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15-02-06闫爱琼
闫爱琼
摘 要: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笔者从培养兴趣、激发活力,鼓励质疑、激活思维,确立目标、主动参与,因材施教、以问促悟四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兴趣;主动权;质疑;创造性;联想感悟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研究性学习的兴起,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主体性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特征。课堂上,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
一、培养兴趣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需要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可以使人们积极地观察和认识事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可以把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更直观形象的传输给学生,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原因就在于有动感声像的电化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学中我针对学生都有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理,常采用分组讨论法,小组竞赛法,让学生比一比谁先做出来,谁的方法多等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鼓励质疑,激活思维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创新的前奏。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学生有创造性和想象力。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自信心。那么,怎样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呢,这就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习题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联想;在教师总结知识时还要善于逼着学生提问题。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课堂上把某个学生的共性提问拿来当众讲解,还经常对课堂或课外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例如赞扬问题提的巧妙、提的深刻,或是赠小礼物给某个学生,这些方法都能在其他学生身上引起震动,因为好胜心是每个学生的天性。这样长期坚持,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确立目标,主动参与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创设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1. 提出问题,引导参与
学生为什么无心于课堂,其实是有些课堂并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舞台,或者是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让学生喜欢上课堂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学生能真切地参与课堂,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程度越深,学生对课堂的喜欢程度就越大;二是让学生意识到课堂是属于“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任翁意识越浓,对课堂的热爱程度就越大,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我们的课堂好比一个剧场,不管上演的是多么精彩的剧情,旁观者注定是要离场的。学生如果当不上导演,甚至连群众演员也当不上,也就注定他们离场的必然。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与焦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点拨、诱导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能动性。
2. 精心指导,自主参与
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使学生无所顾忌,大胆参与。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形成良好个性及健康人格,并能在参与活动中向自我教育的高境界迈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争论、辨析,让学生自主获取信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辨析,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知识上相互补充,思维方法上相互启发,情绪上相互感染,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此时学生已经完全投入到对知识的思考和探究之中。这样使学生除在已解决的问题中看到自己的成果,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满足外,现在遇到的是一个新的问题又觉得不满足,促使他们进一步去思考。这种不断激活课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断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 引导启智,自主探究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是为传授知识而设计的,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少教例是“教师嚼烂了喂给学生吃”,唯恐学生“噎”着,“教师搭好梯子让学生爬”,唯恐学生“摔”着。新课程要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以“探索尝试”为核心来设计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
四、因材施教,以问促悟
所谓“悟性”是主体在思考问题时,思维中既有简单逻辑成分,又有直觉洞察,直觉猜想,灵感顿悟等非逻辑成分。作为教师,不在于课堂上讲了什么,而在于使学生如何去想;作为学生,不应该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必须用内心创造与体验来学习,学贵有悟,感悟是学习的高境界。学生的感悟能力不是与生惧来的,与我们教育者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感悟”的空间,引发想像和类比,设疑善导,让学生对学习有鲜活生动的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问题,我解惑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我喜欢引导他们自己找答案。比如当学生来问我某一题怎么做时,我不是急着帮他解答,而是对他加以启发、引导,让他先回答我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当我还没有问完时,他却对我说:“我知道怎么做了”。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学生在答的过程中在不断思索,已经悟出了答案,当然这也正是教师的提问、启发引起了他的思索。
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尝到了甜,他们就愿意去学、乐意去学,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呢,就要靠我们这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去研究去发现去实践了。只要教师平时注意抓住每一个细节与机会,并辅之以得当的方法指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必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