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的哲学来源及其当代价值——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浅析

2015-02-06

法制博览 2015年30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费尔巴哈

邓 佳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核心主线,贯穿全文。“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我国共产党创造性的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它虽也汲取我国国代哲学精华,但最主要在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它的智慧支撑。

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现实中的人”的论述

“既然年轻黑格尔派认为,观念、思想、概念,总之,被他们变为某种独立东西的意识的一切产物,是人们的真正枷锁,就像老年黑格尔派只要同意识的这些幻想进行斗争就行了”[1]。“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人只不过是历史借之达到自己目的而创造出来的工具。费尔巴哈将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体”[2]。他们忽视了个人发展与历史发展的辩证关系,使得历史成为了没有人的主观作用的外在存在。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把唯物史观的前提规定为“现实中的个人”。“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马克思指出,此中的“人”不是随意的,不是自然的人,而是具有现实性的、历史性的人。马恩在面对思想发展和理论活动的需要时,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青年黑格尔学派彻底的划清了界限,从人的本质,和现实的人以及人全面发展三方面构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将“人”推上了历史的、科学的高度,实现了由唯心向唯物,由虚幻到科学的转变。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人”是“以人为本”的哲学起点

(一)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以人为本”的理论前提

“现实的个人”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不是抽象的精神存在,也不是仅有类本质,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3]。马克思在《形态》中开篇便指出:“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马克思从这段话中将历史的前提落到了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上,不仅划清了与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学派的历史观的界限,也科学的阐明了“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一科学的逻辑起点,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强烈的人文情怀,肯定人的作用。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正是延续了马克思对现实中的人的探究,肯定了人的历史主体性地位,肯定了在我国现代“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重要意义,闪耀着人本主义的光芒。

(二)从事物质生产实践、处于社会关系中——“以人为本”的实现条件

首先,从有目的、有需要的劳动是人类特性,将人类与动物彻底区分开来,不仅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更加注重人的社会属性。其次,“现实中的个人”之所以是“现实”的,就是因为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中,劳动赖以进行的生产方式、社会交往形式都属于物质范畴。承认了人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再次,现实中的个人通过实践,能创造出更为丰富的物质资料和财富。“此处的关键词是‘实践’,也正是把实践作为立脚点,马克思在此彻底清算了费尔巴哈等人的旧哲学,全面建立了新的世界观。”[3]

(三)人是具体的历史的人——“以人为本”的历史证明

现实的个人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人,首先要解决的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因此,人类的首要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

三、“以人为本”的当代价值

我国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概念的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开辟了“现实中的个人”的科学论断,这将指导着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具有着无可比拟的当代价值。

(一)“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现实中的个人”,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历史主体性。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方法论指导着我国实践与建设,我国提出的“以人为本”为核心正是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产生的新结晶。

(二)“以人为本”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位,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把最广大的人民利益放在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重要的归宿点。”[6]马克思在《形态》中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他不可避免地碰到与他的意识和它的感觉相矛盾的东西,这些东西扰乱了他所假定的感性世界的一切部分的和谐,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4]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中之一,同时也要注重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这就要求“现实中的人”不断应对新的历史条件,创造新的物质资料,使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从“以人为本”的维度,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以人为本”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考察人类原始的历史关系,从满足生存需要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满足需要的活动和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引起的再生产、人口的繁殖、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等四个因素说明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由此推断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共产主义。而贯穿这四个因素的始终是“现实中的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出发,要求我们要以批判旧世界、发现和建设新世界为己任,实现自身和社会的真正改造”[1]。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现实中的人”对当代中国建设的启示

首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因而是我又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1]当个人能自由而全面的实现自身的价值,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自己的职业和劳动时,将共产主义事业由理想变为现实。

其次,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重视“人的解放”。“正是‘现实的人’的存在和他们的现实活动才造就了‘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7]。社会是现实的社会,具有历史性,需要“现实的人”全力以赴。所以,在当今社会的建设中,我们不能因为过度着眼于经济的高速平稳发展而忽视了个人的满足与发展,我们应注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实现我国人民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创造更辉煌的历史。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郭婷.从“以人为本”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4:33-33.

[3]骆夷.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本质问题的两点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

[4]穆艳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导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曹承家.浅论建设和谐社会需坚持以人为本[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7]关园.论“现实的人”的含义及其意义: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的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决策探索(下半月),2015.6.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费尔巴哈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