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建筑装饰专业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5-02-06韦芬

教育界·下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色彩构成教学改革高职

韦芬

【摘 要】色彩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专业领域的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主要的教学目的有三个:一是方法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二是解决色彩的运用问题;三是结合相关专业内容使用于专业实践过程中。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素质有别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因而需要设计出更符合该类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相关内容的教学方法,以带动后续课程所需。

【关键词】高职 建筑装饰专业 色彩构成 教学改革

引言

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空间、量和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作为建筑学的一个分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虽需要具有理性分析的能力,但在从事专业技能展示的时候,还需要不少的艺术基础知识。色彩构成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同样需要掌握。

1 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背景

色彩构成课程是色彩知识的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像纯艺术中的色彩可以作为隐喻和晦涩的表达手段出现,对于设计色彩而言,它是说得清道得明的设计元素,是物理色彩与美学色彩相结合后孕育而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横跨人文和自然两大综合学科,涵盖的知识面极其广泛。

色彩构成源于20世纪初,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类课程基础教学中,它是一个比较完整而又系统的认识色彩理论、掌握色彩形式法则的艺术设计专业独立的基础科目。通过探讨色彩物理、生理和心理,调整色彩关系(对比、调和、统一等)以获得良好色彩组合,形成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构成体系之一。

2 色彩构成课程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设计教育起步较晚,经过三十余年来的研究,现在对于构成课程的认识很多院校都有很大的进步,关于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研究不断增多,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对传统教学模式仍有较强的依赖性;针对高职类学生基础的色彩构成教学资源较少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高职院校对色彩构成课程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的基础与发展水平不一致,对于色彩构成这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也是不一样的,如有些院校认为色彩构成与色彩课程内容具有重复性,因而减少色彩构成的授课学时,有些院校甚至是把色彩课程当作色彩构成课程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会严重减弱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分析、概括等能力,从而影响到学生对色彩的真正理解。

课程设置方面,色彩构成作为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中的一部分,在理论方面色彩构成与其它两大构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少院校的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内容往往较独立,与前后两大构成连贯性不强,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让学生在色彩构成的练习中忽略对形的考虑,没有充分了解形、色之间的关系,不懂得如何去创新形体,把握色彩。课程起不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2传统教学模式占主导

传统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大多采用教师教授色彩的理论知识,学生完成相关练习。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往往学生在完成固定的几种构成形式后对衍生作业比较木然,起不到开发学生操作性思维的能力,学生对课程知识也感到枯燥、乏味。

教学成果表现手段少,使用材料单一。色彩构成中的“构成”二字具有构造、解构、重构、组合之意,因而色彩构成在表现手段上也不能过于单一。目前,大多数构成作业都采用纸和颜料绘制完成,学生们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制作精美的图案,而忽视了构思上的创新。这种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色彩构成知识的拓展。

2.3专业特色融入较浅

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目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养成具有较强动手能力,便于在毕业之后最短时间里上岗。在以往的教学成果展现中,课题训练往往偏重于理论的再现,一味使用已有的简单命题,忽视色彩创新和色彩分析表现。为了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的,作为专业基础课的色彩构成,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将专业技能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在课题的选择上突破传统命题,结合专业实际项目进行命题。

3 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思考

结合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发展趋势,针对色彩构成理论知识,在教学内容选取及课程设置架构上,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手探析。

3.1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创新能力及素质培养

高职教育应针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现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教师应对自己的授课内容和讲课方式进行思考,尽量减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授一定传统理论知识外,通过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程度,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审美感觉,最终达到在专业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特定条件下的色彩设计,并在今后的专业实践中做到融会贯通。总之,专业内涵的学习,除了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外,需要多看、多思考,因为设计没有固定公式可遵循。

3.2与时俱进,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化仪器相结合

高职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有别于艺术设计类学生,他们在入校之前大多没有接触过色彩训练,虽在色彩构成课程之前不少院校会开设色彩课,让学生通过水粉颜料了解色彩,但仅有的几堂课程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色彩感觉的提升。因此,在色彩构成教学过程中,对色彩的调配、组合、表现以及造型等方面的知识训练,仍然是该课程学习的重点。为了增加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同时也有别于色彩课程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的色彩构成课程教学中有必要将传统的训练模式与现代化仪器相结合,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色彩构成突破传统水粉技法训练外,可尝试用别的画材、不同材质纸张来操作;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可用不同软件调配色彩,进行装饰图案的创作;学生通过用智能手机中下载的软件进行色彩训练,上传至QQ或微信供教师及同学点评等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构成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升华。

3.3结合专业特征,设计情境教学

色彩构成知识大多是抽象的,如何将抽象的知识转换为应用知识是色彩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专业所处行业的特点,设计出实际情境命题用以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了解。在建筑装饰专业色彩构成课程教学中,教师可给定一个简单的户型图,将一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一小组明确某一风格的某一设计方向,让学生结合平面构成知识,运用色彩构成方法,设计顶棚、墙面、地面的装饰图案及其空间色彩搭配。总之,让学生在学习色彩构成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结语

培养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要从基础抓起。色彩构成的教学模式应立足于学生的职业技能,根据学生及专业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学志.高等职业院校《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6).

[2]张艳.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艺术科技,2014(1).

[3]张宏英,郑兴我.高职色彩构成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8).endprint

猜你喜欢

色彩构成教学改革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色彩构成与墙绘艺术互融式应用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