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鱼说

2015-02-06谢凯

中华手工 2014年7期
关键词:象山古玩器物

谢凯

八十多个品类、三千六百多件,宁波市民王晓海收藏的鱼文化藏品在中国民间收藏队伍中可谓独树一帜、蔚为壮观。

旧石器时代的鱼形骨针、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陶塑鱼、红山文化时期的三孔卷口鱼、汉代的青铜鱼洗、唐代的摩羯鱼水注、宋代的八卦阴阳鱼瓷碗、元代的青花鱼纹壁瓶、清代的青花十鱼盆……在全国民间收藏家队伍中,宁波市民王晓海的藏品可谓独树一帜、蔚为壮观。三十多年来,他从世界各地收集的鱼文化藏品多达三千六百余件。这些从遥远历史长河中“游”来的鱼,不仅凝聚着历代能工巧匠的智慧结晶,也是华夏民族5000年历史的生动缩影。

人生的“鱼缘”

“爱吃鱼、爱养鱼、爱做鱼、爱藏鱼。”今年已经64岁的王晓海用简简单单的12个字来概括自己与鱼结下的不解之缘。小时候,王晓海非常喜欢养金鱼。参加工作后,他在一家饭店当主厨,拿手绝活又是做鱼,他能把鱼做出一百多种不同的菜品。

然而,说到藏鱼,王晓海却说自己最初并没有那么专一。上世纪70年代,20岁出头的王晓海在邻居的“鼓动”下对收藏古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藏品五花八门、包罗万象。“1994年是我收藏人生的一道分水岭。”王晓海说,那一年他加入了上海收藏家协会,在参观完几位会员的藏品后,王晓海惊讶地发现在有着“文物收藏半壁江山”之称的上海,收藏者非常注重主题收藏,比如专门收藏火花、邮票、筷子、算盘、月票、紫砂……王晓海受到启发,“我为何不也做主题收藏,从杂家变成专家?”

究竟收藏何种主题的藏品呢?王晓海认真梳理着自己二十多年收集的一千多件藏品,发现其中竟然有四五百件跟“鱼”有关。这一发现让他喜出望外:为何不收藏鱼文化器物呢?“宁波本来就是沿海城市,宁波人的生活跟鱼有着密切的关系,我收藏鱼文化器物,具有地利之便。”从此以后,王晓海在逛古玩市场时,眼里除了“鱼”,再无他物。后来,王晓海通过了解得知,在中国专门收藏鱼文化器物的,只有他一个人。

起初,王晓海的寻宝目光还局限在国内,哪里发现了中意的宝贝,他一定想方设法收入囊中,即便花高价钱、花冤枉钱也毫不计较。他曾为了一个绘着两条鱼的清代木盆而花200元高价向摊贩买下满盆的酒酿丸子,结果一家人整整吃了一个星期;又为了得到一件“渔翁与鱼”的瓷雕,他用一副五十多年前的对联、两幅名人字画、数件珍贵红木摆件做交换……

渐渐地,王晓海以收藏“鱼文化”器物扬名全国收藏界,藏友见到与鱼相关的古玩都会主动告诉他,甚至还有人带着宝贝主动送上门。几年前,王晓海应邀去象山做古玩鉴定,晚上,当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渔夫来到王晓海住的宾馆,特意把家中供奉了几代的“镇宅之宝”——一尊鱼龙石雕赠送给了他。

鱼跃“国”门

1997年,王晓海到国外旅居,足迹遍布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十几个欧洲国家。旅居德国时,王晓海在吕贝克市一家中国餐馆当大厨。由于厨艺精湛、为人和善,饭店的华侨老板非常欣赏他。在合约期满后,老板八十多岁的父亲极力挽留他,但王晓海仍然婉言谢绝,因为他放不下家里那些苦心收藏的“鱼文化”藏品。他把电视台采访他的录像放给老人家观看,老人深受感动,最终决定把自己珍藏了六十多年的一尊重达100斤、长93厘米的远古龙山大玉鱼送给他。

王晓海有一个平底的汉代青铜鱼洗,底部雕刻着一条翩翩起舞的大鱼,四周有数条小鱼围绕,这是王晓海在法国卢浮宫附近的一家中国青铜器古董店花6000法郎买下的。而另一件饰有6条金鱼的珐琅彩蜡烛台,又是他在荷兰的一个古玩市场花高价淘到的……回国前,王晓海把所有的“鱼文化”器物打包,结果整整装了二十多箱。这些原产于国外的或从中国流失出去的藏品就这样跟随着王晓海鱼跃“国”门,为王晓海的“鱼文化”收藏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晓海家境并不富裕,几十年来为收藏“鱼文化”藏品投入不少资金,曾有人开价3000万元购买他所有的藏品,被他一口回绝。“如果我搞收藏是为了赚钱,那我与投机商人有什么区别?”2009年,王晓海在象山举办了“首届华夏鱼文化精品展”,吸引了七千余人前往参观,参观者在欣赏藏品的同时,对鱼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次展览的成功极大地鼓励了王晓海传播鱼文化的信心,之后,他又和千岛湖有机鱼文化节、象山民俗文化村合作,多渠道推广鱼文化。

如今,王晓海正在筹建全国首家鱼文化博物馆,实现自己多年的心愿。虽然这些年来全国多个城市都有人开出了优厚的条件邀请王晓海前去开办鱼文化博物馆,但是都被他婉言谢绝。王晓海说,他要把鱼文化留在自己的家乡——宁波。

猜你喜欢

象山古玩器物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再访陆象山先生讲学堂
说说古玩、古董和文物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古玩抢劫
古玩,年代越久就越值钱吗?
象山
王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