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实务
2015-02-07赵志虎
赵志虎
湖北珞珈律师事务所,湖北 武汉430000
企业的合同法律风险一般是指企业自身的利益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时候受到损失或者损害的情况。在企业的法律风险中企业的合同法律风险属于一种多发的、最为常见的风险。作为保障合同签订双方能够实现利益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合同往往具备了较强的动态性的特点。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具体的履行合同所明确下来的各种关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旦在取得或者实现合同的利益时出现了障碍,这样就发生了基于合同利益的法律风险。所以对合同法律风险进行积极的防范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只有将防范法律风险的工作做好,才能够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一、常见的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分析
如果合同风险产生的时间为根据,一般来说可以将现在常见的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划分为两种,也就是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产生的法律风险和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合同的时候产生的法律风险[1]。
(一)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产生的法律风行调查,要尽可能地实际考察合作方,或者对专业的调查机构进行委托使其调查合作方的资信情况[3]。
2.审查合同的主要条款:企业必须要采取书面的形式签订各种合同,同时,还要注意合同要做到约定明确、用词准确,从而防止出现歧义的现象。必须要仔细的斟酌各种重要的合同条款,最好是能够对一些标准的文本进行参考,并且与其交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其实施增减。要对条款的实质内容进行审查。
首先,必须要明确的约定价款或者报酬,如果并不具备相关的约定,在这种情况下合同双方当事人需要以签署合同时的市场价格为根据进行履行;如果在法律中规定需要按照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就需要严格的以法律规定为根据进行履行[4]。
其次,要注意规格条款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高度的关注其中的多规格产品的规格条款,而且要对客户的需要具有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有差错的情况出现在供需之中。
再次,要认真审查质量标准条款,要严格地以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为根据对合同中列出的各种质量标准进行明确险:一般来说这种法律风险主要是指合同的内容存在的风险、形式存在的风险以及合同对方的履约能力存在的风险、主体资格存在的风险等。如果在签订合同之前没有认真的调查和了解合同对方,与具有主体资格瑕疵的代理人或者当事人签订合同,这样就会导致合同出现效力待定或者无效的情况,或者与不具备履约能力的代理人或者当事人签订合同,这样就无法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与此同时,如果存在着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合同失效;与此同时,如果合同形式存在着不齐备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有法律风险存在于合同中。再比如,如果在合同中以合同附件的形式制作产品的质量标准,但是在具体的合同签订过程中并没有附带质量标准附件等[2]。
(二)履行合同过程中产生的法律风险:这一类的法律风险主要是指在对合同进行履行的时候发现合同对方具有其他可能违约行为,或者并不具备履约能力,由于合同对方违约影响到己方的正常经营和生产。同时,这一类的法律风险也包括己方的生产经营在具体的合同履行中出现突发情况,或者在战略投资方面出现了比较大的调整,从而导致己方可能出现违约的现象,为此而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的风险。
二、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对策分析
(一)对签订合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防范的有效对策
1.在签订合同之前,签订合同的企业首先要认真的审查对方企业,要对对方企业的基本资料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供货及付款措施,从而能够防止出现各种风险。首先要对合同对方当事人的各种详细的资料等进行了解;其次要对合同对方当事人有没有签约资格进行审查,比如包括建筑业在内的一些行业在我国法律中具有从业资格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单位或者个人由于并没有从业资格就不能够开展法律中所明确规定的特定的业务,因此如果企业与这类没有资格的主体签订合同就有可能使企业面临的经济损失;再次要对合作方的履约能力和商业信誉进的约定,同时要对质量异议提出的期限进行约定,要对合同约定的标准是否符合客户的需求进行认真审查。如果没有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就必须要以与合同目的相符合的特定标准或者通常标准为根据进行履行[5]。
第四,要将履行方式条款明确下来,如果需要在本地运送货物,就需要将送货地点明确约定下来,这与处理纠纷是法院的管辖具有密切关系;如果需要在外地运送货物,就尽可能的不要写清楚,最好是将由本地法院管辖明确下来。与此同时,企业还要保证将收货方的经办人的姓名明确的列出来,这样就能够避免在经办人离开之后,合同对方出现不承认收货的问题,这样就会极大的影响到诉讼中的举证。除此之外,由于施工企业人员往往存在着较多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对方具有新的经办人,企业就需要要求对方将授权委托书提供出来。
最后,要认真审查违约责任条款,如果是由合作方草拟的合同,就必须要认真的审查有没有使企业责任加重或者其他不平等的违约责任条款。
3.签订合同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对方当事人应该要将其单位的公章加盖到合同上,或者对方当事人的经办人将公章的签约授权委托书提供出来;其次,企业要认真的保存对方的授权委托书,这样在出现纠纷的时候就可以将其作为证据;再次,如果对方是业务人员部门经理或者加盖部门分公司的印章,就需要提供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如果不然,就不能够签订该合同。
(二)对双方履行合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防范的有效对策
由于有很多不能确定的因素存在于履行和同的过程中,因此当事人双方可能需要变更合同;一方当事人可能在履行合同的时候出现违约的情况;可能会由于不可抗力而无法履行合同。这些问题都属于履行合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而履行过程中缺失相关证据以及对方的履约情况则是最为主要的履行过程风险来源。
1.处理票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由于购货方在对货款进行支付的时候产长采用的别的单位的支票,所以在具体的实践中一般都可以接受这种真实有效的支票,在接收支票的时候必须要对以下几方面的情况予以高度的重视,从而防止由于银行退票而导致的各种损失和麻烦:首先是收款人名称是不是正确;其次是书写的字迹是否清楚;再次是大写金额和小写金额是否一致;第四是大写数字是否正确;第五是加盖的印鉴是不是清晰;第六是有没有变造伪造的痕迹[6]。
2.以实际情况为根据适当的行使抗辩权:首先,如果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存在着互负债务的关系,而且并不具备先后履行的顺序,这时候就需要对抗辩权进行同时履行。在对方没有履行之前企业有权对其履行要求进行拒绝,如果对方的履行债务与约定的情况不符合的情况下可以对其相应的履行要求进行拒绝;最后是不安抗辩权:如果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在己方将债务履行完毕之后对方不会对其义务进行履行,为了有效的避免使自己受到损失,先履行的债务的当事人就可以按照法律的规定将履行债务的权利中止。对不安抗辩权进行行使的具体情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失去商业信誉;通过抽逃资金、转移资产的方式逃避债务;具有严重恶化的经营情况,不具备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三)发生纠纷时的处理对策
1.在对问题处理的时候必须要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收集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了关于合同方面的争执和冲突,当事人一方就有可能就会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从而很容易导致问题的处理陷入尴尬的局面[7]。
2.签订还款协议的时候双方当事人需要注意的问题:必须要将对方承认的欠款数额详细的写清楚;要严格的限定还款的具体时间;对签订还款协议当事人双方存在的其他争议事项进行回避;要明确如果在首次还款期已满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按时还款,这时候就要视为全部到期;要明确如果对方没有按时付款,这时候就必须要由企业所在地法院进行管辖;必须要将欠款单位的公章加盖在协议上。
3.适时的将合同解除:在必要的情况下要严格的以法律规定为根据将合同解除:由于不可抗力而导致合同的目的无法实现;当事人一方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以自己的行为明确的表示出或者明确表明不会对主要债务予以执行;某一合同当事人对主要债务的履行进行延迟,而且在合理的期限内仍然没有对主要债务进行履行;当事人一方存在着其他违约行为或者对债务进行延迟履行从而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8]。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就必须要充分的重视合同的管理工作,并且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的防控合同法律风险,将事前控制工作做好,从而能够在可控的范围内对合同风险进行控制。企业完成销售目标、实现正常运营的非常重要的保证和前提就是科学合理地安排内部控制措施、设置业务流程,为此,企业必须要充分的重视每一业务环节中潜藏的漏洞和风险,对自身的预控制度和措施进行不断的完善,积极的加强内部法律防控体系的建设,如果有必要,还要充分的借助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洪艳蓉.公司的信用与评价以公司债券发行限额的存废为例[J].中外法学,2015(01).
[2]王勇立.注册资本认缴制下对股东出资的法律监管[J].法制与经济,2015(07).
[3]阮肖肖.决议是否挑战了意思自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8).
[4]邾立军.有限责任公司现代化立法改革——比较法上的一个实证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5]崔永安,张成利.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市场,2010(19).
[6]李雪飞.加强现代企业合同管理,维护建筑企业合法权益[J].科技与企业,2011(11).
[7]张雅冰.论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的协同性[J].经营管理者,2011(19).
[8]李娇云.浅谈法律顾问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中的职责[J].法制与社会,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