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换位思考』

2015-02-06黄军昌

党员干部之友 2015年12期
关键词:袁绍书信曹操

□黄军昌

也谈『换位思考』

□黄军昌

何为“换位思考”?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有意识地转换位置和角度,调适固有的心理定式,从而求取更贴实际的认知。在人际交往和领导活动中,“换位思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交流手段、一种领导艺术,被人们经常提及。

“换位思考”的可贵之处,在于“换位”,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这种思维方法,最早见于《列子》说符篇,其中有一则故事叫“扬布打狗”,说的是战国时期大儒扬朱有个弟弟叫扬布,一天早上他穿着白衣服外出,因为遭遇大雨,浑身湿透了,换了一身黑衣服。等到晚上回家,自家的狗已认不出扬布,对他狂吠不已。扬布十分恼怒,操起棍棒追狗猛打。这时扬朱挡住扬布说:“你打狗没有道理,请你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今天出门的不是你,而是这条狗,它出去的时候一身白毛,回来时变成一身黑毛,难道你不觉得奇怪吗?”听了扬朱的一番劝说,扬布觉得有道理,于是,放下了手中的棍棒。

透过这则故事,人们不难得到这样的启示:在处理复杂矛盾时,如果当事者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有时会形成一种主观偏见,但换了一个角度就会得到另一种结论。亦如古诗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把“换位思考”放到领导活动中予以考量,其实际价值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领导科学认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是领导活动中一对矛盾体,由于各自所处的地位不同,常常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和感性认知,如果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各执一端,固守己见,出现分歧和矛盾是很难避免的。如果双方能转换一下角色,站在对方立场上思考问题,彼此之间就会多一份谅解,少一份埋怨;多一份融洽,少一份分歧,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在理解包容的前提下趋于理性。

第二种表现形式是推人及己,设身处地。三国时期,曹操和袁绍战于官渡,以曹军胜利而告终。战争结束后,曹军将士在袁绍的帐篷里搜到了一批信件,其中有很多是曹操手下文臣武将写给袁绍献媚示好的书信。面对这一“大是大非”问题,有人劝曹操把那些写信的人统统抓起来杀掉。曹操不同意这样做,他说:“当初袁绍的力量十分强大,连我都感到难以自保,假如我处于他们的位置,也可能这样做。”于是,下令把书信全部烧掉,对写信的人一概不予追究。那些原本惶恐不安的人感恩戴德,从此对曹操忠心耿耿。

透过曹操焚烧书信、赢得人心的故事,人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换位思考是一种消除对立情绪、化解复杂矛盾的有效方法,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最佳润滑剂。在一个团队中,组织成员掌握了换位思考的方法和艺术,把人际关系建立在体谅包容、信任理解的基础之上,这个团队就会充满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在领导活动中,作为领导干部,更应掌握换位思考这门艺术,主动走进被领导者的心理世界,学会站在被领导者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为下属分忧排难,就能找到心灵交流的切入点、推进工作的共振点,就能保证领导活动在和谐的环境中实现健康而良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袁绍书信曹操
打分
1800年后读懂曹操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共 筑
袁绍其实不无能
袁绍其实不无能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