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创新对学生就业力的影响

2015-02-06陈雨英李锐

教育界·下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高职生生源班会

陈雨英 李锐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难”形势下,高职院校除了教授学生知识、技能外,还应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中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在青春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乃至成功创业,从而引导和帮助高职生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一、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现状

(一)高职与其他高校生源差异

高职院校学生一般由普通高考生、职高生、技校生、中专生等几类学生组成,学生类型之多,本身文化基础薄弱、参差不齐,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整体生源质量相对偏低。

(二)扩招对高职院校生源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大力支持,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同时高校的不断扩招,为高职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生源质量每况愈下,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在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也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和学生日常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现状和对策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现状

1.辅导员工作现状的客观原因

高职院校的扩招造成学生数量的急速增加,许多高职院校辅导员“青黄不接”,新招聘进的年轻辅导员大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但是高校辅导员岗位的特殊性,不仅仅取决于高学历,更重要的是社会阅历和工作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老一辈辅导员还继续在岗,但精力有限,工作上有些滞后在所难免。按照教育部提出的不低于1∶200的比例,1名辅导员要负责200名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心理等管理,辅导员感觉压力巨大。

2.辅导员工作现状的主观原因

年轻辅导员入职后除了要尽快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还要承受学生数量较多的日常管理工作,责任重大。没有什么“业绩量”的工作,加之工资待遇、评职称困难,难免会出现职业倦怠,甚至离职。而年长的辅导员凭“经验”管理学生,与90后出生的高职生思想行为上难免有代沟,更何况辅导员工作创新需要激情和精力的投入。

(二)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对策

1.高职院校政策上的支持

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用人体制和培养机制上为辅导员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提供支持,健全奖励制度,激励和监督双管齐下。对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擅长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青年人才,要注意发现、培养并大胆选拔、任用以及重点奖励,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2.高职院校文化氛围

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训,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新的知识、开阔眼界、汲取经验。比如聘请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专家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开展校内辅导员交流经验会、讲座,开展辅导员工作案例评选赛,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

管理高职学生既不能像本科院校那样放手,也不能像中学那样万事包办,这类学生的管理松紧适度最好。

(一)结合班级现状做好工作计划

高校辅导员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班集体的灵魂和支柱,应当以班级为单位有目的地规划好班级工作总计划,制定每学年工作计划,在遇有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高职学生的学制、学习性质、教学安排都与其他本科院校有相当大的差别,要做好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一切以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就业为目标。

(二)落实工作计划的艺术即为创新

1.个性化主题班会

(1)主题班会内容的创新。辅导员班主任照本宣科念着通知文件,几分钟后学生眼神迷离,渐起睡意,这样的班会根本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意义,相反只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个性化的主题班会,可以从讲故事或是做游戏开始,孩子爱玩的天性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的。

(2)主题班会分阶段的创新。

2.创新须应用好综合素质评分

辅导员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好班规,灵活运用综合素质测评分。班级活动可分为强制性任务和自愿申报两块。强制性任务主要是针对班干部,同时鼓励其他同学自愿举办班级活动,这类同学予以加分,并列入来年班干部候选人名单。应用好综合素质评分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力以及组织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3.创新要因材施教

高职生虽然成绩不够理想,并不代表着情商和智商的低下。根据学生自身优势,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推荐高职生参加一些社团、协会活动。有时候班主任辅导员的一个小小推荐、一次小小的鼓励可能就改变了学生的一生。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也许是最好的解释。

四、结束语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辅导员的工作平凡而充满乐趣,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只要我们对待学生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用心去研究工作方法,充满激情去行动,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学生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修订本)[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林学军.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9

[3]潘堂忠.黄金来.高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建设[J].职教论坛,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生生源班会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