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阅读教学PWP模式初探

2015-02-06杨萌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阅读教学

杨萌

摘 要: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旋律和重点,在英语测试中也占有较大比例。高中英语阅读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然而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学模式由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本文主要以PWP教学模式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交互英语阅读教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交互模式;PWP模式;任务型教学

PWP教学模式指的是将阅读教学分为读前教学(Pre-reading),读中教学(While-reading)和读后教学(Post-reading)三段教学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其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在三个阶段有着各自的特点,但在教学实施中都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交互教学原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使其保持兴趣,训练学生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转化能力。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读前教学的关键

阅读前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为阅读做准备。读前的准备主要包括话题的导入、任务的介绍、兴趣的激发和语言的准备。但整个读前阶段都是围绕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而开展的。若能在读前阶段吊起了学生的胃口,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也必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高效率地完成阅读课程。动机的培养最主要的无外乎要能在第一时间引起学生的共鸣,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在新课程要求下,在社会大变革的环境下,教师也应抓住时代的脉搏,找出学生的兴趣点,以创设学生的阅读期待,以多样化的手段引入课题。

1.表演导入。教师要充分掌握某些学生表现欲强、善表达等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导入课文。高中英语教材中许多内容都可以编成课本剧,如“Pygmalion”,“First Aid”等,教师可事先指导学生将课文改写成简单易懂的剧本,再由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练,在上课时进行表演导入。

2.多媒体导入。现阶段的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多地运用了多媒体设备。一方面,新教材的话题设置紧跟时代的发展,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变换阅读媒体,通过图片,视频短片等更全面地展示出话题相关信息。如在“England”一单元中可以多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英国国旗、女王、首都等图片给学生展示更多的背景知识,构建起知识支架,作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铺垫。另一方面,多媒体的展示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也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手段之一。如在“A Taste of English Humor”一单元中,播放卓别林的短片可以让学生在大笑之余,更激起了学习动机,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smoking”一单元中,用央视关于戒烟的公益广告更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到烟草的危害,自然过渡到课本课题。

3.背景知识导入。对于一些历史题材的课文,可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而对一些科普题材的课文,则可用一些学生熟悉的事例为切入点,把课本话题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4.以问题讨论导入。课本中有些话题也与生活息息相关,可根据话题创设现实生活情境,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一步步引出课本话题。

二、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是读中教学的中心

在湖北省英语科考试中,阅读理解部分占40分,除此之外,词汇、完形填空也离不开阅读技巧的支撑。这也就意味着阅读技能掌握得好,就能把握好高考英语的半壁江山,可谓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教学也不能仅仅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和文化素养为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课,使学生的阅读技能得到提高,因而读中教学的活动不得不以各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为中心点。

1. 整体理解。整体理解的目的是通过快速阅读掌握文章大意。一般情况下,多数文章尤其是课文均给出了文章的标题,阅读时要重视对文章标题的阅读。通过阅读文章标题,可以预测出文章大意。以Book 1A Unit 2为例,该单元中Integrating Skills标题为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根据题目一眼便可看出本文论述的主题是“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并可能由此预测出: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How do the differences come about?等问题锻炼学生语言认知能力。

2. 细节理解。在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掌握大意的基础上,教师给出有关文章内容细节的理解问答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重新阅读课文。此时,学生应快速跳读,选择所需信息。运用跳读法阅读,可以快速进行信息比较、筛选,达到阅读速度快、理解准确率高的目的。学生带着问题跳读后,教师要检查阅读准确率,然后让学生提出课文中的难点。老师对课文重点、难点、重要短语及词汇的用法等集中处理,对学生进行言简意赅的释疑,对话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分析操练,实现语言材料由“整体——局部——整体”的过渡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3. 推断引申。在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重点、难点及大意后,教师对语言材料进行深加工,让学生对文章写作目的、作者观点等进行推测,充分挖掘语言材料的思想内容及主题的深化。在处理完文章相关的细节阅读后,可对学生进行扩散性思维训练,通过文章改写、课文缩写等形式巩固文章内容和语言知识。

三、知识运用与表达是读后教学的重心

如果说一堂阅读课只是让学生完成了阅读任务就草草收场的话,这必然不是一节好的阅读课。一堂成功的阅读课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语言和文化知识,锻炼了阅读策略,还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能够帮助其表达,这才是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读后教学教师可以汲取其他教学模式的优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挖掘教材,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有效地开发多种形式的活动组合,,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1. 讨论性读后活动。在学生学习过课程后,可以让学生讨论课文主题,深化对主题理解。如在“Sharing”一单元中可以设置“How can we help others?”, “Why helping others is important?” 等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让学生对乐于助人这一主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深化主题。

2. 任务型读后活动。开展任务型读后活动前提必须在读前阶段给学生布置好问题,并贯穿在整个阅读课过程中,一步步为学生构架支架,最后通过完成任务落实并运用所学知识。如在教授“Smoking”一单元中可分组设置学生做一份关于禁烟的海报的任务。任务型读后活动更加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调动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往往很受学生的喜欢。

3. 情景型读后活动。对于一些容易改编为情景剧,小对话的课文主题最好采用情景型读后活动,一方面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印象,更好的进行运用表达。如“Pygmalion”一课本身就是剧本,可以让学生进行再创作,对课文内容进行演绎。“First Aid ”一课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进行对话表现如何进行急救。这些活动的开展往往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教师只有立足于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认清影响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因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对策,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才能不断发展,也能在高考考场上获得佳绩。

参考文献:

[1]黄全愈. 素质教育在美国[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闰承利. 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李镇西. 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J].课程·教材·教法,2002(11).

[4]何安平.高中英语课程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任务型教学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任务型专业英语口语教学实验报告
高中英语阅读课中任务型教学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阅读量对初中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运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