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假民事诉讼之防范

2015-02-07张栋

法制博览 2015年14期
关键词:民事诉讼防范措施司法

虚假民事诉讼之防范

张栋

宜兴市人民法院,江苏宜兴214200

摘要:当今社会民事虚假诉讼现象越来越多,严重的威胁到了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也严重的威胁到了我国法律以及司法的威严。我们要对民事诉讼的各个步骤进行严格审查以及根据虚假民事诉讼的特点来制定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对现在所实行的法律制度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健全。

关键词:虚假;民事诉讼;防范措施;法律;司法

中图分类号:D9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4-0160-02

作者简介:张栋(1977-),男,江苏宜兴人,汉族,大学本科,宜兴市人民法院审判员。

一、引言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进行处理、解决民事案件的过程,整个过程要求当事人和全体的诉讼人员参与,依法的对案件进行审理,以此来解决民事上的一些纠纷。但是现在我国法律制度上存在着一些漏洞,当事人就抓住这些暴露出来的漏洞开始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利用人民法院获取非法的权益,再加上一些不良风气严重的影响到当今的社会,使得产生了许多虚假的民事诉讼,所谓的民事诉讼虚假行为主要是指当事人伪造一些假的证据并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法官的信任,并通过司法的判决来达到一定不正当的目的。虚假民事诉讼的出现严重的影响到了国家的信誉,扰乱了法院的正常工作,对法律的尊严和司法的权威性造成了严重的损坏。

二、虚假民事诉讼的危害性

(一)严重危害到法律的尊严

我国的法律主要是维护国家的利益以及社会的稳定,而司法的存在往往是用来维护社会的正义。但是由于现在虚假民事诉讼的存在,一些人在利用非法的手段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样就严重的背离我国诉讼的根本目的,虚假的民事诉讼这种不正当的行为严重的危害了法律的尊严,使得司法的整个程序受到严重的干扰,对我国的公民带了很大的影响。

(二)司法资源的大量浪费

要想维持我国的司法系统的正常运作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现在我国的司法资源还是比较欠缺的,在配置方面也不是特别合理,这就逐渐的形成了司法需求和有限的司法资源之间的矛盾。虚假的民事诉讼往往是以合法的程序进行的,因此往往会具有一定的蒙蔽性以及欺骗性,往往需要进行二审或者多次审查才可以纠正其中的错案,这样就会使原本就不是很多的司法资源变得更少,资源的配置也变得越来越不合理,虚假的民事诉讼严重的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久而久之就会耗费我国的大量司法资源,对我国的司法系统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严重侵害他人利益,激化了社会矛盾

虚假民事诉讼会严重的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浪费其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例如:有些虚假民事诉讼得逞之后使得相对人支付一些不该支付的款项,这样就会造成相对人财产的严重损耗,严重的还会造成相对人因受到诉讼失败的打击导致社会评价的严重降低、精神上受到严重的打击等后果,更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其生产经营受损导致破产等,这些都会引发和激发一些社会的矛盾。

三、防范虚假民事诉讼的几点建议

(一)对案件的证据严格审查

首先在诉讼过程中要审查当事人的身份是否真实,然后再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想法,结合双方提交的证据进行辨别当事人是否存在虚假事实和证据的可能性,在此期间要特别的重视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证据与证据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联系,尽量排除证据之间的矛盾点。

(二)强化当事人和证人的出庭义务

在开庭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当事人和证人的言行举止来判断其陈述的是否都属实,通过向其做释法说理来引导其做出真实意思的表达,除此之外,如果一些代理人不提供或者暂时无法提供联系方式,导致法院无法进行核实当事人的诉讼是否是真实,就应当依法判决代理行为无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规避发生虚假诉讼的可能性。

(三)向利害关系人通报案件情况

在进行民事诉讼时,要向可能存在的厉害关系人进行通报案件的整个发展的情况,在整个案件的诉讼结果将损害其利益的第三人,应当赋予其参加诉讼的权利,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有效的规避虚假民事诉讼事件的发生。

(四)对调解制度进行规范

在对一些高发的调解案件进行处理的时候,要本着自愿与与守法的原则,法官应该对案件进行详细的调查以及分析,确定证据是属实之后再对双方进行调解,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给第三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公共利益带来一些损害。如果一些案件事实并没有查清楚,责任也分担不明确,这就不能给出调解书,对于当事人持和解协议、要求法院给出民事调解书的,应该确保不损害第三人、集体、社会以及国家的利益。

(五)对虚假民事诉讼进行严厉打击

我们要将这种虚假的民事诉讼归结为严重妨害正常的民事诉讼的行为,当发现有人做出故意伪造、毁灭一些证据、恶意串通进行谋取利益、利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谋取利益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的行为,一定要对其进行高额度的罚款,如果情节比较严重,严重的危害到了国家的利益,构成了犯罪,还应当进行刑事追究。除此之外,还应该完善第三人损害赔偿制度,对于因虚假诉讼遭受损害的受害人,可

以对虚假诉讼行为人提起侵权之诉,要求虚假诉讼行为人赔偿所造成的损失。

四、结语

在我国民事诉讼的领域中,双方当事人私下串通,采取非法的手段进行谋取各自的利益,合伙进行捏造事实和证据然后向法院提起诉讼,然后通过正当的民事诉讼,对第三人的财产和权益带来危害的行为越来越多。这种虚假的民事诉讼对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影响到了我国司法的正常运作。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针对当前不断增多的虚假诉讼行为,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对这种虚假民事诉讼进行防范,保证这种现象不会再发生,在广大公民面前形成一个良好的法律尊严。

[参考文献]

[1]侯依林.对虚假民事诉讼法律规制的路径选择[J].知识经济,2010,12:45.

猜你喜欢

民事诉讼防范措施司法
制定法解释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
司法所悉心调解 垫付款有了着落
非正式司法的悖谬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论司法公开的困惑与消解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