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所以爱:心灵和声中的四季花语
2015-02-06叶伶俐
因为爱所以爱:心灵和声中的四季花语
精神回归的田园,字里行间镌刻的是“超凡脱俗,不失学术”的风骨,读她,是吮吸甘霖般滋养的享受。于是乎,我的办公桌、书柜、床头就经常出现她的身影。如今,我将与她面晤的30期一本不少地全部装订成册,不仅为了常读常新,亦为留下一份难忘的记忆,一份永久的珍藏。
红荷映日:湖色绮霞间热情跳动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们仿佛看到了炎炎夏日里清新的底色上跳跃着热情的花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热情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热情是我们奋发进取的动力源泉,否则任何工作都会被当做一种沉重的负担。
我们曾经都有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激情。然而,当时光在“天边云卷与舒,庭前花开花落”的感喟中一天天过去,最初的激情在案头卷宗的起起伏伏中一点点散去,心中的倦怠却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抱怨中一点点滋长。纷繁浮躁中,我们不免怀疑现在自己,是否还有对法治信念的坚守和青春的激情?此时,《山东审判》她如一道夏日的暖阳驱散了我心头的阴霾。
2014年第2期中刘英军的《无悔的青春无怨的选择》,抒写了其从读书到毕业参加公务员考试,再到如愿以偿进入法院工作的感悟。文中写道其走过困惑迷茫,但初心未泯,如今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读她,仿佛是在读我自己。我又看到了自己的那颗初心,又激荡起对法治梦想的共鸣。想起本科毕业后,作为理科生的我,毅然放弃了保送研究生的机会,坚持改专业学习法学,只为有朝一日能穿上神圣的法袍;想起2008年的盛夏,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告别家乡的父母亲朋,带着无限的希望,走进法院大门时的那种憧憬;我再次深刻体味到学习法律并非仅仅为了掌握一门谋生的技艺,而是为了追逐心中对法治精神的守望。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是她,像红荷映日,让我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没有迷失一个法律人的信仰;是她,像绿叶滋蕊,让我的热情在干裂的边缘重新绽放在青春的笑脸;是她,让我重新想起泰戈尔的那句名言教我生若夏花般绚烂。
丹桂飘香:宇净空明下自信绽放
“蟾宫折桂”让桂花有了成就收获的蕴意。而“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则道出了金秋桂花香,清可绝尘,浓能远溢的妙境。《山东审判》亦如此香,崇远思近,探颐索隐,深者不觉其浅,浅者不觉其难。
读千赋则善赋。《山东审判》既不以人取文,也不因人废文,没有矫情造作的浮华,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文章的品质出发,对年轻人总是以满腔的爱以扶持。读她读得多了,我便有了从读者成为作者,求教于大方之家的欲望。我记得自己有幸在她上面发表了毕业工作后的第一篇论文,题目是《实现执行权能动性的路径探析—以执行和解向执行调解的转变为视角》。当我手捧崭新的样刊时,浑身热烘烘的,这是一种被肯定的感受,更有一种被理解的尊重,因在我看来,自己的文章被采用,这对于作者的意义,犹如“粉丝”之于偶像的意义。满怀激动,我拨通了家人的电话。至今,父亲还替我珍藏着那一期的《山东审判》。
“广寒一点香,吹得满山开。”自此之后,我飘逸的笔尖仿佛浸透了行云流水的思捷。我又在《山东审判》陆续发表了《论申请执行人反悔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处分》、《对有限公司股权强制执行中股东有限购买权的法律思考》、《现有体系下债权转让对抗效力的回答》、《建设工程优先购买权的现实困境及司法应对》等文章十余篇。
“暖暖鼓励建自信。”在撰稿投稿的过程中,《山东审判》让我找到了工作的新坐标新思路,养成了善于思考,勤于动笔,注意总结的好习惯。工作七年来,我撰写了42篇对执行实践有意义的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均在《最高法院执行工作指导》、《人民法院报》、《山东审判》、《审判周刊》等刊物上发表,并多次在全国、全省、全市学术讨论会中获奖,多次参与省法院的重点调研课题,自己撰写的典型案例多次在省、市获奖,并入选《案例参阅指导》。
岁月的流逝,褪去了青春的躁动,忘不了的是《山东审判》对我的提携和奖掖,激励和鞭策,让我收获了自信和成熟。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还会在她的陪伴下一路坚实走去,走出自己充实而丰稔的人生。
寒梅傲雪:陡壁峭崖上凌寒独开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描写的是寒梅不畏风雪爽朗清澈的风骨,不惧冷寂淡雅娴静的芬芳。《山东审判》能在纷繁的社会涌流中,为学术和心境固守一份净土,可类此花。
走近她,不管是《担当新使命,开启新征程》的“本期话题”,还是《学习邹碧华法官的仁、智、勇》的“法苑心语”,抑或《冶炼良知的〈熔炉〉》的“书香影韵”……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如璎珞敲冰,素心傲骨,气韵流香。
无须讳言,当今社会,法官面临的压力很大,甚至是风险和危险很大。法官的职业风险缘于自身的属性,司法的本质就是定纷止争,这就把司法至于了矛盾的漩涡之中,风口浪尖之上。加之不良的社会环境常使法官面临着各种诱惑,一念之差或稍有不慎就可能掉进陷阱。另外现行司法体制的缺陷更使法官职业风险雪上加霜。
如何才能“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是《山东审判》的陪伴和指引,教我深谙“打铁还须自身硬”的道理,“以冰霜之操自励”,如寒梅般慎独自修。引我雕塑“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节,善养胸中“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气概,如寒梅般不傍青光。读过2011年第1期《布满荆棘的丛林》,意境超隽篇什如清风朗月,文骨苍坚笔调如磐石隐现。我把其中的“平凡手写伟大,低调折射品质,忠诚铸就信念,精神支撑事业,无欲彰显豁达”抄录在笔记本上,“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读过2013年第3期的《从苏格拉底从容赴死看法律信仰》,苏格拉底“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精神让我动容,既是对法谚“牺牲法治是法官的耻辱,为法治而牺牲是法官的最高荣耀”的生动注解,也是对法官所应具有的责任、勇气与担当的最好诠释。不由让我再次想起陆游笔下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心灵相约:生日祝福中诉馨语馨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沐风栉雨三十载,育人摇篮花常开。三十年里,《山东审判》像一位辛勤的园丁,志存高远。也许岁月的长河冲淡了我许多的记忆,但难忘“殷殷陪伴暖我心”,我的每一次华丽转身都与《山东审判》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这情缘,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这情缘,过去曾在许多人的生命里演绎,日后还将在更多人的生命中流淌。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过去的岁月总不能忘怀,不能忘怀是因为一路坚实地走过来。三十年来,《山东审判》成绩斐然。她走过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她走出山东,一步步走进全国法院众多法官的工作和生活。回首成绩,又不沉湎于成绩。办刊如逆水行舟,须时时努力,方能在强手如林的国内社科学报界屹立,永葆特色,永焕青春。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山东审判》以她的务实谦逊,儒雅敦厚定会不负众望,精益求精,在新的征途上续写辉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山东审判》三十岁生日之际,让我们心灵相约,互相慰藉,许下心愿:共同浇灌一方精神的热土,以涵乾纳坤的胸襟,让法治之光德泽万世而生机永在!一起沐浴天平的光辉,以日月经天的情怀,洗尽岁月铅华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校: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