暴利而利用我国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存在的漏洞,明目张胆的滥用不合格的食品加工原料,比如地沟油、镉含量超标的大米等。这样必然会生产出与国家食品安全与卫生标准不相符的食物。究其根本,正是由于我国法制方面存在着漏洞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二)基础设施落后影响卫生安全

尽管有些学校每年都在食堂修建上投入一定的资金。但是由于学校不断的扩招和学生对食品安全方面的需求的不断加大,投入的资金难以改变落后的设施。因为高校食品生产工艺陈旧并且技术低,大多食品生产加工的模式仍比较落后,所以生产出不合格的食品质量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工作人员素质偏低而且法律意识淡薄

高校中食堂工作人员缺乏食品安全与卫生意识,如存在着做饭之前常常不洗手,导致饭菜中携带大量细菌;需要清洗干净残留农药的蔬菜也只是大概清洗等现象。这也是因为在学校中从事餐饮的人员中大多学历偏低,所以法律与责任意识比较淡薄,因此也只会关注自身眼前的利益,而忽视诚信与责任的问题,导致高校食品安全与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二、加强高校食品安全法律构建的意义

高校食堂与其附近小餐馆的多数老板为了可以牟取暴利,在生产与加工的食品中掺假,严重影响食品安全,从而使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的危害。而高校食品安全法律的监管范围涵盖了所有生产及经营销售食品的场所如食堂和超市等,并且监督、管理和控制着这些场所所经营和销售的食品的安全性和标准性问题。因此,对于高校的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的有力措施就是完善高校食品安全的法律,尽量避免与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三、我国高校食品安全法律构建的不足之处

(一)高校食品安全法律标准相对滞后

根据国际及我国国内食品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可知,不同类别的食品安全标准也各不同。据可靠的资料显示,虽然我国关于食品标准的立项已经超过2200余个,但其中涉及到食品安全层面的法律标准仅仅达到510个。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专家郭卫红教授也说“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制订远远滞后。”例如,关于食品添加剂目前我国有2000多种,但是有检验方法标准的,只占总数的不到四成。因此,我国的食品安全在与国际中的相关规定相比之下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国内的很多标准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甚至于重新修订。

(二)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我国国内食品安全的法律构建体系中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我国目前相关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数量庞杂,而且大多数是由不同的部门以及在不同的时期所制定,所以会存在着一些上位法与下位法、特殊法与普通法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之处。第二、关于我国在2015年4月24日新通过的《食品安全法》中第138条,规定了违反食品安全法所要承担最低赔偿额以及10倍的惩罚性数额的赔偿。由此可知,我国《食品安全法》虽然规定了惩罚性赔偿措施,但是相对于违法者高额的利润,惩罚力度明显不足。第三、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法律责任的规定中行政责任的处罚比较详细和周到,但是相比只占全部条款的4%的民事责任则过于的简陋,而刑事责任的规定更是甚少。

(三)监管机构的设置存在问题

我国食品监督管理的机构的设置不合理。因为是监管机构是分工配合的模式,以及各级食品安全行政管理机构分层与分级的设立,所以这种模式看似层层递进、合情合理,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监管的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情形,因此就会出现“数个部门不能保证一个食品安全”的现象。

四、加强高校食品安全法律构建措施

(一)提高高校食品安全法律构建标准

我国食品安全的标准过于杂乱,因此在对高校食品安全法律构建中,可以从三方面提高构建标准:第一、切实加强学校食堂及其周边食品安全监管,以学校食堂及主要面向学生销售食品的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场所、集中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第二、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容易引起消费者歧义的或漏洞较大的概念性名词,如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等,这些概念无明确标准,在法律构建时要对这些概念性的名词进一步作出比较明确、易懂的解释以免不法商贩有机可乘而滥用。第三、在高校食品安全法律构建时要借鉴国际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对国际上作出的食品加工标准等进行研究,并引入到我国高校食品安全法律构建的各个环节中。

(二)完善食品安全的相关立法

在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设置上,我国可采用类似欧盟食品安全法的基本法统筹专项法,在以《食品安全法》为基本法的标准下,规范相关的法律制度,制定出规定不同的食品标准的专项单行法。关于后续的立法,要以全国人大常委通过的《食品安全法》中的规定为基础,从而逐步进行完善以确保该法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处于基本法的地位不会被动摇。要整合原有各个食品安全的单行法,与此同时,要修订冲突与矛盾的立法,清理、修整与上位法相矛盾的地方性规章、部门规章。

(三)制定明确的高校食品安全法律监管目标

在制定高校食品安全的法律监管制度中,首先是要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这一点我们可以参照欧美立法的模式,也就是赋予食品安全委员会更多的实权,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督提出合理与科学的建议,以及对于食品安全方面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而不是仅仅只有表面上可以协调各机构的作用。同时要把食品安全委员会置于在食品安全工作领域中相对于其他部门的领导或主导地位,对各监管部门的职责给与明确的界定。然后是在高校食品安全中制定明确的监管目标,根据监管目标制定出相对应的法律条文,同时应制定相关的处罚措施,这样尽可能的对于高校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之构建是全面而完善的。

五、结语

近年来随着关于食品安全的话题在不断的涌现,以及各个消费者法律意识逐步增强的同时,社会各界的目光也更加关注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构建,尤其是国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也逐步对高校法律构建加以重视。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金小桃在2015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中指出:“2014年卫计委共完成228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和68项新标准制定公布。2015年要完成标准整合工作任务,基本建成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进一步规范食源性疾病管理,做好食源性疾病的报告、处置和部门通报工作。”如此看来,高校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找寻最佳解决方案。

[1]出端艳.浅谈加强高校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9).

[2]田娟.高校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J].品牌(下半月),2013(04).

[3]何勇.浅谈高校食品安全的法律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3(11).

猜你喜欢

安全法食堂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日本修订劳动卫生安全法(ISHL)
《食品安全法》修订应瞄准三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