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构建和谐寝室

2015-02-06蒋廷婷

教育界·下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重要性策略

蒋廷婷

【摘 要】寝室是大学生在大学里生活时间最长、联系最密切、交流最频繁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现在高校寝室普遍状况,笔者认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应采取以下策略:建立尊重学生合理的寝室分配和调整制度,激发学生构建和谐寝室文化的主体意识,开设相关人际交往的课程、讲座、团队辅导等形式,教会学生与室友和谐相处需要掌握的一定的交往技巧。

【关键词】寝室文化建设 重要性 策略

一、和谐寝室的内涵

和谐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第二是人与自己的和谐,第三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第四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那么,和谐寝室是什么样子的状态呢?笔者认为和谐寝室是一个拥有良好的文化氛围、舒适的人居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团结友善的人人全面发展的场所。在这样的寝室里,每个成员都平等尊重,相互鼓励,人人都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为之不懈努力,寝室环境整洁舒适,令人心情愉快。

二、和谐寝室的重要性

1.大学生寝室是一个具有生活、学习、休息交往等功能的重要活动场所,据统计,就时间的维度而言,大学生平均每天有近10—14小时是在寝室内度过的。以我院学生为例,我院学生课程主要集中早上8:40—11:40。由于学院远离闹市,所以其余时间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在寝室度过。

2.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寝室也是学生们在了解的基础上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和获得信息的窗口。大家的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生活习惯,在这个小环境中,室友间在兴趣爱好、待人接物、行为取舍等方面相互之间都会产生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

3.从青年大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和谐寝室文化有利于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由于大学生年龄较低,生理、心理发育尚未完善,于是和谐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的成长影响非常大。如果在一个恶劣的寝室环境下成长,人的心理很容易扭曲,虽然如马加爵杀人案和清华大学投毒案都是极端个案,但是和谐寝室文化的影响也可见一斑。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三、现在高校寝室的现状

1.现在高校寝室为了方便管理,普遍的寝室分配是在大一新生入校前就已经随机分配好,一旦确定下来,在无特殊情况下,一住就是三到四年。基本上没有尊重学生的意愿,很容易造成学生入住后要求调换寝室或者是寝室成员间关系冷漠成为驿站寝室。

2.学生参与寝室教育管理工作的力度不够。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并且学生作为成年人也有自我服务与自我展示的意识,但是对于寝室管理工作多数是由宿管老师和辅导员组成,自上而下的开展工作,而学生自发自觉地参与寝室管理的机制没有形成。

3.对于学生人际关系的教育重视力度不够,并没有形成长效性。据了解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仅限于大一和大二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对人际交往问题仅停留于自我解决阶段,相对于低年级而言,高年级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和人际交往尤其是到心理咨询中心要少很多。

四、如何构建和谐寝室

1.建立尊重学生合理的寝室分配和调整制度

(1)就我工作四年情况而言,我对于学生寝室分配的情况是大一新生刚刚报道的时候会根据专业的不同和报道的先后顺序进行分寝室,以住满寝室为标准。在军训期间多番深入寝室了解学生之间亲密程度并结合带班辅导员助理和临时负责人的意见,再根据分班情况进行寝室调整。

(2)我会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候针对寝室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的形势与政策课的分享,分享处理相关问题的方式方法。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大学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家庭背景差异很大;其次,在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情况下,求大同存小异;面对问题先要学会自己处理并学会寻求帮助;第三,要学会分轻重缓急,学会说NO;最后,要不断地总结和调整,因为人都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

(3)寝室随着学生实际情况每年进行适当的微调整。当寝室分配名单已定时,可预留寝室微调整时间,学生可以自行协调寝室好后重新申请。以我系为例,我系朝鲜语、泰语、越南语和阿拉伯语,相较于留学欧美国家而言费用较低,有三分之一学生在大二结束后会出国留学一到两年,这时候会根据留在学院学生意愿进行大面积的调整,以便学生有良好的寝室环境。这次调整的原则也是学生自愿组合,尤其是最好根据学生意愿并将有统一或者相近志愿的学生搭配为室友,比如有考研意愿的就在一起方便交流经验。

根据笔者四年的工作经验来说,经过这两次的寝室调整之后,学生的寝室关系更和谐,学生在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下更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笔者认为,面对现在更个性自我、更网络化的95后,对于大一新生我们可以在大一新生未进入学校之前就在相应专业的新生群、微博、微信里进行寝室室友的自由组合互选的尝试,大一新生进校后如果寝室室友已经商定好,可以申请住同一寝室。

2.激发学生构建和谐寝室文化的主体意识。管理学原理认为,参与和认同是激发成员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设立学生自管会,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大学生是学生寝室的主体,在寝室管理和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参与寝室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寝室文化建设注入新思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才能。

充分调动学生组织在寝室管理中的作用,锻炼大学生的管理能力,提高寝室管理效率。学校可以让学生依托各种类型的学生自治组织参与寝室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号召力和带动作用。在寝室的日常管理中,可以由学生自愿报名进行民主选举产生的各种类型的宿管会、食管会,每栋寝室楼设置楼长、楼层长、寝室室长,成立学生寝室自律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学生寝室生活近况,及时通报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经常与学生寝室管理员、带班辅导员互通消息,共同解决学生寝室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其次,这些楼长、楼层长、寝室室长均列入高校学生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认可和肯定,使寝室管理方案和文化建设能通过寝室室长、楼层长、楼长这一学生群体得到有效的推进。

3.开设相关人际交往的课程、讲座、团队辅导等形式,教会学生与室友和谐相处需要掌握的一定的交往技巧。

(1)首先,应该在新生入学期间,为学生提供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常识的普及,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寝室中与其他室友相处,确立其对于寝室人际关系的正确观念,营造安全氛围,发展信任关系,分享自我,接纳彼此,形成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

(2)其次,正确运用语言,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以免给对方造成误解。在倾听室友的诉说时一定要与其进行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达到缩短心理距离的目的。

(3)注意在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寝室成员交往中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十分重要,寝室中很多时候出现矛盾冲突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寝室成员的一些不良行为所引起的(例如在寝室里乱扔垃圾、随便使用别人的生活用品,不爱护寝室清洁卫生等行为),因此在寝室的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这是降低寝室矛盾发生的有效手段。

(4)要适当地自我暴露。在寝室成员间选择适合的时机和方面向寝室室友做真诚的交流,交流优点也要交流缺点,最大限度地让室友了解自己,这样会被室友更容易接纳。彼此之间做真诚的交流,袒露心扉,让彼此之间更直接地了解对方,以此拥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endprint

猜你喜欢

重要性策略
“0”的重要性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