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灰尘足迹的提取方法

2015-02-07李秀华,易霞

法制博览 2015年14期
关键词:刑事案件

浅谈灰尘足迹的提取方法

李秀华1易霞2

1.临湘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湖南临湘414300;

2.岳阳市公安局君山分局刑侦大队刑事科,湖南岳阳414005

摘要:简单介绍足迹在案件侦查中的地位作用及灰尘足迹的概念和各种提取方法。

关键词:灰尘足迹;刑事案件;足迹提取;物证包装

中图分类号:D91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4-0158-02

作者简介:李秀华(1979-),女,湖南岳阳临湘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干警。

一、足迹的含义、地位与作用

(一)足迹的含义

为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赤足、鞋、袜与地面等承痕客体摩擦接触产生的痕迹。人体在运动时,在人体自身重力与肢体的作用力下,以造痕客体或造痕体(包括赤足、鞋、袜)与地面等承痕客体或承痕体的接触,使得承痕客体的外观发生相应变化而产生的痕迹。

(二)足迹的地位

由于犯罪案件的发生率在当今日趋加大,在犯罪案件的调查过程中,足迹检验相关技术的地位越发显著,也逐渐被司法部门与公安机关所看重,这与足迹本身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只有不断完善足迹检验技术,使对其的利用日趋成熟,才能更好地发挥足迹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作用。

(三)足迹用来侦查案件的科学依据

足迹作为一种高频率使用的物证,在刑事案件的调查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现代社会,足迹、枪痕迹、指纹、工具痕迹等,都是刑事案件诉讼过程中的重要物证,其中足迹的作用尤为明显。连续性足迹的特定性、足迹的相对稳定性、足迹的反映性、足迹的连续性使得足迹鉴定的科学性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侦查案件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下是对足迹作用的相关分析:

1.案件的性质分析

在侦查整个刑事案件的过程中,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是是否该事件构成犯罪,是否该事件急需立案侦查的问题。例如当一起命案发生时,应该弄清其性质是他杀、自杀、还是意外事件,在对现场遗留足迹的仔细鉴定后,从而判断该足迹究竟是第三人还是死者本身的,或者进一步分析还原现场的人数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如果排除受害者本身的足迹,判断为其他人的足迹,便可方便侦查员排除自杀的可能,为他杀事件的判断提供可能性。

2.提供线索,缩小范围

在已经确定刑事案件性质之后,侦破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对侦查有个明确的方向性和范围定位性。当不能准确的定位案件的性质时,也就会影响到案件方向和范围的确定,进而阻碍到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严重影响到侦查工作的效率。

即使可以通过被害者与群众的主观证词与客观的现场反映来了解相关情况,但是遗留在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却因其突出的客观性显得格外重要。美国的赫伯特,闻名世界的法庭科学家,曾说过:“物证是不怕恫吓的,物证也是不会被遗忘的。物证总是将其客观性展露出来,它不像人类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不会诱发出主观的情绪,它总是更为耐心地等待相信真理的人去发现自己,而后接受内行人的检验与判断。”就佐证了足迹的客观性。

3.案件的串并

在侦查环节中,可以充分对遗留在现场的物证进行其规律与特点的分析,这主要是利用罪犯实施犯罪行为时,在其大脑思维模式的带动下,导致的所有事物发生变异的组合,包括鞋印动力的定型痕迹、罪犯遗留在犯罪现场的形象痕迹;罪犯作案的地点、时间、目的、对象以及作案人自身的体貌、语言和各种遗留物品的突出特征等。在侦查案件时,一旦了解到罪犯作案时使用了同一工具,采用了相同的作案技巧与手段,便为串并类似多起案件,顺利实施侦破工作提供了条件。

4.锁定罪犯,提供重大证据

重证据,轻口供,是刑事案件侦查中必须遵守的准则。对现场的痕迹物视而不见,将不利于案件的证实,是不可取的。当认定的现场足迹和犯罪嫌疑人本身一致时,便能为揭露罪犯提供最有强大的证据。[1]

二、灰尘足迹的提取种类及相关具体方法

灰尘足迹属于松软可塑类承痕客体,其可塑性能好方便反映出足迹的众多特征,在现场中容易出现,但因其可塑性的特征便不易提取。

其提取方法有:偏振光摄影固定法、胶带提取法、静电吸附法、多波段光源照相提取法、提取JB染色液法等。下面是部分方法的具体提取步骤。

(一)提取灰尘减层足迹

对于附着在承痕体上的层面厚、细腻同时吸附性较强的灰尘,有清晰的、具有明显的特征的足迹能够采用直接拍照或者在使用静电吸附器吸附后再实施拍照取样。对附着在承痕体上的层面薄,然而承痕面平滑的客体上的足迹,或者在光散射的影响下,呈现出目见有痕,然而步伐、形态、和细节的反映特征不明显,不方便拍照直接提取,就可以选择在夜间的时候,当侧面打光完成之后再进行拍照处理;如果是在营业场所、交通要道以及雨雪风等天气的户外环境下,条件不允许,就需要在遮光的黑暗环境下进行打光拍照这一过程,这时如果承痕体的体积小或者便于移动,就可将之带到实验室进行后期处理。

(二)偏振光摄影提取

分布在深色纺织品上的微小灰尘足迹、指印是刑事案件中最常见的痕迹。利用偏振光摄影可以有力地突出灰尘痕迹和纺织物间的巨大反差,同时更好地降低背景光产生的亮度,减小且清除背景颜色与花纹的干扰。将偏振光摄影和其它相关的技术手段联立使用能够最大限度地锁定深色纺织品出现的微小灰尘等痕迹。

偏振光具有漫反射这一特性,因而采用该技术能够识别存在于案件现场中细微指印与灰尘足迹。在能够加强反差的偏振光摄影的作用下,用灰尘颗粒上的反射光来固定这类痕迹的方法,常常与其他方法相形见绌,往往使偏振光状态产生强烈的变化,成为自然光。将漫反射光摄影和其它相关的技术手段相结合就能够更好地固定通过自然光垂直在物面法线的方向上的分量痕迹。透过相机镜头感光记录下的基本光线,形成在胶片上的深色纺织品上的痕迹包含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当利用偏振光拍摄的灰尘类痕迹的灰尘量微乎其微时,痕迹本身体现的反差就微弱地厉害,当利用较佳效果的方法时,痕迹由于已展示在可见光下面不容易看清其大致特征;二是灰尘粒度不粗极细,然而鉴于承载灰尘类痕迹的客体种类繁多、大同小异,容易在自然或者人为原因的影响下使其原始的状态发生改变。

(三)透明胶带提取法

当前铀面砖、大理石及木地板多成为室内地面的装饰物,这类材质表面多平整而光滑,一般遗留在此种客体上的灰尘足迹,采用静电吸附仪来提取或者是打侧光直接照相提取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段。然而由于客体表面出现颜色不深、色彩复杂,提取时相机使用效果较不佳,例如在利用静电吸附仪提取时,地面上存在灰尘的数量,使用了不同的电压,都会在不同程度影响灰尘的提取,相对细微的特征在被吸附后就会模糊甚至是消失不见,况且静电吸附仪对塑料的、木的地板没有起到作用。经过笔者的多次实践,了解到在透明胶带的辅助下粘取灰尘后拍照提取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最初采用侧光深入观察的方法来突出显示精准的地面足迹的位置,随后粘贴胶带一边于含有足迹一端的地面,这就和提取手印大同小异,均匀地将胶带实压在足迹的另一边,避免产生气泡,在取下胶带后,将胶带稳稳固定在一个相对适中的盒子上(避免贴其他的衬底上),之后在实验室结合用透射光法来照相的手段,与此同时,条件允许的可就地提取。[2]

三、提取后的包装

(一)保证包装材料的清洁

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保证包装材料是干净、清洁并且之前没有被使用过。对各类物证的包装选用洁净的包装纸是提取物证的首要选择,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物证的霉变。

(二)合理使用软垫的用途

当单个的物证需要用纸箱来包装时,在物证周边放入充足的塑料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外界的轻微或者剧烈的碰撞造成物证的损坏。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证被装在相同的纸箱中时,垫层在预防外界碰撞的同时,还能够起到避免物证间相互碰撞的作用。

(三)包装易碎物证

易碎物证存放在包装箱里,应当采用相对松散的木屑和细小的碎纸片充当垫层。与此同时,物证与物证间务必保持适当的间距,同时加入垫料来充塞,来减少或者避免物证间的相互碰撞与挤压。

(四)包装末程

在一整个案件中,对所有物证的包装结束时,需要将这些分散的物证用大的包装纸或箱统一收纳以密封包装,同时现场负责勘查的技术人员需要在包装纸或箱上面注明所属案件、物证的数量与种类、提取物证的日期、提取的地点、提取者的姓名等。

[参考文献]

[1]陈振乾,史海青,王贵容,杨蕾.几种情况下的灰尘足迹静电提取方法比较[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6,04:44-46.

[2]杨斌,刘桂军.即时贴-JB染色法显现提取微量灰尘加层足迹[J].法制与经济,2015,01:85-86+94.

猜你喜欢

刑事案件
我国兴奋剂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之评价研究
刑事案件“情况说明”之规制——以C市B区200个案件为分析样本
侵财类刑事案件中被害人财产权益救济制度构建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假说、推理和证据
关于盗窃刑事案件认定的几点思考
试论“圆桌审判”对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影响
审判中心主义背景下刑事案件当庭宣判探析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主体研究
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思考
两高《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