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2015-02-06杨丽萍
杨丽萍
摘 要: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中,虽对幼儿机体上的健康已有了相当的重视,但对其心理健康较为忽视,教师们往往把保育工作狭义地理解为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关心、照顾、营养及锻炼,但缺乏广义上的理解,保育还应是心理过程的发展和培养。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他们目前的成长,而且还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持续的影响,并影响到人类的素质。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重视
一、健康心理的涵义及不健康心理的危害
活泼开朗的性格和乐于交往都是健康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较快适应社会有很好的作用。性格过于内向,在家中处于“中心”地位受到过多保护、溺爱的幼儿往往任性、情绪不安,不会和同伴相处,这些幼儿在集体中往往自信心不强,退缩,他们感到自己未被老师同伴所重视,由此产生自卑、嫉妒、怀疑、报复等心理,以不恰当的行为来引起人们的注重。这只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障碍或行为上的偏异,虽不一定是疾病,但阻碍幼儿正常的心理发育,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环境变化时就轻易产生不适应,当碰到挫折时,易产生焦虑、灰心丧气、不敢面对挑战,而且还往往会成为成人后严重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的种子。
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除遗传因素外,生活环境,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有决定作用。其中有家庭 的因素,有幼儿园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
1.家庭
家庭是幼儿生活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完善的家庭结构,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家长本身的素养及对子女的教育观、教养方式,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心理的影响非常重要。
家庭中对子女过于溺爱,已成普遍问题。“溺爱型”的家长对孩子处处包办代替,致使孩子依靠、懦弱、缺乏独立性,环境一有变化,便无法适应,形成紧张焦虑的情绪。过分溺爱还将会阻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幼儿的情绪、态度、行为习惯停留在婴儿水平。也有些家长对于女过为严厉,使孩子在“绝对服从”的高压环境中形成自卑、胆怯、畏缩等不良心理品质。假如幼儿在没有同情、安慰、暖和的环境中生活,只能形成淡漠、孤僻的性格;如在体罚打骂的压力下,幼儿内心会激起忿恨,形成固执对抗心理,所有这些都是使幼儿形成不良心理品质的诱发剂。
2.幼儿园
(1)幼儿从小家庭进入集体环境,会有许多不适应,如生活上吃、睡、穿脱衣鞋等自理能力差;情绪上的依恋,不熟悉老师、同伴、环境,产生不安全感;人际关系上的不协调,不像在家中可任意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独生子女没有和同伴合作、分享、等待、轮流着玩的经验,常会为玩具发生争吵哭打等不良行为、产生不愉快情绪;行为约束方面还不太理解集体的规则,不会很好地和老师同伴配合遵守,过多的纪律约束难以适应,缺乏自制力等。消极的适应会产生消极情绪,积极愉快的体验会产生积极的心理。
(2)师生关系和班级气氛会对幼儿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教师是要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能理解尊重幼儿,有宽容友爱的态度,有适当的感情表现,积极合理的语言动作等,使幼儿对老师充分信任,主动和老师接触,乐意服从老师的要求,以积极的态度培养自控能力。
三、社会
随着社会竞争力增强,社会对幼儿的期望越来越高,这也影响到家长和幼儿园对幼儿的要求提高。幼儿园中不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统一要求,实际也是对幼儿期望过高的一种反映。所有成人的过高期望使幼儿身心负担过重,造成心理压力,反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和爱好。
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1.集体生活环境
首先,教师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象母亲一样爱每个幼儿。如小班幼儿我们加强了入园前的来园参观活动,熟悉新环境和老师。
2.幼儿心理需要
教师要注重满足每个幼儿的心理需要。在活动过程中发掘各人的优点,在得到同伴。老师的赞许和尊重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的集体中的位置,当幼儿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后会产生积极情绪,激发其主动积极地学习。让幼儿分散参加各个项目的体育活动,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机会,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孩子回家教父母做操,请父母参加做操表演,使孩子体会到父母子女之间相互尊重、交流情感的乐趣,和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产生自豪感。
重视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对性格内向、胆小、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较差的乖孩子更不能忽视。 对小部分拘谨、不愿交往、孤僻、弱智教育充分关注,答应他们和大家有不同的要求,目的是避免再产生不必要的情绪问题,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个体差异,研究适合他们的有效活动形式的方法,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以上浅谈的是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中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杜嘉美《构建和谐的班级自主管理》《基础教育研究》2010 年3 月·A.
[2]钟绍春,李吉楠,张琢,钟永江.“整合点”诊断方法研究[J].信息技术教育,2008(2):13-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